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站在草原上倾听万物的声响 ——评安宁散文集《寂静人间》
来源:中国民族报 | 孙书敏  2021年07月21日11:16

安宁的新作《寂静人间》用清新脱俗的文字,对雨、雪、风、云等自然世界进行描摹,承续了她在《我们正在消失的乡村生活》《遗忘在乡下的植物》《乡野闲人》等“乡村三部曲”中描写的人间世界。

久居内蒙古的安宁,用文学精神清洁身上的劳尘,返璞归真,以童真之心理解自然世界,站在草原上倾听万物的声响。那壮阔的草原与质朴的天地之真,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充盈于安宁的文字中,成为她散文之真的精神来源。正如她在该书后记中所言,写作让她“重新成为一个清洁的人”。《寂静人间》由此尽显洗尽铅华的灵魂坦诚。

《寂静人间》所描写的色彩斑斓、繁花似锦的自然物象,形成了活泼灵动的内质美与简洁鲜明的文字美之间的张力,构建了天然去雕饰的艺术境界。作者用孩童般的视野重新打量着乡村万物,以真挚细腻的情感描述了充满生机的物象世界。其中,《飞鸟》一文这样写道:“草比任何庄稼都长得疯狂,好像它们天生悲观,知道时日不多又有被随时干掉的危险,于是但凡有一丁点儿泥土、阳光和雨露,便发疯地将根深深地扎下去,又把枝叶无限地向着半空里延伸。甚至连每天都有人走来走去的沙土路,也被马蜂菜占领了地盘。自然,蚂蚁瓢虫之类的也混迹在草丛里,爬上爬下,穿梭来往,忙得不亦乐乎。”这段文字以童真之眼的穿透力,还原天地之真,颇具物我同一的生态伦理情怀。

草原文化中主客融合的思维视角为安宁的文字带来了“万物有灵”的生命之真,描述了万物皆情的生命形态,也让她笔下的物象极具感染力。当然,她并非只做不动声色的单纯叙述,而是将她讲述的故事与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互动,从而形成流淌的、活泼的情境画面。

草原文化的豁达、真诚与安宁的精神世界紧密相连,滋养、深化了她散文创作的文化力量。不仅如此,从她的文字中我们还能看到我国古代诗人陶渊明和美国作家梭罗的影子。

在《寂静人间》中,我们可以窥见陶渊明的文化流韵,感到中国古代田园诗的气质。与散文集同名单篇散文《寂静人间》将各种植物、动物、云、风、雨等都书写得绘声绘色,展现出一幅乡村风景长画轴。在这幅画中,“村庄被夕阳环拥着,宛若襁褓中天真微笑的婴儿,向着世界坦露毫无保留的纯真与赤诚。邻村的街巷上,女人们正在穿梭往来,寻找着一天没有着家的儿子或者男人。鸭子拍打着湿漉漉的翅膀,排队走向岸边……”图景中自然万物婴孩般的赤诚与人类的生活相映成趣,更深入地诠释着如同陶渊明诗歌中的自由精神的赤子之真,也印证着作者散文创作的赤诚。

安宁的散文描写风物极具特点,有着美国生态文学的影子。在作家梭罗的笔端,蚂蚁大战被描写得绘声绘色。而《寂静人间》所描绘的乡村风物晕染着无限的生命力,草木皆有情,读来让人动容。“蜗牛就更不必说了,他们早就在潮湿的泥土里,嗅到了春天的气息。也或许,它们还在梦中,就已听到了雨水打在窗棂上,发出的滴滴答答的响声。那声音在梦中那样遥远,又那样亲近,一只蜗牛隐匿在苍茫的雨帘之中,睁开眼睛,伸了个懒腰,才将触角小心翼翼地碰了一下草茎上的雨珠,知道外面已经是温暖的春天,也便放心地钻出泥土,朝昔日他们喜欢的树上、墙上或者井沿上爬去。”《雨》中描写了这样一只慢悠悠的却成为世界中心的蜗牛,作者带着丰富的联想观察世界,将安静诗意又永恒的自然万物置于主体位置,以空灵、有趣的形式抚慰人心,这样的描写与生态文学家梭罗的作品遥相呼应。

安宁以天真烂漫的童心凝视万物,书写出天地自然与人类命运和谐交融的诗意之美,具有质朴又包容悲悯的美学色彩,形成了一个万物有灵的“寂静人间”。探寻安宁散文的创作源流,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交融互鉴是文化之基,草原风物的浩大与天然之美熔于一炉,作品因而呈现出独特而鲜明的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