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海之深邃成就英雄传奇 ——关于长篇小说《蓝海金钢》的笔谈
来源:解放军报 | 殷实 陆颖墨  2021年04月07日16:05
关键词:《蓝海金钢》

殷 实:《蓝海金钢》(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12月)是军旅作家陆颖墨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尤其吸引人的是,战士和军犬在大海上、在岛礁上、在充满未知危险的环境中如何共处?人与动物又能否度过各自面临的困境与危机?

首先是主人公所面临的危机。特种兵钟金泽意外受伤,出院后,面临两个选择,他没有选择相对容易的岗位,而是选择了去六号岛当一名训犬员。那条名为“金钢”的军犬,是他自己挑选的。

在此之前,六号岛上原本有一名老训犬员王海生和一条即将退役的军犬“海虎”。上岛后不久,钟金泽即发觉,“海虎是金钢不可逾越的高峰,而王海生,大概也是自己不可逾越的高峰”。这不仅仅是因为王海生和海虎资历比较老,更因为他们身上有强烈的职业精神和英雄情结。在多年共同守岛的岁月里,王海生视海虎为自己的“兄弟”,为它发明了适合礁盘的跳跃式前进步伐。老士官王海生为了带新兵,决定推迟离岛,不想竟与海虎一起牺牲在了大海上。这给钟金泽内心带来的震动,是刻骨铭心的。

更让钟金泽感到震撼的,是王海生在错过提干机会后清醒的自我定位:相比军官,自己更适合做士官,做好一名士官,“永远走在前面”。的确,王海生用他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能,成为六号岛难以替代的士兵骨干。王海生作为军人的价值观尤其让钟金泽折服:“以前,我们总觉得‘做了才能得到’。看看海虎和金钢对部队的贡献,我觉得这句话应该改一改——做了就是得到,在最合适的位置,发挥最大的价值。那份实打实的贡献,那种自豪感,才是我们最大的收获。”也正是在这一信念的支撑下,在千钧一发的时刻,王海生和海虎能够冲锋在前,不惜献出生命。这一切,促使钟金泽下决心要像王海生那样当好一名士官:“现在,小岛上可以没有我,可我已经不能没有小岛。”

很显然,在《蓝海金钢》中,主人公钟金泽迈过的最重要的那个“坎”,并非莫测的风浪和波涛,而是自我认知、自我确认和不断的自我校正。老兵王海生的话,如同静夜里的钟声一般让他醒悟了,而且他的这种醒悟也似乎被金钢觉察到了。在钟金泽带领下,金钢的守岛本领渐入佳境,听力、嗅觉、特殊感知能力等潜质都释放出来了。它熟悉各岛屿、礁盘之间的海况,不仅在搭救遇险外籍渔民时大显身手,还在部队海训科目漂流项目训练中,凭借对水下珊瑚礁盘和特殊水生植物气味的熟悉,向在雾中偏离航向的特战队员发出了预警。更加传奇的故事,发生在钟金泽主动要求带着金钢去更远的岛礁驻守之后,这也是《蓝海金钢》中最富想象力和感染力的部分。

好胜心强的钟金泽希望带着金钢一起突破守岛时长的纪录,然而在打破其他军犬的最高纪录后,金钢自身的危机也出现了。

由于扛不住高温、高湿、高盐的恶劣环境,特别是长时间看着水天一色,金钢的大脑功能开始出现紊乱,终于变得难以自控,甚至已经开始对人有了攻击性。上级的命令是:尽快就地处理。这个命令“像刀片一样扎在钟金泽的心头”,他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与自责。

小说在这里再次触及了人的自我认识,特别是人的良知和内省,哪怕是在面对一条不会说话的军犬时。作品的主题由此转向了深刻的思辨,正如陆颖墨在后记中写下的:“写一个未必优秀的战士,追寻他的成长过程,或许比塑造一个‘天然’完美的人物更有意义,因为一个人只要拥有克服困难的信念和方法,就能不断超越自我。”

