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作为自我教育与成长的文学批评
来源:《南方文坛》 | 张涛  2021年09月17日16:49
关键词:张涛

文学批评面对的是作家和作品。一般而言,作为批评者往往是一个“置身事外”的主体,以此来呈现批评活动的“客观”与“真实”。但是,我以为一种好的文学批评,应该是批评者充分参与到文学文本中去的。这里所言的“充分”,主要是指批评者作为“主体”在对作家与文本的阐释过程中,完成批评者在思想、情感、经验等方面的自我教育与成长。这种教育与成长不是单向的,而是“交互性”的,既是批评者在作品中获得了“自我”,同时,也是批评者赋予了作品新的意义与活力。换言之,批评者是在文学批评的过程中,实现了与作家、作品的共同“成长”。这种在文学批评中实现的自我教育与成长,正如帕慕克在《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中讲述作为读者在阅读小说时获得的那种慰藉与许诺一样,都是自我的建构与灵魂的塑造,“我心驰神往地坐在伊斯坦布尔的家中,每一部我阅读的小说都给予我一个宇宙,像任何一部百科全书或任何一座博物馆那样富于生活的细节,像我自己的存在一样富有人情味儿,包含各种主张、慰藉和许诺,在其深度和范围上只有那些哲学和宗教里发现的主张、慰藉和许诺可以与之相比。我阅读小说时,好似进入梦境,忘记了其他一切事情,就是为了获得世界的知识,为了建构自我,塑造灵魂。”

批评者在文学批评中,往往因为自身已有的趣味和阅读的习惯,会选择那些与自己的精神气质和情感类型有“同构性”的作家、作品来阅读。这种“同构性”的阅读与批评,很容易在批评者与作家、文本之间产生“共情”,从而不断强化既有的文学趣味和情感结构。但是这种“同构性”的阅读,长而久之也容易陷入一种“单一”或者“狭隘”之中。正如布罗茨基在《小于一》中说的那样:“一件艺术品,永远是要比起创造者更长久。把柏拉图的话稍加改造,我们可以说,写诗也是练习死亡。但是,除了纯粹语言学上的必要性之外,促使你写作的,与其说是操心你那会消亡的肉体,不如说是迫切需要使你的世界——你的个人文明——的某些事物可以免于陷入你自己那非语义学的延续性。艺术不合适更好的存在,而是另类的存在;它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相反,为了激活现实。它是一个心灵,寻觅肉体但找到词语。”上面提及的“单一”或者“狭隘”,可能就是布罗茨基所言的“陷入自己那非语义学的延续性”。文学批评应该是批评者在批评活动中,寻找一个更开阔的、广博的“文明世界”,是“心灵”不断寻找“词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批评者不断实现自我的教育与成长,获得一个充沛丰盈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