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电视剧中的女性主义新趋向
来源:文艺报 | 马银平(回族)  2021年08月06日09:37
关键词:女性主义

近些年来,国内的女性题材影视剧作为一支重要力量频频在荧屏上产生热烈的反响。从《甄嬛传》《芈月传》《武则天》到《欢乐颂》《都挺好》,再到《三十而已》《流金岁月》和眼下正在网络热播的《北辙南辕》……女性题材的影视剧无论是形式还是核心理念都在不断更新和发展。早在2003年,韩国电视剧《大长今》热播,国内此后也一度流行古装“大女主”,而如今的影视剧已经开始当下都市女性的生活现实,而且不仅聚焦个人奋斗,更是思考群体遭际和整体女性的生存现状,在经历了女权主义阶段和女性关注自身阶段之后,影视剧作品中女性主义出现新趋向,即开始进入女性全方位呼吁解放的阶段。

“大女主”:暴风骤雨下的女性奋斗视角

早期的电视剧,虽然都设立了男一号、女一号甚至男二号、女二号的角色,但是整个剧情的演绎往往靠男性角色的推动,女性角色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起着辅助性的作用。随着女性主义意识在影视剧创作中的觉醒,这样的情况开始悄悄发生变化,首先涌现出来的就是表现女权主义觉醒的“大女主”影视剧作品。

其实,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是同一个英语单词(feminism)的两种译法,源起相同,只不过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用语。从区别来看,女权主义主要涉及权力的争夺,一般不涉及性别的特殊表达,体现到影视剧作品上,就是着重于国家、历史层面的宏大叙事,这些年出现的一系列古装“大女主”的戏就是此类。所以,这一阶段的女性题材电视剧很多选取的是暴风骤雨下女性奋斗的视角。比如,《甄嬛传》《如懿传》《芈月传》《武则天》《楚乔传》等等。

“大女主”剧将女性作为绝对的第一主角,体现女主在一路奋斗的过程中波澜壮阔的成长经历。与传统偶像剧相比,大女主前期也许还是对爱情充满幻想的柔情似水的小女人或者沉醉于家庭生活中的贤妻良母,但是经历了一系列超出常人的感情或生活上的打击之后,她们意识到了性格独立和权力至上的重要性,开始从蒙昧中觉醒,从而跳脱出了对男性的依赖,在暴风骤雨中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奋斗达到人生的终极目标,她们的成长过程往往离不开与“权力”的纠缠往复。

比如甄嬛,进宫本来是抱着来充数的念头,可偏偏被皇帝看中入选。因为后宫的残酷斗争,天真的甄嬛慢慢放弃幻想、直面现实,开始变得精明而狠辣,成为宫廷斗争的胜者。再比如芈月,其一生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从当年最受宠爱的小公主到在宫中备受迫害,到最后执掌秦国大权。她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前期遭遇磨难、险象环生,经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砺之后,终于利刃出鞘,直指权力的巅峰。这类剧好比男性题材中的《亮剑》《琅琊榜》,观剧之中带动观众时而惊心动魄、时而血脉偾张,时而悲从中来、时而喜极而泣。

女性新群像:百花齐放的个性刻画

这一阶段的女性形象刻画最大的变化是由一枝独秀向百花齐放发展。告别了前期女权主义的暴风骤雨,越来越多的女性题材影视作品开始关注、审视当下女性自身的发展,而且注重在不同女性的个性刻画中实现共鸣,直指一个主题,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欢乐颂》《三十而已》和《北辙南辕》。

相对于以往女性题材的单一性,《欢乐颂》同时聚焦了五个角色形象差异较大的女性。每个女人都是不同的,不同的出身,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诉求,甚至不同的烦恼,樊胜美、安迪、曲筱绡、邱莹莹、关雎儿就是这样五个不同的女人。整个作品就像一篇叙事散文,时而舒缓有致,时而冲突激烈,遣词造句看似形散,谋篇布局实则神不散。五个女人,五种人生,被巧妙地放置在同一屋檐下,五条线索各自进行但又互相缠绕,表达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她们的遭遇、她们的烦恼都源自于一个事实——身为女人面对的困难,虽然她们性格迥异,但却心灵相通,共同抗争着不公平的人生。

