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何建明近年报告文学创作的思想深度与“引领”作用
来源:《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 张陵  2021年10月13日09:37

何建明是中国报告文学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也是中国报告文学的一面旗帜。何建明的许多优秀作品堪称中国报告文学最有分量的“压舱石”。每一个重要的报告文学作家都有这样的“压舱石”。正是许许多多的优秀“压舱石”作品,使中国报告文学能够冲过时代的激流险滩,行稳致远,也因此凝聚起一种报告文学的热情与力量,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去,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结伴同行,比其它文体更敏感更快速,也更真实深刻地反映着日新月异现实生活,反映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变,表现着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伟大力量,表现着一个伟大民族改变自己命运掌握自己前途的时代精神。与此同时,中国报告文学也不断得到进步与发展,正在不断改变中国文学的格局,使中国报告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中越来越突出,在中国当代文学格局变化中的位势与话语地位越来越重要。今天,中国报告文学可以说已由原来的“轻骑兵”地位发展成一支有能力承担反映现实重任的文学主力军。在中国报告文学的这些令人瞩目的历史性进步中,何建明的创作的重要贡献有目共睹,不可低估。

进入新时代,何建明再次出现一个创作旺盛时期。新时代的精神,激活了作家思想热情,引发了作家的创作新冲动,开启了作家向着新的思想艺术高地冲击的节奏。这个时期里,何建明以一种惊人的拼搏的精神,创作了大量的作品,用文学的特有的优势,敏感地捕捉到一个又一个新时代的信息,生动地报告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新变化,深刻地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如何转变为中国人民新的生活创造的生动实践,从而热情讴歌生活,讴歌时代。他的这些作品,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受到读者的热情欢迎,也得到了文学评论家们的高度评价。何建明以自己的作品打开了中国报告文学的新眼界新思路,引领了中国报告文学跑步进入新时代。

《那山,那水》《德清清地流》反映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困局破解向着“生态文明”建设进军的历史进程和现实情景。何建明以《那山,那水》这部作品为突破口,调整自己的思路,引领自己的方向,也引领着中国报告文学站上新时代思想的高地。这部作品讲述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吉余村考察时的故事,生动描写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的细节,深层次地展开了总书记“两山”理论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中国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人民幸福生活是在保护好生态环境中才能真正实现。

中国报告文学并不是第一次揭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问题,但何建明却是第一次以一个作家独有的思想勇气把“生态文明”与一个新的时代,一个新的发展理念联系起来思考,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两山”理论的丰富内涵和高瞻远瞩。作品旗帜鲜明地报告: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中国人民正在由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正在开启。作品抓到了现实的痛点,点到了时代的“穴位”,自然会引发了社会读者的热烈反响。这部作品,是何建明奉献给新时代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的一部代表性作品。

