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访谈 | 当公主不再等待王子,或许才是美好童话的开始 ——《写给孩子的性教育童话》作者方刚访谈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刘雅  2021年11月05日18:09

你有没有想过,在经典童话《小红帽》里,大灰狼有可能是一个彬彬有礼的年轻狼王子,而猎人则是一个女土匪?在《白雪公主》里,后妈有可能心肠并不歹毒,而公主最大的理想并不是等待白马王子?《丑小鸭》的故事核心在于教会小朋友在面对校园霸凌时,要勇于挺身而出,大胆维护自己和同学的权益?这一切看似颠覆传统,实则挑战了我们固有的性别偏见和思维模式,而大胆地改编童话的人,是一位在北京一所高校长期从事教学与研究的性与性别研究专家,目前中国本土的性教育理论“赋权型性教育”的提出者——方刚。他近年来的研究集中在青少年的性教育方面,刚刚提到的各种颠覆性的改写故事便出自他最新出版的儿童文学童话集《写给孩子的性教育童话》。

《写给孩子的性教育童话》书封

作者:方刚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时间:2021年08月

网友寒冰在大学时期听过方刚的选修课,她在“豆瓣”上写道,“在我上大学那会儿,方刚老师有一门‘性与性别研究’的全校公共选修课,堪称最火没有之一,年年选课时挤破头,开课的时候教室人山人海。大多数人是对 ‘性’这个禁忌话题好奇,也有很多人是跟风,但更多人是因为不了解‘性教育’的含义,直到成年了,还是对这一话题嗤之以鼻。”得知《写给孩子的性教育童话》出版后,她立刻买回来阅读。该书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公主篇和王子篇,以生理性别分为男孩、女孩两个不同角色进行故事叙述,而封面和封底也特意做了不同样式, “粉色的封面给男孩,黑色的封面给女孩,这种打破传统的颜色设置一下子就让人很惊喜”,寒冰感慨,“这是一本童话绘本,但对长大成人的我们来说,也是一场迟到的治疗”。

很长时间以来,性教育一直是家长们讳莫如深的话题。在很多人看来,性教育等同于生理知识、防性骚扰的教育,很多人担心太早给孩子灌输这方面的知识,反而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理,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近年来,诸如不雅元素出现于童装设计以及低龄化性侵害等影响青少年身心安全的事件,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儿童性教育和性别安全问题的重视有所提高。很多人意识到,“你嫌太早,坏人不会嫌你的孩子太小”,如果不及早给孩子普及性知识,孩子遭遇的困扰可能更多。

《写给孩子的性教育童话》内页

事实上,现在80后、90后的父母,除了中学时代一门名为健康教育的课程外,青少年时期能接触到的 “性教育”少之又少。这也是方刚这些年来将性教育工作重点转移到了青少年身上的原因,他接连出版了《一句话性教育》《好爸爸养育好孩子》《赋权型性教育:给孩子好的性教育》等著作,他强调,“性教育不是关于性爱的教育,也不只是性生理知识的教育,而是涉及情感、身体、亲密关系、性别等等诸多因素在内的教育。”

关于儿童性教育的读物,市面上所见较多的有从日本引进的“认识自己的身体”系列绘本,从美国引进的例如《小威向前冲》这样解释生命来源的绘本,以及童书推广人张丹丹主编的《写给中国儿童的性教育启蒙绘本》等原创图书,然而用孩子们最喜闻乐见的童话来讲述这一主题的儿童文学读物,《写给孩子的性教育童话》尚属首例。

《写给孩子的性教育童话》内页

《写给孩子的性教育童话》包含了13则经典改编故事,它的改写基于性教育与性别的视角,将全新的理念注入新版故事中。性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该书基于现状,从更广的角度讲解,为“谈性色变”的性教育正名。这本书里囊括了“我是从哪儿来的”“这算是性骚扰吗”“爱情是什么”等家长们难以回答的问题,也解释了关于性别刻板印象、家庭责任、校园霸凌、人生理想等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疑惑,是一本关于“爱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的童话。

周国平在本书的序中写道,“新时代的孩童,不再迷恋传统的等待王子拯救的白雪公主和灰姑娘的故事,被独立自主的新女性、新公主吸引,追求勇敢、才能与智慧。新时代的家长,有着更开放、平等、包容的教育理念,他们将性教育视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修的一门课程,期望孩子在面临危险时具备相应的防范意识。”

《写给孩子的性教育童话》内页

“我许多年前便已经注意到经典童话中存在的性别偏见、性别刻板印象,一直想针对这个写些东西”,方刚决定要“跨界”写这样的一本书。在他看来,“用童话故事来普及性教育知识,这简直太酷了”,他也注意到,现在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作品非常少见,而在他未来十年的创作计划中,他也会将精力集中于此。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孩子们听到的童话故事将不止有“公主和王子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一种美满结局。

访谈

中国作家网记者:您之前出版过很多科普读物,为什么这次选择用儿童文学的方式来诠释?为什么想到用童话而不是小说、诗歌等其他体裁?

