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张之路《中国儿童电影百年史话》: 中国儿童电影为电影百花园添彩
来源:文艺报 | 饶曙光  2021年09月06日09:10

张之路先生不仅是一位儿童电影研究专家,更是一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他创作的大量儿童文学作品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同时他也是一位电影编剧,编剧的电影《霹雳贝贝》《扬起你的笑脸》《妈妈没有走远》等,都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追捧。因为兼具儿童文学作家、儿童电影编剧的身份,张之路先生的儿童电影研究建立在他个人大量的文学创作、剧本创作的实践基础上,对儿童电影有独特的体会和感受,自然也就更符合儿童电影创作的实践、基本逻辑和基本规律。换句话说,张之路先生对于儿童电影的见解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考及产物,也更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格外珍惜。

众所周知,儿童电影的概念存在着很多的争议,常常是各抒己见、众说纷纭。其实,不仅是儿童电影的概念,电影概念本身也没有一个大家都公认的统一的定义。法国最具影响力的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曾经写过《电影是什么?》,提出了电影本身最核心的问题。但是,电影是什么,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歧义,是至今悬而未决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电影理论的“哥德巴赫猜想”。在笔者看来,虽然电影的概念、儿童电影的概念存在着不同的认知,但并不妨碍大家进行讨论、沟通和交流。除了约定俗成的观念之外,每个人心中也都有自己一些独特的认知,同时也可以从别人的阐释当中获得更全面、更丰富的认识。善于从不同意见,尤其是反面意见中汲取必要的营养,就有可能比别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无论是在儿童电影,还是在儿童电影文学剧本的讨论中,关于儿童心理、儿童趣味,以及是不是给儿童电影观众观看等问题,一直纠缠不休,常常影响了具体作品本身的讨论。在笔者看来,我们还是应该回到作品本身,从作品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出发、从理论出发、从定义出发。概念先行、“本本主义”是要不得的,甚至是有害的。

儿童电影尽管在“电影”前面加上了“儿童”两个字,但其核心概念还是电影,儿童电影创作也终究是电影创作,必须遵循电影创作的基本规律和逻辑。尹力导演拍摄的影片《我的九月》是大家公认的一部优秀的儿童电影。需要大家警醒和反思的是,迄今为止,我们很多儿童电影的创作和水平,以及创作背后关于儿童电影的认知与观念可能都没有超过这部作品。张之路先生担任《我的九月》的文学编辑,在与尹力导演交流电影创作时,尹力导演明确说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拍摄一部儿童电影,而是在创作一部电影。对于儿童电影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回到电影本身,换言之,儿童电影必须首先是一部好的电影,其次才是关于“儿童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儿童电影无论是拍摄还是发行放映,在资金上都是极其困难、捉襟见肘的,甚至被人戏称为“三无”,即无资金、无渠道、无组织。所以,很多儿童电影创作者以儿童电影的名义去申请各种各样的补贴和资助,也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大家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张之路先生看来,让更多的观众看到儿童电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那么,为了解决让更多的观众看到儿童电影的问题,相关的机构、学会、社会爱心人士也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不过成效并不令人满意。随着影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当中,尤其是影视进入中小学校园,解决儿童电影观看难的问题可能会有新的路径和方法,令人期待,令人憧憬。除了实现优秀的儿童影片能够进入校园,我们还要构建差异化的电影市场体系,为包括弱势儿童电影、少数民族电影、戏曲电影等提供更多的放映空间,有效乃至无缝对接自己的目标观众群体。而无论是儿童电影的批评,还是儿童电影的理论研究,都需要更加深入、更加细致入微地去体会儿童电影创作的实际、实践,与创作者有更多的“感同身受”,而不是以“我”的标准去动辄指责缺少儿童心理、缺少儿童兴趣。

在中国电影的百花园中,在中国电影从大国到强国的征程中,儿童电影是不可或缺的。如何促进儿童电影健康繁荣发展,需要创作者的努力,也需要批评者和研究者的努力,相信张之路先生的《中国儿童电影百年史话》能够引起更多的人来关注儿童电影的创作、儿童电影的批评和儿童电影的理论研究,共同为儿童电影的健康繁荣发展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