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新时代文学批评的新变与开拓
来源:文艺报 | 黄玲  2021年09月08日08:20
关键词:文学批评

从上世纪末新世纪初开始,说起文学批评,它总是与“困境、危机、转折、转向、突围、出路、重建”等字眼连在一起。最近几年,更是有“文学史终结”和“后文学时代”的提法,那么问题来了:文学史都终结了,文学批评何以可能?后文学时代,原来的文学研究范式都丧失了它的普遍合法性,文学批评又该如何继续?

文学批评的这种“困境焦虑”已经持续20多年了,虽然批评界内部也一直在作着各种努力,但文学批评依旧没有摆脱这种焦虑。如今进入新时代,无论是文学批评的外部环境还是内部语境都发生了比以往更为巨大的变化,如何摆脱文学批评的困境焦虑?我认为,可以从考察新时代文学批评的新变入手,找到相应的开拓之径。

一、批评主体:批评家的专业化与职业化

首先是批评主体。新时代文学批评主体的最大变化在于:队伍越来越整齐划一,越来越高学历,越来越专业化。今天从事文学批评的年轻一代都受过非常好的教育和严格的学术训练,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文学硕士、博士。这一趋势在最近十年变得越来越明显。之前,活跃在文学批评现场的批评主体职业和身份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但这一情况正在不断被强大的学院力量所改变。

这跟文学批评内部发展和外部机制都有关系。从内部发展来看,上世纪90年代,文学批评在思考和阐释“文学与市场”的过程中,“文化研究”兴起,文学批评向文化批评靠拢。文化批评既使文学批评在市场商业语境中有了重新历史化和意识形态化的可能,但文化批评也使文学批评在批评边界、学科地位、批评属性、批评价值上出现了模糊和暧昧的状态。此后,学院派批评为文学批评在文学性与文化性之间找到了相对有效的路径、方法和平衡点。学院批评对专业背景、专业知识的强调和依赖,将文学批评慢慢地封闭在大学、科研机构等空间内,用自身的学科逻辑顽强地抵御外界对文学批评的介入。

从外部机制看,目前国内文学批评界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也都促使文学批评主体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今天的文学批评界,活跃在文学批评现场的,大多来自两个系统:高校与作协。原来还有学院批评和作协批评的分野,现在作协的文学批评从业人员也都是学院毕业,所以,现在的文学批评几乎都是学院批评,企望民间再冒出来一个文学批评家的可能性逐渐减少。

新时代文学批评主体的专业化是现代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必然结果,批评主体完备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也为新时代文学批评的开拓提供了必要保障,但是,文学批评也因此越来越被围堵在狭小的“学院”空间内,在自言自语中承受着越来越边缘的尴尬。

另一方面,文学批评也越来越职业化。今天从事文学批评的年轻一代,无论是高校的,还是作协的,他们之所以从事文学批评,与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相关。职业化使新时代文学批评有了较以往都更为稳定的文学批评队伍,同时也使得文学批评越来越具有工具理性色彩,而缺乏文学作为人文学科研究者所需要的激情。

二、批评对象:文学创作生态与形态的多元化

文学批评的对象,也就是文学创作现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创作基本上还都依赖于作家-编辑-批评家这样的三角链接进行文学生产。但从上世纪末新世纪初“80后”作家出现开始,市场成为文学生产中的又一股重要力量,文学创作所呈现出来的情况就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市场利益驱动的类型文学,比如青春文学、职场文学、财经文学、悬疑文学以及数量更庞大的网络文学等等。这种眼花缭乱、热点频出的文学现场,给相应的文学批评造成了困惑,形成了相当明显的理论障碍。

新的文学构成、文学秩序、文学生产方式的变化也改变了作家与评论家的关系,文学批评与文学现象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局面。主流批评界与产业化运作下的文学之间虽然存在着难以弥合的趣味鸿沟,但对于这种本来就不依赖文学批评力量生发出来的文学,文学批评的批判已产生不了实质性的影响,它依旧按照自身的发展逻辑不断壮大。新兴文学与主流势力的相互吸纳、改造、整合,一直是不可回避的文学现实。

