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高校在美育中的纽带作用
来源:文艺报 | 宋雪莹  2021年09月22日08:58
关键词:美育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对于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开展美育工作的顶层设计,特别是《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后简称《意见》)的颁布,进一步强调美育在当下社会中的重要性。目前学界越来越关注到,高校在公共美育推广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当然,美育的实践范围不该仅仅局限于校园,《意见》大力鼓励学校与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院团合作开设美育课程,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美育实践活动。

高校与城镇艺术空间的联动

统筹整合社会资源以加强美育的落实。高校人文艺术类院系与相关科研机构拥有最为前沿的研究成果,掌握深厚的史论知识,拥有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是美育工作落实环节中最有力也最为专业的有生力量。开展美育也是高校科研人员与艺术实践类人才责无旁贷的使命。高校科研机构与公共艺术空间的联动,不仅有利于提升公众的审美意识,也有利于促进高校科研单位在承担公共美育责任、落实美育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水平。

诚然,艺术教育不等于美育,艺术教育更强调艺术史知识的学习与艺术技法的继承与精进,而美育则是审美趣味的形塑,是人格的养成与完善。不过,尽管两者有所区隔,艺术教育依然可以作为培养审美感受力、训练审美联想力、提升审美鉴别力的有效手段。此“三力”的学习和掌握过程,必然伴随着历史文化知识的陶染,以及传统士人精神与人格的涵养。

完成高校相关院系与艺术空间的对接,利用好博物馆、美术馆、画廊等公共艺术空间,以文化沙龙或工作坊的活动方式,将教学与公众艺术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同时提升公众的审美教育,完成文化知识的普及,弥合前沿科研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学生走出书本直面艺术现场,接受在场的美育熏陶;公众拥有接触新鲜前沿的研究成果的机会,避免大众媒介中非专业人士的误读与知识传递过程中层层信息的“丢包”。

目前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已有联动实践,大多以学生社团为承办枢纽。例如,北京大学“现代艺术学会”定期组织校内同学前往当代艺术展览现场观摩学习,并围绕具体学术议题邀请校内外专家在798艺术空间举办学术讲座、沙龙,组织相关专业的学生展映作品,开展实践工作坊。成都一些茶室或其他文化机构不定期举办文化沙龙,邀请四川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等高校教师为学生和文化爱好者分享科研和创作心得,就文学、考古学、历史地理、艺术史与艺术史论等领域中的特定议题展开交流。结合展览、置身于艺术现场的理论研讨,收获了不同于以往校内闭门会议的效果。

美育从来都不该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话语输出。美育工作者诚然当为美育实践的主导者,但绝不应是绝对的传授者,个体人格的完善应是在与同仁的相处、与同好的交游中,在艺术场域与美育氛围中相互滋养而出的,是春风化雨般浸润式养成的。在去等级化的公共艺术空间中,交流更加自如,大众以未受到学术范式规训的“纯真之眼”、以其丰富的人生经验从他者视角对艺术作品或相关议题进行直感或阐释,或可为研究者提供多元视角。尤其是疫情与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出于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的考虑,公众到高校旁听不再可行,此时艺术机构与美学空间的纽结作用进一步凸显。

邀请分处不同艺术场域的科研工作者、艺术实践者、策展人、学生和文化爱好者交流,分享各自的实践经验、观察思考,有利于促进美育工作在不同群体中的有效开展。然而,目前此类的美育实践参与者往往以受过学术训练的群体为主,原因主要是:此类活动主要仍是依托于高校学生社团牵头,所涉及的话题相对专业,对公众而言具有一定的门槛。由于艺术空间相对小众,于广大市民而言较为陌生,活动信息往往无法有效普及,而且私人性的艺术空间场地有限,容纳人数较少。博物馆与高校科研机构的联动或可成为吸引公众、保证活动空间场地的解决之道。

人文领域的“产学研”一体化,即科研院校与艺术空间、文化产业建立有机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发掘艺术空间面向公众的教育功用、开展优质文化普及与公共教育事业,有利于提升文化产品的底蕴深度。来自实践领域的反馈对于艺术理论等学科自身的发展也大有裨益。高校与相关科研单位在承担公共美育责任、落实美育实践的过程中,对于高校学生的培养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校应有效推进乡村美育建设

相较于高校密集、人口流动性高且拥有大量公共艺术空间的城市,乡村美育建设所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情况,应匹配以不同的落地方案。出于对发展速度的强调,在一定时期内,乡村美育让位于经济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大众对于乡村审美的需求不断提升。在进行基础建设的同时,要兼顾美育建设,高校可以发挥其跨学科特色,作为不同领域资源的协调站,配合乡村基础建设完成美育工程。

高校可借助自身平台,联合海内外高校和行业内的相关人才组成复合型专业团队,为有广大奉献热情的学生开设“乡村课堂”前来支教,吸引艺术家前来采风或邀请艺术家进行志愿墙绘,用艺术之美唤醒古老的村落。清华大学文创院在北京平谷实践的“自上而下的引导扶持与自下而上的自然生长相结合”的“乡创体系”,可以与美育工作有效联动。“乡创”工程虽以开展乡村经济运营,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提高村民收入为目标,但在实践过程中,在改变村容村貌、保护当地文化资源、营造美感生活氛围等方面同样可以作出贡献。

由于乡村往往保留着较为独特的本土文化风情,在美育工作的落实过程中,可邀请高校人文学科专家学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层面入手,如发掘当地正在失落的文化记忆,保护民俗故事并将之以传统艺术话语或新媒介表现形式形塑重现等。在进行基础建设修建、公共空间设计时,可邀请美术、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学者加入设计团队参与设计,将视觉的艺术感、文化内涵纳入考量。四川达州宣汉县大巴山白马镇乡村建设就是一个很有示范性的案例。在公共景观营造上,参考了当地的神话、文字、民俗,起到了文化保护的功用。

借助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与平台,联系艺术家等专业人士,协调政府与相关单位,对乡村进行保护性开发,在进行基建的同时将美育实践纳入考量,杜绝媚俗审美或“千人一面”式的经济开发,让乡村在生活便捷、基础设施有保障的同时,依然保有乡村的特色风貌。此外,高校或相关科研单位学者可以以自身学养、专业知识,身体力行,扎根生活,投身乡村美育建设。

总之,树人是高校的神圣使命,在开展与落实美育方面责无旁贷。在美育的实施与开展中,高校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承担着培养本校学生的责任,同时还应该作为纽带和中介,连接美育人才和社会公众。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