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何建明:文学要书写民族闪光的精神
来源:《时事报告》 | 何建明  2021年06月02日08:54
关键词:何建明 革命

书写初心垒起的精神丰碑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要从10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说起,当时少数知识分子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影响,又看到了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成功,于是就萌发了要建立起一个“政权归民众”的人民政权,即新中国。

为了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由开始的几个人,到几十个人、几百个人……一直到在共产国际指导与帮助下,实现了第一次与国民党的合作,从此进入“大革命”时期。

但由于“志不同”,很快,中国共产党与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分道扬镳。

在反抗和继续斗争中,许多不放弃信仰、不出卖灵魂的革命志士在反动派的屠刀下牺牲了……

这些英烈信仰坚定,赤胆忠心,毫无私心,勇于牺牲,从不计较,而且在面对革命事业需要献出宝贵的生命时,没有半点犹豫与杂念。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党建党初期的“初心”特征,它纯洁简约,目标明确,至死笃定。

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提供的史料显示:从1925年到上海解放前夕,仅在上海英勇献身的中共领导人和革命者就数以千计。他们中有参与建党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是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最优秀的一批青年才俊,像瞿秋白、向警予等;也有一大批是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革命者,如顾正红、张应春等。

大革命前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培养自己的革命骨干,向莫斯科派送了一批又一批才华横溢、信仰坚定的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因国内革命需要回国投身到了腥风血雨的革命斗争烽火之中,如汪寿华、罗亦农、谢文锦等,这些人大都是1927年前后我们党的高级干部。

这些英烈的名字在党史和中国工人运动史里早已镌刻,然而今天许多年轻人并不知晓他们。我在2014年春到2019年夏之间踏访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多次追寻早年共产党人的活动足迹,实地探访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党史主题纪念馆等红色地标,收集整理革命者日记书信等珍贵史料。当我接触这些英烈事迹时,常常被其感动得不能移步。

记得在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看着那些英俊的遗像时,仿佛看到了英烈们的内心世界,是那样的丰富和炽烈。在阅读他们的文章,查阅他们的资料与档案,采访他们的亲人之后,我会感觉这些英烈的眉宇间、目光中、表情里都会透出一种革命者共同的信仰、不同的个性,正是这些信仰与个性,让这些革命者的生命异常精彩与壮丽,正是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践行着党的初心时所作出的牺牲,更加印证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如何把这些重要的英烈人物写进去,又如何把他们同整个中国革命历史联系起来,特别是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坚守“初心”,英烈们是如何对待“初心”等精准地书写好,我感到必须以革命者的精神走进英烈的内心世界,分享他们的战斗与生活,感悟他们的初心和使命。

以文学的形式重述早期党史

我从刚刚懂事,第一次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听黄继光、董存瑞、江姐等的故事,就一直被英烈事迹感染着。

在创作过程中,我首先做的是熟悉历史。对历史的熟悉和贯通,有助于我把这些历史性人物的事迹与人生轨迹,与我们党的历史吻合起来,避免使英烈人物的事迹单薄和呆板,缺乏生动与精彩。将英烈人物置放在惊心动魄的革命斗争史中,人物的生命所呈现的光芒也会跟着党的历史呈现其博大与宏阔、壮丽与伟大。

《革命者》一书中有名有姓的英烈人物就有250余名,其中不少都是20岁出头的年轻革命者。有笑对敌人屠刀、视死如归的王孝和,有在刑场上举行婚礼的蔡博真、伍仲文,还有历尽坎坷、初心不改的何孟雄……把英烈的“个人史”与犹如洪流奔腾的整部党史融为一体,才能不显得“碎片化”,让读者有一种一环扣一环的阅读感受。

在创作过程中,我十分注重每个英烈人物的个性表现与故事艺术性。文学性和艺术性的最大特征是它的每一个故事和细节都要做到生动与精彩,让读者阅读后有种“身临其境”“欲罢不能”之感。

这种目标说来容易,创作起来其实是极富挑战性。大家熟知的英烈材料和个人著作很多,但这样的人物史料,也并非都是“文学”所用的和可以“艺术”的,只有通过阅读浩如烟海的资料与各种回忆录等才会找到真正有用于文学作品的“原料”。

在创作过程中,我比较注意对他们的细节表达,如邓中夏与党的一大和在五四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他在牺牲前的表现;恽代英的形象,我将着重点放在他作为党的重要的领袖级干部被王明路线撤职之后,作为普通党员的表现上。这种强烈的反差式的叙述,可以一下将他们的伟大突出出来、无私形象高大起来,情节的精彩性也会获得淋漓尽致的表达,从而达到感人至深的效果。

许包野这样的人物,过去在党史资料里极少出现他的事迹,我从诸多几乎被尘埃掩盖的历史碎片中,找到逐步深入了解这位革命者的一些蛛丝马迹,我视这些史料为“宝贝”。《革命者》写作期间,我整理、阅读的各种史书和资料多达200多本,也正是从这些浩瀚的阅读与大量的采访中,才寻找出这个“中国保尔”的传奇故事。

在留学期间入党的“红色教授”许包野回国后,化名“保尔”,在厦门组建地下党组织,有力配合了苏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6年,为使曾屡遭毁灭性打击的中共江苏省委重新恢复工作,许包野担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在上海度过了惊心动魄的3个月,其间他和杨光华及时发现并配合“红队”铲除了叛徒,“熊国华”事件轰动上海,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

在担任河南省委书记时,因叛徒出卖在狱中牺牲,时年35岁。远在老家的妻子叶艳蘋一直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在何方,一直到1985年,许包野就是“保尔”的事才得到证实。如今许包野的名字被列在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内。

把散落在历史尘埃中的“宝贝”找出来,并赋予它艺术的、文学性的形象,这就是《革命者》与众不同的地方。

从充满细节的故事中读出真理的力量

英烈事迹是需要被后人传承的,他们的精神更需要发扬光大,如果没有人有兴趣阅读关于他们的图书与作品,那么英烈精神就无法真正传承,实际上是对民族精神的一种削弱。

在写《革命者》时,除了尽力反映斗争史实外,我的精力基本都放在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上。因此,创作过程中我注重了几个层面:首先是出人意料的“精彩”,其次是一环扣一环的故事性,其三是震撼人心的真理力量。《革命者》从书名、序言到每一章标题都尽量做到突出艺术性和文学性。

特别在全书的叙述过程中,尤其重视细节的故事性和人物的鲜明个性化,同时也较注意对历史史料的新发现,如“陈氏兄弟”的故事、“中国保尔”的传奇等在革命史上的一些颇有新意的发现,对今天的广大党员和青少年学习党史、了解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品质,都很有益处。

我同时还非常注意寻找那些英烈人物的个人化“小事”“私事”“亲情事”,如革命家刘伯坚、李硕勋临刑前留下的珍贵家书,舐犊情深,让人见之落泪,“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革命家王一飞在戎马倥偬中写给妻子的家书,温情备至,展现了革命者的侠骨柔肠。

这些镌刻着历史痕迹的革命细节,托起英烈们作为“普通人”的立体感、丰富性,让普通读者能够更接近英烈,让英烈的人格魅力获得彰显,更容易成为学习榜样。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希望《革命者》能带领读者重返英雄的精神世界,回望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初心,感受革命者精神在新时代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