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朽者不朽陈师曾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管继平  2021年10月12日08:04

编者按:《北京晚报》“墨缘”版创设近十年,近日,“墨缘”编写组将多年的优质文章集结成书,《古今书家事》便是其中一本。《古今书家事》集合讲述书林外史,揭秘古今书家鲜为人知的典故逸闻,旨在向读者展现有血有肉的书家形象。经出版方授权,中国作家网特遴选其中“朽者不朽陈师曾”一章,以飨读者。

《古今书家事》,北京晚报《墨缘》编写组编,2021年3月出版

陈衡恪,字师曾,号朽道人、槐堂,是诗书画印的全才。他曾说:“生平所能,画为上,而兰竹为尤。刻印次之,诗词又次之。”陈衡恪将自己的“诗词”置于最末,而于书法,则提也未提,想必还应列在“诗词”之后了。

陈衡恪画像(李晨 绘)

其实过去人最讲究学问,并不太以字好而自矜。像陈衡恪这样的诗书世家,书法根本就不可能会差。他的父祖皆一代硕儒,都是文史大家。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父亲陈三立,清末同光体诗派的领袖人物;三弟陈寅恪更是中国的史学大师。而陈衡恪少时就显示出极高的艺术天赋,14 岁时在湖南长沙与著名书画家胡沁园、王湘绮相识,常以国画请教;后又业于湘潭金石书画名家周大烈;婚后还从岳父、南通名儒范肯堂学汉隶、魏碑及行楷。在诸多名师指导下,青年时期的他,就已经是诗书画印诸艺皆通了。后赴日留学,又先后与鲁迅、李叔同相交而成为挚友。归国后,他曾与鲁迅同在教育部任职,两人意趣相合,交往甚密,那段时期里,鲁迅日记中时常要提到“陈师曾”的名字。

在中国近代画坛上,陈衡恪也是一位开风气之先的人物。当年他所作的《北京风俗人物画》,用速写与漫画的形式,揭露出当时社会底层的民间生活,其手法之新奇,意境之独特,可谓前所未有。另外,众所周知的关于艺术大师齐白石“衰年变法”的故事,也就是齐听从了陈师曾的建议而获得了成功。难怪白石老人在晚年的口述自传中也曾感慨地说:“如没有师曾的提携,我的画名,不会有今天。”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有独立思想、艺术造诣的天才美术家,却天年不永,在他 48 岁的艺术创作黄金之际,却因继母病故奔丧时不幸染上伤寒而一病不起。陈衡恪之死,在北京艺术界引起极大的震动。梁启超称陈师曾是“现代美术界具有艺术天才、高人格、不朽价值的第一人”。因为陈衡恪自号“朽道人”“朽者”等,故吴昌硕也有挽词曰:“朽者不朽!”

此为陈师曾对联。陈师曾的书法宗汉魏六朝,上溯甲骨、钟鼎、石鼓、秦篆,下逮汉隶、晋唐行楷等,几乎无所不能。他的字有醇厚的气息,且风神秀逸,苍劲朴茂。人说他作书喜用狼毫秃颖,故线条苍老刚健有雄浑之气。而其篆隶书法,则深受吴昌硕的影响,尤其是石鼓文。但相对而言,陈氏书法结体平实,用笔含蓄收敛,没有吴昌硕的夸张和霸气。

释文: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