《德清清地流》实际上是可以看着是《那山,那水》的一个姐妹篇。作品描写了新发展理念的“两山”理论给德清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带来的福祉,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德清能够成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高光”样板,就因为德清人民比别人更早地承受了环境破坏带来的痛苦,比别人更早地认识到“两山”理念,比别人更自觉地践行“两山”理念。作品描写的一个细节意义特别重要。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中先到了德清,看到了德清的山美水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安吉和农民们座谈时,看到当地人民正在努力破解由于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发展的困局,也看到人民群众创造生活的巨大热和改变命运的伟大力量,把自己内心长期思考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凝聚成一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朴实上口,却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作品深挖了这句话背后那种人民力量,人民精神,深刻揭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论的本质。在这样的主题思想立意的支持下,何建明深入展开了德清乡村振兴的全景:一是莫干山的保护与开发。德清人利用数百年来莫干山形成的休闲文化的优势,通过支持当地老百姓发展旅游民宿,改造传统的休闲文化,深化当代的文化诉求,发展地方特色经济。莫干山生态环境得到最大的保护,地方经济也得到良性发展。现在的莫干山地区,已经成为中国民宿建设发展的一个成功样板,一个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一个亮点。二是强调湖水的保护性利用。德清水多,发展设计和布局都离不开水,都必须做好水这篇大文章。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德清人深刻认识到“没有好水美水,就没有德清”,有了好水美水,才有美丽的德清。他们下在力气,把德清打造成名符其实的“江南水乡”,成果非常显著。如今,德清的主要湖泊下渚湖一带已经变成了中国最美的湿地。三是绿色产业的引进,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为了这片好山美水,德清人下了很大的决心,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关停搬迁了所有的污染企业,只引进真正的绿色企业。最为典型的就是争取到联合国地理信息会议在德清召开,建设全国独家的地理信息小镇,吸引了一大批全国和国际上的地理信息产业的落户,带动了当地绿色经济的发展。四是描述了中国乡村振兴中的智能乡村的美好情景。这部作品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生动描述德清的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这里的决策者和管理者选择了用“换脑”的智能方式来卓有成效地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在我们看来智能治理不仅带来社会的稳定与安全,而且助力智能乡村的建设。德清水系的管理已经完全依靠大数据技术的智能控制,直接受益的却是农业和农民。例如,农民养鱼和其他湖鲜,不完全靠个人经验,而是越来越精准,越来越依靠大数据分析,靠高科技之“云”。中国农村变化的这个具体细节,是何建明第一个捕捉到,并在作品里描写出来。这个信息的传递,打开了我们认识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新空间。就这样,“一座山”,“一个湖”,“一个小镇”,“一朵云”,构成了“德清样板”的亮点,并在这个基础上积累了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美丽德清的好经验。

《诗在远方》等作品揭示了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意义。在创作这部作品之前,何建明已经创作完成了两部脱贫攻坚题材的作品:《时代大决战》《山神》。值得一提的是,《山神》塑造了贵州大山深处的一位党支部书记黄大发的形象。他带领村民用了几十年时间,修了一条引水渠,改变了山村贫穷面貌。他的事迹,感动了百姓,感动中国,也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评价。这部作品在报告文学描写英模、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很大突破,是一个报告文学写人物的一个“范本”。

有这两部作品创作经验,《诗在远方》创作的视野层次、思想格局以及艺术表现有了相当大的提升。这部作品站在世界反贫困斗争思想高度上,以福建省按照中央安排,对口帮扶宁夏脱贫攻坚的故事为故事线索,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摆脱贫困”思想从萌发,发展到形成的过程,也梳理了我们党有组织的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和新时代的实践,突出了“闽宁模式”在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啃硬骨头的引领示范作用,从而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国摆脱贫困斗争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中国的经验和方案对世界反贫困斗争的意义。这部作品和当前所有反映“摆脱贫困”斗争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一起,把报告文学这一题材的思想艺术推上了时代精神的高地,走在了中国文学反映现实的最前列,挺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这个位置,是目前其他还文体无法比拟,无法企及的。 

《诗在远方》深刻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宁夏人民脱贫攻坚和生动实践。多年前,习近平同志到福建最贫困的地区宁德担任地委书记。当地的同志曾希望这位有“背景”的“一把手”能带来大资金,引来大项目,一下子改变这里的贫穷面貌。习近平同志却一下子扎到宁德最贫困的山村里,和干部群众交谈讨论,做了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写出了一份言之有物,思想深刻的调研报告,表现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直面现实严峻矛盾冲突应有的思想锋芒和精神品格。他认为,宁德地区是一只弱鸟,必须有“弱鸟先飞”的勇气和精神,但要先飞,眼下还不能靠大资金,大项目。眼下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当下工作的重心是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的问题,是扶贫问题,是扶志的问题。解决贫困,提高群众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意识和观念就是“弱鸟先飞”“久久为功”的基本思想理念。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理想,萌发了习近平同志的新思想,夯实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现在的理论家和专家,把“弱鸟先飞”摆脱贫困的认识与实践,看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最早的突破口。事实上,习近平同志在后来的工作实践中也一直坚持和探索他在宁德工作期间形成的“摆脱贫困”的重要思想,成为新时代理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领导闽宁对口帮扶协作工作,正是习近平“摆脱贫困”思想的一次重要实践和理论提炼,为是后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指点导中国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和思想基础。作品正是以这种历史发展和现实要求为线索,展开了对“闽宁镇”的描写,展开了对闽宁经验的描写,让读者看到习近平“摆脱贫困”的思想发展的生动过程,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不变初心,由此,开阔了作品的视野,构筑了作品的立意,拓展了作品的格局,寻找到作品主题之魂。