钟金泽和战友们从水文气象条件中为金钢寻找万分之一的生机,他们不忍心看着这位“战友”在他们面前毫无尊严地发疯而被“处理掉”。于是,经过谨慎的安排,无言的金钢穿上救生衣,在官兵们的目送下,下海漂流。自此,克服洋流造成的偏航、在公海上遇到外国渔民和搜捕巡逻艇、和白鲨斗智斗勇、驾驭海豚、隐身“金色大厅”等传奇情节依次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自救之旅开始了。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当代军旅文学中,写海防军人的作品一直不多见,陆颖墨是在这个领域持续深耕、探索的作家之一。他近年来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像《海军往事》《归航》《海之剑》《白丁香》等,都和这一题材相关。军犬金钢从天遥地远处漂流“回家”的惊险旅程,寄寓了冒险、勇气、友爱和互助的奇妙文学想象,展现出强烈的生存斗志、自强意识,同时,小说也将家国意识、海权意识和环保意识传递给了读者。

《蓝海金钢》更偏重写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呈现出海军守岛的日常经验。作者紧贴少年儿童的兴趣点,延续他一贯朴实明快的文风,辅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很好地把握了严肃与活泼、现实与浪漫的关系。

陆颖墨曾长期在海军部队工作,熟稔笔下的表现对象和生活。在他的笔下,海洋既充满凶险挑战,也能寄托浪漫情怀,是可以诗意地栖居的所在。他对军犬、海流、珊瑚礁的描写,有近乎科普作家式的严谨,他所感知到的海上礁堡是孤独的,但又瑰丽至极。无论是人物还是情节,行文还是情感,《蓝海金钢》都如同浩瀚、深邃的蓝海一般吸引着读者。

这是一部优秀的军旅小说,值得各年龄段的读者品读。

陆颖墨:2019年秋季,国家义务教育正式启用统编教材,将我的一篇小说《小岛》作为课文收入五年级《语文》上册。我在上海、青岛和家乡常州,和许多师生分享了《小岛》背后的故事。在与师生们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他们特别希望能读到反映海军生活的文学作品。师生们的阅读期望,激发了我创作一部反映海防题材长篇小说的欲望。

我的许多战友们在建设岛礁的过程中,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几年前,单位一位年轻军官去代职守礁。临行前,我提醒他要写日记,把这段难得的经历记录下来。送走年轻的战友,我对往事的回忆也涌上心头。上个世纪90年代,我去西沙执行任务,返程前突然来了台风,航班要中断十来天,当时立刻觉得自己被抛到天边。那一瞬间,对陆地的思念潮水般涌上心头,我理解了驻守岛礁的官兵,为什么对祖国大陆的情感如此深厚。现在想来,那次台风把我和大陆暂时隔开,但我和战士们的情感更近,心离大陆也更近了。

那位军官守礁三个多月回来后,我认真读了他写的日记,日子非常平淡:执勤巡逻、巡逻执勤。他记录的菜谱有点意思,每天吃什么全都记下来。蔬菜的变化有个规律,先是叶子菜,一周后是根茎类的菜,再后来一两个星期,就是土豆和洋葱。约一个月,又重复一轮——那是新的补给上来了。他们总是先吃叶子菜,怕坏掉。他给我展示了一件宝贝:一面被海水打过、被太阳晒过的五星红旗。他说,这是完成守礁任务后才能得到的,这面五星红旗承载着很多故事。我无数次仰望飘扬的国旗,但这样的国旗,却是第一次见到。抚摸着那面国旗,我沉思良久。

我身边另外一位年轻军官,他在海上执行任务一百多天,到过好几个礁盘。他刚回京那几天,我问一些岛礁上的事,他常常答不上来,或者答非所问。我有些纳闷,还批评了他几句。后来我才醒悟过来:普通人在岛礁上的极限是三个月,确实有不少人最后大大突破这个极限,特别是我熟悉的守礁英雄龚允冲,最长一次在礁上守了一年多。但超常的毕竟是少数,而我将少数的概念拓展成了全部。这位小伙子首次守礁,几个月海天一色,极容易让他的大脑产生一种“海盲”症状。是我不了解情况错怪了他。

