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创造新时代文艺评论中国范式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 | 金永兵  2021年08月31日09:02
关键词:文艺评论

近期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点击查看)对开展文学艺术的创作、评论、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南。落实好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的前提是要理解“新时代”,具体而言,就是要充分了解当下文学艺术的总体情况。我们的文艺工作既要吸收、继承过往的优秀传统,理解经典,更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好新材料、完善新形式、站在新平台,从而促进文学艺术的创造性发展。创造性发展的表现和结果,一方面是创造出更多的经典作品,另一方面是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评论,挖掘和描述这些新时代文艺经典的总体性特征,从而形构新时代的中国美学精神。

做好新时代的文艺评论工作,无疑要科学、全面地认识当下中国文艺的现状,厘清一些关键问题。首先,是文艺评论的对象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艺作品生产的产业化程度逐步加深。参照发展较早的先进市场,我们的文艺生产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当下,参照发达的文化市场进行快速生产、复制的路子显然已经行不通。尤其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所面对的新现象、生活中的新体验已经不能基于既有的经验来理解。与此同时,得益于蓬勃的创新动力和庞大的用户基数,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蓬勃、领先,短视频等也逐渐成为新的文艺业态。根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在2020年底达到了70.4%,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了惊人的8.73亿人,这已接近美国人口总量的3倍。李子柒等非专业人员成为内容创作者,其影响力辐射至海外,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媒介的变革也使不同的文艺样态彼此交叉、结合,大众通过分享类应用、弹幕等技术形式得以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表达意见,甚至拥有一定追随者,影响着文学艺术生产端的创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为大众个体赋权,使个体有可能在政治或非政治的意义上借由新媒介、新艺术成为特定话题的“意见领袖”,文艺进一步丰富了人民话语场的生长机制。甚至,在一些直播等形式中,内容生产、情感动员、价值传播与市场销售深度结合,这个过程中蕴含的艺术观念、使用的创作技法、反映的大众审美心理等也值得注意和考量。我们做好文艺评论需要面对的新问题是,哪些新的样态、新的形式可以作为文艺评论的对象。对象的确立恐怕不能简单地依据其生产的形式,而是需要综合考察其生产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具有审美典范性、是否符合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等。

其二,是文艺评论的形式问题。目前,主流学者和评论者的平台依然是传统的学术期刊、报纸、广播电视媒体等,文艺评论的形式亦主要是一些或长或短、或概括或具体的评论文章等。在媒介迅速迭代的背景下,年轻人开始非常普遍地从视频网站、移动app上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一些机构和优秀的个人创作者在这些平台上制作节目、分享感性经验,大众即时性地直接将这些平台作为获取知识、获得自我提升的场所,这些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以往课堂、报纸等的知识教育、审美教育的部分功能。这也昭示着,仅仅以传统的影视快评等承担文艺评论的功能已经不够了,文艺评论形式的多样化也应当是必然的趋势。可喜的是,这样的尝试已经开展。目前,一些知名学者陆续在网络电台、自制视频网站上开通专门频道、录制专栏节目等。在这些节目中,他们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对当下热门文艺作品、现象进行评议,并以此引发了年轻观众对相关学科的兴趣。观众在理解这些评论的过程中也掌握了文化研究、民俗学、语言学等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方法。群众喜闻乐见的新的文艺评论,也逐渐囊括进了许多视听结合的、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更为私人化和个性化的新形式。

其三,是新时代对我们的文艺评论提出的新要求。文艺评论要服务于人民,它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能够引导大众,让大众看懂文艺作品。而当下,文艺作品的读者、观众较以往相比则表现出了许多新特点,这是文艺创作者和评论者需要意识到的。对于新时代的中国大众,文艺所承担的功能显然不局限于基本的知识和观念的传播,也逐渐突破了上世纪末期以来审美教育的功能。长期以来,人民性和大众化如何有效结合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虽然我们一直强调知识分子要向劳动人民学习,但是观念和价值的传播主体依然是特定的专业知识分子。随着人民教育水平、道德修养日益提升,新时代的中国人民成为“中国文艺大众”,得以借助更为多样化的技术工具、平台影响参与到文艺再生产的过程中,大量视频创作、网络文学书写中出现了戏仿、蒙太奇、碎片化等现代、后现代文艺的专业技巧,专业壁垒的打破使文艺开始成为知识、观念、审美体验平等双向的交流、交往场所,一种新的社会理性、新的感性结构正在兼具人民性和大众化地形成。我们的文艺评论工作也应回应这样的新变,站在更高的位置、用更科学的方法引导大众建立符合时代、契合个人成长经验的审美方法,让他们借助艺术欣赏理解世界、收获更圆满的人生。另外,当下的大众可以通过新的技术形式越来越便捷地获取、甚至是定制符合个性化审美观念的信息。这种新形势下,我们的文艺评论工作更是要站在新平台、守住新阵地,借由新媒介的大众化,帮助文学艺术更好地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双向的文艺交流则使文艺评论能够在双向度的交往中引领话语走向,使大众在新媒体艺术中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读者得以在优秀的文艺评论作品的引导下,用批判性思维理解文学艺术作品、看待社会、看待世界,从而建立自己应对生活中现实问题的方法和应对全球化挑战下各种观念和审美问题的方法。诚然,充分关注新现象、新形式,及时回应时代新变能够迅速产生影响、较快创造价值,但是,在积极关注当下的同时,我们的文艺评论工作依然要关注那些经典的文艺作品,发掘和弘扬这些作品中的优秀价值。中华美学精神是我们文化中丰富的遗产,谦虚、审慎地走进历史、理解传统,以历史发展的眼光理解新时代的中国文艺,我们才能够站在新时代的关口抓住珍贵的契机,创造出新时代文艺评论的中国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