2020年是中国的脱贫攻坚之年,是中国“摆脱贫困”斗争后个重要历史节点,也是中国文学反映现实的一个热点重点聚焦点。作品多,优秀作品也多。作家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真实记录脱贫攻坚历史,积极反映摆脱贫困的现实,热情讴歌人民创造自己美好新生活的伟大时代。而《诗在远方》则以自己的站位高,视野阔,格局大,思想深而与众不同。更为可贵的是,作品把“闽宁经验”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联系起来,并把“闽宁经验”融入中国对世界减贫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之中。这样的高度和深度,使这部作品具有了思想领先的意义。

《浦东史诗》《革命者》《第一时间》《上海表情》对大上海形象的塑造。这是作家一个独特的历史机遇,也是作家报告文学创作思想一次重大突破与飞跃。《浦东史诗》全景式地描述了浦东开发四十年创造的经济奇迹,展开了一个地区改革开放几十年,上海人民创造自己现实生活的波澜壮阔的史诗般的历史画卷,从而讲述了大上海的中国故事,展现了大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时代风貌,热情讴歌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精神。如果说,深圳是要建设成一座与香港对应的国际大都市,一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示范窗口的话,那么,开放比深圳晚十年的上海开发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二十一世纪全面推进,面向世界,开创“中国时代”的伟大实践和全新的历史进程。上海人民用短短三十年的艰苦奋斗,就实现了国家开发浦东的战略意图,把上海建成能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超大国际城市相比美的,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谱写了一部神话般的中华民族史诗。《浦东史诗》重点突出了浦东建设的决策者们、建设者们如何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创造条件,以超常的思想智慧和创造力,建设一座能够创造财富、吸引财富、积累财富的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的历史过程,让我们看到一座历史的奋斗怎样提炼形成自己的文化精神的过程。浦东史诗说到底就是时代的“上海精神”。这部作品第一次成功地把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当着报告文学的形象来塑造,起了一个开先河的引领。后来不断出现的许多非虚构的“城市传”正是明显地受到《浦东史诗》思路的启发和影响。不过,这些城市传更多注重一座城市的过去和历史文化,而《浦东史诗》更注重的是创造生活的当代和构成一座城市精神的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作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比别人更深地理解和把握城市的内在品质,自己必须具备更深更进步的思想。例如,一度多少人把上海的殖民文化看着是上海主流文化,写城市传不小心很容易掉进这样的文化陷阱里无法自拔。但《浦东史诗》清醒地告诉人们,这只是上海旧时代的流行文化,代表不了上海的精神。那个时代,真正支撑起上海精神的是上海工人阶级的文化,革命者的红色文化,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民族解放斗争的文化。在多数人不容易想透的地方,作家比一般人都看得远想得透。这部作品的成功创作,又仅为何建明增加了一个令人炫目的代表性作品,也为中国报告文学创作反映重大题材积累了重要经验。

事实上,何建明本人有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发现了“上海”这座文学的“富矿”。此后作家一些重要报告文学作品,都是对这座“富矿”的文学开掘。作家把自己的笔伸向这座城市的现代历史,揭开这座城市苦难而抗争的历史命运。这就是得到读者高度评价的长篇报告文学《革命者》。这部作品在描述中国共产党人在上海这片土地上为人民流血牺牲谋幸福的坚实基础上,集中探讨分析了这座曾帝国主义列强殖民地和冒险家乐园的国际大都市,为什么会产生中国最进步的思想最先进的文化,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的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会诞生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的日子里,这样的问题特别值得深入思考。