几天后,他开始给我讲他的经历。刚上礁的第一夜,他梦到敌人来突袭,起身拿枪,差点把大家都吵醒。还有一次,几个人一起乘小艇去采集标本,突然一个大浪把小艇掀翻,他们都落水了,万幸的是大家都奋力游上礁盘,但仪器设备都损坏了。他经历了那么多艰难困苦,回到北京却受到了我的误解、责备。后来,我在创作这部《蓝海金钢》时,在写到钟金泽对金钢的内疚时,内心再次升起了对他的歉意和敬意。

故事很多,生活也很丰富,怎么能让读者,特别是年轻的读者喜欢这部《蓝海金钢》?一条军犬漂流的故事激发了我的灵感。于是,海军战士钟金泽和军犬金钢走向深海、逐步成长的心路历程,构成了这部小说的故事主体。

对于军犬,我并不陌生。记得我第一次到海军军犬训练基地时,军犬教员带着我走过犬舍,一条“黑背”冲着我嗷嗷叫。教员笑着说:“它这是高兴,知道你是我的朋友,在欢迎你呢!”后来,我也多次看到军犬在训练中展现出各种高超本领。多年以后,我到那个部队,又见到了那条军犬。它已经老了,即将退役。当时我就非常感慨:海军的军犬为了守卫祖国海疆,默默奉献,直到老去。当然,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保卫海疆、建设海疆,更是奉献出了宝贵的青春,甚至自己的生命。

在创作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面临着一个很难的抉择,是不是应该把军犬写得更有趣一点、更神奇一点?当然,也包括海洋上的其他动物。为此,我又请教了许多老师,特别是金钢漂流的那一段,我一共改了九稿。最后的决定是,不能神化,必须扎扎实实写。如果神化了,那么我们海军部队的奉献(包括军犬的奉献)就有可能被淡化,甚至虚化。所以说,金钢和钟金泽以及战友们表现出来的看上去神奇的本领,都必须基于坚实的科学基础。在这一点上,我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辑达成了共识。

基于这种共识,出版社的编辑对每一处细节的考证都很严格。比如,海流的形成,他们希望我能提供这方面的科学依据。通过反复求证,我对守卫岛礁的官兵们面临的艰苦条件又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这次寻找,我发现了以前压根不知道的关于海豚的神奇故事。这是一个很大的收获,也许会在将来的文学作品里,带给读者们更大的惊喜。

小说细节的考证很繁琐,我有时甚至想放弃,直到彻底修改打磨好以后,才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写作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的心绪一直跟着钟金泽和金钢起伏跌宕,有时欢笑,有时悲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位帮我打印文稿的朋友,打完钟金泽的老班长王海生的未完家信时,连说了几声“荡气回肠”。确实,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我的内心一直被遥远的大洋深处,那些无私奉献、深情守望的战友们的情怀激荡着。写作的过程对我的精神也是一种洗礼。

在写作过程中,我不停地请几位作家和编辑老师提意见,这对小说的完善提高有很大帮助。他们认为,这是块文学的陌生地带,值得认真挖掘。作为一名海军培养出来的作家,我责无旁贷。特别让我欣慰的是,几位地方出版社和杂志社经验丰富的编辑老师说,读了这部书稿,他们对爱国主义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对于保卫自己和平生活的军人,民众应该了解、理解并怀有敬意;守卫边疆的士兵,对祖国必须绝对忠诚。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其中一位老师的感慨:“散落在大洋深处的那些岛屿,是离祖国大陆最遥远的孩子。读完小说,我的内心突然生起了一份牵挂。”听完这句话,我的眼睛有点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