作为一部当代都市女性情感励志题材剧,《三十而已》讲述的是以顾佳、王漫妮和钟晓芹为代表的三位身份地位不同的而立之年都市女性面临家庭生活危机积极应对的故事。顾佳是个相对上层的全职太太,可有一天她发现了真正富豪的生活,内心受到巨大震撼,开始了拼命挤入上层的奋斗生活;王漫妮是从外地来上海奋斗的海漂代表,靠自己异于常人的勤奋努力一步步往上走,可还是遭到小人算计,步步惊心,于是开始反击;钟晓芹代表了大多数底层小白领,上进心不强,只想过小日子,但无意间高价卖出了自己的作品,内心也发生了变化。中国古话 “三十而立”,表示30岁的男人将承担着更多的家庭和社会的重任。《三十而已》则表达着另一种声音:在现代社会中,女人同样经历着“三十而立”,同样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正在网络热播的《北辙南辕》,又是一部都市女性群像剧,讲述五个女性在携手创立“北辙南辕”餐厅的过程中收获成长与爱情的故事。虽然剧中五个女主形象的刻画比较独特,然而最受网友关注的却是另一个女性的形象——70多岁的姥姥白静慧。老伴去世后,姥姥和唯一的儿子10年没来往,过起了老年单身生活。老伴生前偏心儿子,白静慧却活得明白:“这人啊,临了只能靠自己。把财产交出去换取儿子的孝顺?没戏!”10年中,白静慧每天从一睁眼开始就安排得满满当当,白天去公园唱唱歌,下午在家和牌友们搓搓麻将,生活得怡然自得。虽然和儿子关系冰冻,但白静慧却对孙女戴小雨敞开了无私的怀抱。然而当她发现孙女戴小雨的新工作总是深夜应酬,经常是醉醺醺地回家,且衣柜里还有昂贵的衣服和包包时,深怕孙女走错路的白静慧明确表示:要么把你的“不正经”工作辞掉,要么从我的家里搬走,倔强的戴小雨深夜被赶出门去。白静慧的做法看似绝情,实则通透,她用实际行动给后代女性上了最珍贵的一课:做人一定要有原则,年轻时候要靠自己,年老时候更要靠自己。

全方位平等渴望:打破男性话语神话

随着女性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女性主义涉及的范围更广,关注的点位也更多,即要打破男性话语权,从女性的视角来看待形形色色的世界,更多地从社会地位、就业机会及报酬等方面要求男女平等。反应在影视剧作品里,女性主义不仅仅是关照个体,而是同时探寻着大部分女性获得平等话语权的自由之路。此前热播的《都挺好》虽然只重点描绘了一个女性——苏明玉,但硬核的苏明玉成了家庭的主心骨,打破了几千年来“男人当家做主”的传统思维。至于《流金岁月》和网红剧《传闻中的陈芊芊》,就更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流金岁月》在题材上更偏向小众,虽然倪妮、刘诗诗两大流量美女明星的温情演绎以及老戏骨陈道明的加盟极大地增加了戏码,但是真正让该剧引起广泛关注的是剧中女性主义的新趋向。有人说,《流金岁月》的火爆在于其抓住了当前的热点话题,剧中有关“沪漂”“凤凰男”“老少恋”的话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其实该剧最大的亮点是剧中“双女主”的叙事方式,通过聚焦和演绎女性友情,打破男性话语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的觉醒。在男性话语中,从来都有“塑料姐妹花”的说法,两个女人之间似乎不可能有真正的友情。但在《流金岁月》中,经过女性主义的锻造,女性友情一样可以“情比金坚”,让“岁月流金”。

《传闻中的陈芊芊》则以穿越剧的形式为现代生活中苦苦煎熬的白领女性争夺话语权。剧中七流编剧陈小千意外卡进了自己的剧本,变身为以女为尊的架空国度的三公主,实现了男女权力位置的绝对调换。这种完全反转男尊女卑的故事情节其实是一种反讽,用以女为尊的社会镜像讽刺了经济社会男尊女卑的可笑。剧中主人公最终学会了爱与成长,成就了人生。

除了现代都市情感剧,近年来不少影视剧通过少数民族女性形象来诠释女性主义,例如隋唐剧里的独孤皇太后、辽金剧里的萧太后和清宫剧里的孝庄皇太后等。而即将播出的古装历史传奇剧《冼夫人传奇》,则更是以正剧的形式,讲述了少数民族女英雄冼英的传奇一生。冼英(冼夫人)生活于梁、陈、隋三个朝代,是我国闻名的俚族女首领,她一生致力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叛乱掠夺和贪暴,高瞻远瞩,有勇有谋,是一位卓越的女政治家和军事首领,她保持了岭南110余年的和平稳定,促进民族的融合和地方经济发展。虽然剧情没有什么新意,但是贵在从历史的视角再次为女性正名,用历史的事实打破传统的男性话语权,为女性主义呐喊助力。

影视剧是社会潮流的风向标,是文化融合与发展的艺术化表达。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伴随着影视话题的不断演绎和表现手法的进一步深化,希望影视剧中对女性形象的刻画与关注能不断深化与发展,引领观众对女性角色的新思考与新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