这部作品在何建明报告文学的“上海系列”里的位置特别重要,标示是何建明创作思想的又一突进。作品除了深刻思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揭示一个先进政党与上海的深刻关系外,更为突出的是挖掘出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革命者的故事,塑造了一大批中国共产党人献身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英雄形象,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表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讲述上海精神本质。《革命者》中的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英雄是一个民族奋进的灯塔。中国共产党就是一部英雄的史诗。如果深入研读这部作品,不难发现,《革命者》不光是帮助我们正确准确认识上海文化,上海精神,更为重要的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坚决抵制和斗争。讴歌英雄,赞美英雄,才能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一场突如其来的抗疫斗争又让作家把思考转向当代的上海。于是,我们读到了《第一时间》《上海表情》这样的作品。新冠病毒肆虐期间,作家滞留在上海,作家一边进行个人防控,一边自觉投身到上海抗疫斗争的第一线,用最大的努力采访这座城市的保卫者们,真实记录了他们的英雄事迹,讴歌他们的献身精神,写出了一批鼓舞斗志,激励人心的优秀作品。应该说,“深入生活”的理念已经深深融入作家创作思想的血脉之中,社会责任已经化为文化自觉,变成了作家对生活的特殊敏感。当新冠病毒到来时,远离疫区的作家立刻敏锐地感觉到,这是国家面临也是世界面临的一个大灾难,作家不能缺席,作家必须成为这场战争的亲历史者,见证者,参与者。很多时候,参与比见证更为重要。《第一时间》《上海表情》不仅是作家“深入生活”的作品,更是作家自觉参与生活的作品。

这两部作品的价值开始并没有引起特别的关注,但当上海突然成为“外防输入”的主战场的时候,才被强烈地认识到。书中写到的那些医务工作者,那些防控专家,那些志愿者的工作意义才得到更深刻挖掘。我们不得不佩服作家思想和感觉的超前,也不得不重新认识到一个与时代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作家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实际上,作家的敏感与预见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作家写出了上海人民的精神,写出了这座城市现代化的治理水平和治理体系。这座城市之所以能经受如此严峻的世界公共卫生事件的考验,能够在困难面前稳健从容,处变不惊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建立起一整套严密的城市治理体系。这是上海的经验,也是作家的独特发现,揭示出一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规律,写出一座城市真正的“这一个”。

何建明近期的报告文学创作,可以产生许多评论的话题,但如果从报告文学的思想层面来解读,大致可以提炼出如下几个重要特点:一是坚持报告文学的“民生”方向。报告文学是我们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产物,必定与我们时代的精神血脉相连。今天看来,一个时代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人民生活的精神,创造的精神。可以说,就是“民生”的精神。中国共党人和无数的仁人志士,终身为之奋斗,就是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幸福。而这一切,都可以聚集在“民生”问题上。这样的现实斗争推动着中国进步和先进的文学思想,去思考去确立自己的时代任务。经过时代风雨的严峻考验,中国文学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民生”才是文学思想的基本关系,是文学思想之源。“民生”的思想才是文学思想之核。而中国报告文学,是所有文学样式中,最先感受到也最充分认识到“民生”里的时代精神,并坚持在社会“民生”里提炼报告文学的思想主题。这是中国报告文学能够紧跟时代,挺立时代思想高地的根本。而何建明正是这样的代表性作家。读他的那些代表性作品,如《那山,那水》《德清清地流》《山神》《大桥》《诗在远方》《浦东史诗》等,都可以看出作家对不同时期不同的“民生”内容的不断思考,不断深化。“民生”不光是作家作品的主题,更是作家创作要始终坚持的方向。

