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激活尘封记忆直抵文化奥秘
来源:文艺报 | 李耀申  2021年03月17日14:16
关键词:《博物馆说》

由中宣部文艺局、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组织制作的一档微纪录片形式的短视频节目《博物馆说》,近日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陆续播出。

这档节目选题遍及前三批全部143家顶级博物馆、美术馆,每馆一集时长约5分钟的短视频,集中阐释一件(组)馆藏精品故事,很质朴,也很平和,没有刻意去炫耀复杂的高新技术,而是十分注重经典性(多为各类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珍稀文物)、权威性(专家、馆长纷纷出镜),多元而多彩,藏品及信息涉及历史、文化、自然、科技等众多领域,从馆藏名器重宝到红色传奇,从恐龙化石到书画杰作,从模拟地下矿井到遨游太空的返回舱,点多面广,包罗万象,令人目不暇接,大饱眼福。节目热播收获好评,带给我们一些关于文物大众化传播的新思考。

近年来,新媒体、云传播介入,尤其是面对疫情带来的环境变化、生活改变,文物传播涌现出一些新样态,有望给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注入新动能。

一是曲高亦和众。移动互联、5G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给文物传播理念和方式带来深刻变化,文博单位与传媒机构携手推出线上文化遗产大众传播作品,其势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将持续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升华,更加便捷地阐发文物魅力,服务美好生活,增进公众福祉。

《博物馆说》已远远跳出了博物馆的展厅和馆舍,借助互联网和新技术,以越来越开放的理念、越来越新奇的思路、越来越便捷的途径面向公众;将由此推动博物馆变革其践行自身宗旨使命的方式和路径:从收藏、研究,到展览、教育,再到分享、服务,给公众利用博物馆提供便利,践行把历史智慧传递给大众、让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活的宗旨使命。

二是秀外而慧中。从《博物馆说》中可以管窥文物类新媒体作品所应探索或追求的一些专业品质:以灵动悦目的传播形式承载专业深厚的知识内涵。

坚持内容为王,在选题策划上注重“物情并茂”,力求知识性、启迪性并富有可视点和吸引力。“历史碎片”的学术性修复、拼接,文物知识信息准确、科学、专业化的解读,不再局限于展柜、展板的固化阐释,而是要在努力构建的新型表现形式下实现最佳传播效果。

灵动鲜活、妙趣生辉。在作品形态、传播方式上,着力切合当代互联网用户的社交习惯,力求点睛化、碎片化,恰当使用轻松幽默、温情亲和甚至萌憨诙谐的网络语言。

摒弃以往将文物实体或整个展览囫囵吞枣式地全盘照录、复制到线上展播的简单做法,紧紧围绕如何提升文物实体在虚拟空间中的表现能力展开巧妙构思,在虚拟中幻化真实,给人以身临其境的触碰感,并力求拍摄、制作、传输等方面具有可靠而稳定的技术保障,使文物的生命律动、审美气质得以活化呈现和完美阐释。

总之,这次推出的《博物馆说》系列短视频节目,与中央电视台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等节目一脉相承,它们一道不断推动文物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传播持续升温,使广大公众在一件件国之瑰宝中触摸传统文化的生命韵律与脉搏跳动,于一场场节目活动中感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永续传承,也把以往不大引人关注的博物馆持续热捧为公众话题。这股热捧的成功之处在于,一改博物馆展览的物理表象及时空局限,颠覆了以往“鉴宝”类节目的市值渲染和秀场模式,造就了爆款、走红的文化遗产类大众传播作品,让人们透过影像化展示、故事化讲述,激活尘封的历史记忆,直抵中华文化的深邃奥秘。

有关探索努力仍在持续。期盼更多创新,期盼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