飞速发展的文学现实使文学批评出现了两个显而易见的变化:一是媒体批评的强势崛起。随着文学场不断向大众趣味、资本市场倾斜,文学批评褪去了理性色彩和启蒙诉求,成了文化工业的一个工具。在文学性与商品性、文学的精神价值与财富的兑换价值的关系问题上,媒体批评表现出了对后者更大的认同与兴趣。二是文学批评慢慢地从现场走向了研究。文学批评原本最强调对批评对象的近距离观照,强调对文学现场的新异性敏锐而及时的跟踪,与文学研究在功能上并不相同。但由于文学产业化发展,文学现场充斥着产业化写作,文学批评对批评对象“非经典化”的轻视与质疑导致了跟踪式文学批评的不断式微,批评界整体退守至学院派的文学研究之中。

今天,新时代文学创作的生态和形态依旧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近年来的“非虚构”“跨文体写作”甚至是“人工智能写作”等等,这一系列新的主题与创作实践,依旧使传统的文学批评观念和理论不断遭受着难以阐释的困难。文学批评依旧没能摆脱这种困境焦虑。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进入新时代的文学批评已经不像世纪初那样悲观了,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文学批评对象不断出现新的变化肯定是一种常态,文学批评要做的是直面当下文学生态的复杂性,而不是一味退缩到学院派批评迷恋的理论话语中自娱自乐,这样才能实现文学批评的重生。

三、批评语境:新媒体的挑战与机遇

不同时期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会导致批评的观念、理论和方法的变化。文学批评是批评家思想的一种表达,不同时期,批评家个人所持有的评价标准、审美趣味、理论武器都是不一样的,文学批评的样貌也肯定很不一样。就新中国70多年来的文学批评而言,我们能看到文学批评与时代语境、西方理论资源、市场环境、新媒介新技术不断发生联系,从而改变了文学批评的总体格局。

当下,新媒体和新技术构成的新语境是文学批评必须面对的现实。它既给传统的文学批评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有新的机遇。

新媒体使文学批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大众化。现在很多文学杂志、文学批评期刊、出版社以及很多文化公司,甚至个人都开了微信公众号,这些公号上经常会发布很多文学批评的文章,因为需要点击率,很多文学批评文章又慢慢地开始写得好看起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文学批评一步步学院化,原本是文学现场轻骑兵的文学批评,慢慢衍化为更为理论化的文学研究,学院派文学批评的艰深与呆板一直为人所诟病。而新媒体文学批评的出现,使得滞重的学术规范带给文学批评的文体板结的症状,某种程度上正在慢慢得以改观。

新媒体也带来了文学批评的融合。许多传统文学的作家们也放下身段去配合作各种宣传活动,甚至配合出版社去抖音、微视等平台进行文学活动直播。

另外,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参与到了文学数据分析、文学发展走向预测、文学阅读心理态势、文学类型审美要素分析、文学排行等诸多文学批评环节。人工智能开始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在文学批评中发挥很多超常的作用。比如,通过对当代文学文本进行数据化构建,在情节模式分析、人物形象构建、故事主题设定、审美风格提取等方面,人工智能可以为文学批评提供数据资源。另外,在故事脉络设置、人物关系构建、语言优化组合、情感曲线预测、文体风格辨析等方面,人工智能也有着技术上的先天优势。这也是文学批评语境的一种新变化、新开拓。

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新媒体、新技术的出现只是使新时代的文学批评出现了新的可能,但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文学批评的性质。事实上,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对文学批评的理解还是最朴素的理解,它是批评家表达对同时代作家、同时代文学的理解的一种行为。批评家其实是在与作家一起努力书写和理解这个他们共同身处的时代。成功的文学批评是文学史的初稿,这应该仍然是我们文学批评的理想,也是我们这一代文学批评从业者的使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