二是鲜明的问题导向意识。关注民生,思考民生,才能触及现实生活最尖锐最剧烈的矛盾冲突,才能触动时代敏感思想神经,才能产生作家自己的问题意识。何建明的报告文学正是积极思考民生,问题意识才那么强烈,问题导向才那么明确。如《那山,那水》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报告文学讴歌新时代的“先声”,就是作家勇于直面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严峻困局,看到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从而才能更地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对当前发展困局的破解,捕捉到这句朴实的话语深处透露出来的新时代正在到来的信息。作家深刻思考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发展理念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思想,一般的“环保”理念要提升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层面上,必须得到民生思想的支持和充实。如果不是站到民生层面上,那么“环保”理念就没有多少实践价值,也不是中国需要的生态保护理论。就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浦东史诗》更是看到中国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关系,看到中国走向世界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度关系,才把上海的浦东的崛起看得那么重要,才对这个题材倾注了饱满的热情,最深刻的思考,最大的创作力度。这部作品,讴歌浦东,更是思考浦东的世界意义。《大桥》是何建明近期少有的直接描写重大工程项目的作品。作品写珠港澳大桥建设者的事迹,实际上作家内心带着一种深深的忧患。后来的事实证明,作家的忧患具有问题导向的品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报告文学的问题导向不等于把作品写成问题报告文学。改革开放以来的某一个时期,问题报告文学曾经比较流行,其实这是中国报告文学的一个思想误区。那个年代的报告文学思想,还没有完全从小说的批判现实的思路中摆脱出来,总是在“人性”层面,用“书生”意气去触及现实的复杂尖锐矛盾冲突。现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思想已和小说思想不一样,正在掌握以问题为导向的报告文学的创作规律。

三是“国家叙述”的立场。这个概念最早出于何建明报告文学《国家》。作品描写的是新中国以来中国最大规模撤侨的国家行动,反映了中国外交事业在改革开放时代的不断强大,表现出中国外交在处理国际危机的能力与水平,体现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时代风貌。作家不仅收获了一部优秀的作品,而且收获了一个具有创新价值的思想,那就是打开报告文学的视野,探索把题材领域由国内更多向国际拓展的路子,培育报告文学直面世界问题的“国家”意识,这就是作家提出的“国家叙述”。现在看来,“国家述叙”更像是一个报告文学作家的立场站位。不仅处理国际题材,而且要更多处理国内重大“民生”题材。今天中国的世界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国的每一个重要发展,都和世界的命运直接连在一起。世界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中国的实力,中国的影响,中国的意见。因此,报告文学所要表现的任何一个重大题材,都有一个“世界”的背景,都是中国对世界产生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中国的“摆脱贫困”的斗争,看似中国人自己的事情,实际上是中国对世界减贫事业作出贡献的一个中国方案,一个中国经验,这就是“国家叙述”的立场站位。例如,中国“抗疫”斗争的题材写作,更需要作家鲜明坚定的“国家叙述”的立场。这场空前人类灾难远远没有结束,世界上许多国际正在经受病魔的打击和折磨,人类的生命正在经受严重的威胁,全世界人民都在与病魔作殊死的斗争。作家们,对这个题材的认识和把握才刚刚开始。不管我们怎样看待这场灾难的人类命运,“国家叙述”的立场是中国作家表现这场斗争的思维底线,也是确立作品主题的基本点。从这个思想层面上说,何建明的“国家叙述”,是中国报告文学思想突破,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很强的思想引领作用,可以取得很大的理论成果,应该深入研究下去。

如果我们认识到报告文学本质上是一种“民生”的文学,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何建明那些以“民生”为主题内涵的报告文学作品,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注意到纪实文学与虚构文学在面对现实的时候,存在着不同的文学的思想倾向。

