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21次获得诺奖提名的“无冕之王”是个间谍 传奇作家格雷厄姆·格林
来源:北京晚报 | 夏彦文  2021年04月30日15:07

今年4月3日是英国文学大师格雷厄姆·格林逝世30周年的忌日。在67年的写作生涯里,格林创作了超过25部小说。从1950年首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一生提名多达21次,被誉为诺贝尔文学奖无冕之王。他一生虽未获奖,却被一众诺贝尔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福克纳、V.S.奈保尔、J.M.库切、威廉·戈尔丁、马里奥·略萨视为精神偶像和导师。马尔克斯曾亲口对他说:“我是你的忠实读者,格林先生。”

在已公开的诺贝尔奖档案显示,早在1950年,格雷厄姆·格林就首次获得了诺贝尔奖提名,在1967年之前,格林获得过11次提名,一生提名更是多达21次。比起已连续9年成为诺奖热门的村上春树,格林这个“诺贝尔文学奖无冕之王”更为名副其实。在当今评论界,比如止庵看来,格林没有获奖,实为诺贝尔文学奖的一大损失。

1980年,《伦敦星期日时报》采访了瑞典文学院的三位评委。当被问及为什么不把奖授给格林时,阿图尔·朗科维斯称:“格林太受大众欢迎了,再说,他也不缺钱。”安德斯·奥斯特林表示:“我很遗憾格雷厄姆·格林一直没能得奖。他的名字会给我们的获奖名单增光添彩。”而另一位评委拉斯·福塞尔直率地指出:“没有把诺贝尔奖颁给格雷厄姆·格林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有一次马尔克斯和格林一起乘飞机时,他问格林为什么文学院不授予他诺贝尔奖。格林回答道:“因为他们不认为我是个严肃作家。”格林在创作《命运的内核》《恋情的终结》等严肃文学的同时,也创作了诸多犯罪间谍小说,在市场上大受欢迎,这可能是他与诺贝尔失之交臂的原因。

在一份解密的诺贝尔委员会议事记录里显示,1961年,格林距离桂冠仅有一步之遥。但最终,委员会出于地区的考量,为了鼓励提拔更多的第三世界的作家,最终还是将诺贝尔奖颁给了南斯拉夫作家伊沃·安德里奇。在此之后,格林继续等待了30年,直到1991年去世,终未能如愿。

虽然格林一生21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却圈粉无数,诺贝尔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福克纳、V.S.奈保尔、J.M.库切、威廉·戈尔丁、马里奥·略萨将其视为精神偶像和导师。格雷厄姆·格林去世之后,其作品在国外一直再版着,并且有格林的推崇者作序推荐,其中包括J.M.库切(诺贝尔文学奖)、约翰·厄普代克(普利策奖)、科尔姆·托宾(布克奖)这些当代大师级作家。

鲜为人知的是,格林当过双重间谍,传奇的一生堪比好莱坞大片。

1904年,格雷厄姆·格林出生于英国赫特福德郡伯克姆斯特德,毕业于牛津大学。先后从事过记者、编辑、评论员等工作,后成为职业作家。1932年以《斯坦布尔列车》成名。他在几近跨越整个20世纪历史的67年写作生涯中,创作了超过25部小说。约翰·欧文将格林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直到他去世,格林一直是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作家。在任何语言里,他都是最细腻的作家。”

格林以间谍小说闻名,而他本人也为英国军情六局服务过,可谓作家中的“007”。他的间谍身份向来神秘莫测,有人说格林天生就是当间谍的料,因为如果他有什么秘密,别人就绝对不会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格林的妹妹伊丽莎白已经在为英国军事情报六局工作,经过她的介绍,格林也于1941年加入了MI6。后又认识了军情六处主管金·菲尔比,日后金成为了苏联的双重间谍。这些经历让格林成为公认的间谍小说圣手。

格林热爱刺激冒险,他说:“造访扰攘不安的地区成了我的习惯,不是去寻找写小说的素材,而是去重新获得不安的感觉。”1935年,30岁的格雷厄姆·格林首次离开欧洲,开始了长达四周的非洲内陆探险之旅。他需要徒步穿越长达350英里的森林。西非作为格林的第一次长途旅行,它的意义正如多年之后格林自己所声称的那样,是一次“改变人生的旅行”。

他的一生足迹遍及南美、东欧、亚洲和非洲,同时以自由投稿人的身份继续发表著作。他游历于墨西哥、越南、古巴、中东等战乱之地,正是这些被他称之为世界上“最原始和偏远的地区”为背景,成就了他的很多小说:如《命运的内核》发生在西非塞拉利昂,《权力与荣耀》在墨西哥,《我们在哈瓦那的人》在古巴,《安静的美国人》在越南。格林在旅途中不仅充满了血泪经验,同时在精神上也不断放大着与自然搏斗的记忆。

格林的小说关注人灵魂深处的挣扎与救赎、内心的道德和精神斗争,他也因此创建了独属于自己的文学国度。人们将格林笔下那些充满卑劣行径和苦痛心酸的伤心之地,称为“格林王国”,让众多作家、文学评论家和读者心向往之。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就称:“格雷厄姆·格林自成经典,他将作为20世纪人类意识和焦虑最卓越的记录者不断被阅读和提起。”

而在中国,格林也一直深受主流文化界的推崇,其中不乏许多拥趸。编剧史航就将格林视为自己最喜爱的作家,并多次向媒体和读者推荐。作家止庵也说:“如果要在世界范围内推举一位非常会写,也写得很好,作品既深刻又好看,可以欣赏,还可以消遣的作家,我大概首选格雷厄姆·格林。”中国青年作家代表蒋方舟曾特别推荐《恋情的终结》,称:这部小说中,格林揭示了一个关于恋爱的残忍真相:“唯一能真正持续的爱是能接受一切的。能接受一切失望,一切失败,一切背叛。甚至能接受这样一种悲哀的事实:最终、最深的欲望只是简单的相伴。”

《恋情的终结》是格雷厄姆·格林最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也是格林首次用第一人称创作。小说里很多细节,都是从格林那段恋情中直接取来的。格林写作此书,正是热恋之时。格林将这本书献给C,而C就是当时格林的恋人:凯瑟琳。

格林在《恋情的终结》中穷尽了爱情中所有的情感。爱情是什么吗?难道仅仅只有爱吗?格林在文中首先表明:“这本书所记述的与其说是爱,倒远不如说是恨。”小说里不仅有狂热的爱,也有狂热的恨、狂热的嫉妒、狂热的猜疑、狂热的信仰。

《恋情的终结》刚出版时,并不受评论界的待见,格林一度不想出版这本书。但出版后,威廉·福克纳将之评为:“这个时代里最真实也是最感人的长篇小说之一,在任何语言里都是如此。”

由于对爱情中种种情感的细腻描写,《恋情的终结》自出版后一直稳居各类经典爱情小说榜单之上,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爱情小说之一。 如今,这部作品已经成为格林最受公认的代表作之一,并在2015年同时入选了《卫报》有史以来最伟大的100部英语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