方刚:学者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促进社会进步,许多西方的优秀童书都具有非常强的性别意识,但是,中国的当代文学,特别是儿童文学中,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作品非常少见。

我自己一直从事儿童青少年的性与性别教育,自然地想到用儿童文学的形式来诠释性与性别教育的主题。

而且,我许多年前便已经注意到经典童话中存在的性别偏见、性别刻板印象,一直想针对这个写些东西。当决定尝试用儿童文学来传达性别思考的时候,便决定从这些孩子们耳熟能详的经典童话入手,更正一些童话中原本具有的、在现在看来是错误的性别观念 。

中国作家网记者:看了您的书,我才明白性教育有广义、狭义之分,面对在这方面讳莫如深的家长,您觉得应该怎样引导他们?

方刚:人类社会围绕性的价值观一直存在激烈的冲突。性的价值观是最难改变的。

我一直主张,从事性教育的工作者,应该主要为理解、认同性教育的家长和他们的孩子服务,同时间接慢慢影响、引导那些怀疑、犹豫的家长。对于那些对性讳莫如深,已经形成了自己僵死的价值观的家长,我们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不强行改变他们。

中国作家网记者:网上流行一句话“你嫌太早,坏人不会嫌你的孩子太小”,在你看来,性教育从小抓起的必要性在哪?

方刚:绝大多数家长将性教育狭窄地理解成防性骚扰教育。其实,看了这本书,就会知道,性教育是促进人格成长的教育。这里包括了性别平等教育、身体权教育、家庭观念教育、亲密关系教育,等等。

无论家长是否意识到,这些内容的教育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每天都在进行着,你在家庭生活中的言传身教,你与伴侣的互动,都可以归入对孩子的性别教育。只不过是非专业的,甚至有可能有错误的引导,而专业工作者做的,就是提供“好的”专业教育。

我提出了性教育理论“赋权型性教育”,我们主张是:促进受教育者做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行为选择的能力。这种能力,当然是越早获得越好。

中国作家网记者:我注意到,这本书分为“公主篇”和“王子篇”,这样的设计很有意思,能谈谈您的想法吗?如果是男孩子的家长买了这本书,引导孩子看完“王子篇”后,是不是也看看“公主篇”?(反之亦然)

方刚:公主篇、王子篇的设计,更多是基于故事本身的角色而定,从性别教育的角度看,本书的内容都是应该男生和女生都读的。性与性别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共识是:性教育不应该分男女。

中国作家网记者:您的这本书与其说是性教育、安全教育的读物,倒不如说是“认知教育”的读物。我们感觉到它的内容丰富程度远超这两个概念,比如白雪公主的后妈,这其实是“观念教育”、“认知教育”,是意在纠正一些社会上普遍的错误观念。您觉得这种“观念教育”和性教育、安全教育之间是什么关系?

方刚:广义的“性教育”内容中最重要的,就是价值观的教育。

赋权型性教育主张,性教育应该包括与身体、情感、性、家庭、亲密关系有关的所有内容,因为这些都属于“全性”(sexuality)的范畴。所以像对后妈的看法,就属于对再组家庭的态度,属于家庭观念教育,也属于性教育的一部分。书中还有关于家庭暴力的教育内容,也都与亲密关系有关,属于广义的性教育。

中国作家网记者:您在书里把传统童话中的坏人变成了好人,好人变成了坏人,这样做会不会担心有家长说您是误导孩子?

方刚:我相信绝大多数家长和我的目标一致:促进孩子的成长,包括思考能力的成长。所以该担心的不是简单的角色转换 “误导”孩子,而是思维的僵化。

中国作家网记者:近年来,有关于青少年身心安全的负面社会新闻时有发生,您觉得儿童性教育,除了家长引导,社会各方面有哪些需要承担的责任?

方刚:最好是有制度性的改变,比如普及和规范学校的性别教育和安全教育,但目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作家网记者:从一个性教育专家的角度,您怎样看待如今市场上流行的儿童文学作品?

方刚:我也只是这两年开始读儿童文学,涉猎有限。但我也同儿童文学领域的性别研究者交流过,共同感觉是:挑战传统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极为罕见。

中国作家网记者:您未来还有关于儿童文学方面创作的计划吗?

方刚:计划未来十年主要精力放在儿童文学写作方面,当然注定会更多基于的学术专业背景:性与性别。这本童话写完后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我又完成了一些童书,目前已经签约即将出版的:一套3卷本的童话集、一套性教育的绘本、一套父亲角色的绘本、一本童诗集。

目前正在写作儿童小说,我喜欢不断尝试新的形式,挑战自己。不过,可能是专业背景对自己的影响太深了,儿童小说中也没有办法离开性与性别的内容,是一个女孩子挑战了传统的女性气质、逐步成长的小说。

作者简介:

方刚,社会学博士,北京某高校执教,性与性别研究专家,性教育专家,出版著作70余部,近年开始写作童书,《写给孩子的性教育童话》是他的第一本童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