改革开放以来,每当中国文学出现困难,出现风险,出现危机的时候,就会有理论评论家们出来呼唤文学的现实主义,以为中国文学是离开了现实主义才走了歧路,以为这是拯救中国文学的灵丹妙药。事实上,直到今天,这个呼唤一直没有停止,中国文学还是那样不尽如人意。殊不知,中国文学长期的问题,并非不坚持现实主义,而是不坚持文学反映现实这个基本的关系和基本的原理。反映现实是指文学与时代与生活与人民的关系,而现实主义是虚构文学的一种精神,一种流派,一种创作方法。二者并不在一个思想层面。现在现实主义各种名目很多,有批判现实主义,有心理现实主义,有魔幻现实主义,但归根结底都是虚构文学的理论,无法涵盖所有的文学样式,至少无法表述纪实文学特别是报告文学的创作思想和创作规律。报告文学创作理论中并没有现实主义思想。呼唤现实主义其实是呼唤小说,而不是报告文学。中国报告文学直入改革开放时代四十年,曾有过一些困难,但从未有过如虚构文学出现的那种危机。

现实主义的方向说到底就是“人性”“人道”和“人的价值”。这种带有很浓厚启蒙色彩和很强力批判精神的文学思想一直是当代小说——特别是“文革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中国文学思想的主流,呼唤现实主义就是呼唤文学精神的“人性”。这种呼唤与正在远离中国发展的现实,远离时代的矛盾与冲突,远离人民的生活和人民的精神,当然只能不停地呼唤下去,但救不了文学。而中国的报告文学虽然没有什么这“主义”,那“主义”,却始终与时代同步,直面现实斗争,报告中国“民生”进程,自己也由文学的轻骑兵变成文学的生力军,支撑起中国文学的一片天地,也为“中国文学”的形成,作出应有的贡献。如果一定要说“主义”的话,那么可以叫着文学“民生主义”。

何建明的创作思想也在呼唤文学的创新。那就是呼唤报告文学的“民生主义”,呼唤整个中国文学的“民生主义”。呼唤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觉。坦率地说,中国报告文学在四十年的发展进程里,至少受到虚构文学理念的二次冲击。第一次是“问题报告文学”出现对报告文学创作思想的冲击。这种创作思路显然接受了虚构文学思想的“洗脑”,认为报告文学主题思想与应该向“人性”“人的价值”方向上靠,结果把报告文学写成批判现实主义的写实样本。不仅没有达到真实反映现实的目的,反而使报告文学创作误入歧途。很快,作家们发现这样的写作无力推动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事实上,报告文学必须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但不能导向“人性”,而应导向“民生”。第二次显然是所谓“非虚构”的兴起对整个报告文学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的冲击。现在看来,“非虚构”理念更像是“虚构”理念的变种,本质上还是出自“虚构文学”的理论对纪实文学理论的轻视和替代企图。从创作现象看,“非虚构”作品的“自我”表现的方式,更接近的还不是纪实,而是更接近“虚构”。实际上,更像上虚假编造。如果“非虚构”还有点理论意识的话,那就是想再度把报告文学拉入虚构文学理论的框架里,用“非虚构”实际上是“虚构”的创作理论代替还很滞后的报告文学理论,说到底就是要报告文学回归到“人性”和“人的价值”方向。中国报告文学要走出小说理论的阴影,要进行思想艺术的创新,必须要在理论观念上和评价体系上恢复自己的自信。

何建明的创作给报告文学一个信心。面对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世界格局将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这对中国是挑战更是机遇。随着中国的应对能力的不断提,抓住机遇的主动性不断加强,中国道路将越走越宽广,中国人民的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此同时,文化也将发生深刻变化。由中国时代创新出来的,真正属于中国的“中国文学”将会向世界文学的话语中心靠近,最终将获得话语权,将会展开一个“中国文学”的时代。中国时代可能不需要很长时间就会到来。“中国文学”时代会不会紧跟而来?很想问一句,中国报告文学准备好了没有?中国虚构文学准备好了没有?何建明以他的创作在说,报告文学还没准备好,但我们正在努力做。而我们的虚构文学,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想,什么也没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