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清末民国时期的《三国演义》连环画
来源:藏书报 | 李宁  2021年03月11日06:37

根据《三国演义》绘制的连环画早在清光绪年间便问世了。光绪九年(1883),当时的绘画名家吴友如绘制了《三国志演义全图》(上海筑野书屋出版),这是他主笔《点石斋画报》之前的画作。16年后的1899年,连环画名家朱芝轩也创作了《三国志演义全图》(上海文益书局出版)。到了民国时期,连环画名家刘伯良、朱润斋、周云舫、陈丹旭等都创作过《三国演义》连环画。

清光绪年间的连环画,是“回回图”的形式,也就是把《三国演义》的每一回画成一图,正画之前有书中人物的绣像,吴友如、朱芝轩绘制的《三国志演义全图》均为这种形式的作品,它们符合连环画“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或事件的发展”的定义。吴友如所绘《三国志演义全图》为竖式画面,每幅图的上方均写有回次目录,画面内容选取的是这一回中最精彩之处。比如“破关兵三英战吕布”一幅,画的是刘备、关羽挥剑舞刀往前冲,张飞的长矛已刺向了吕布;“曹操煮酒论英雄”一幅,画面左侧的亭子里,曹操与刘备正在饮酒,右上角阴云密布,一道闪电划破长空,右下角已然出现关羽的身影。

与吴友如硬朗飘逸的线条相比,朱芝轩所绘《三国志演义全图》则精细得多。虽然这部作品也是回回图、竖式画面,但绘者很注意细节的表现。比如“孙权降魏受九锡”一幅,不但人物传神,而且旌旗上的图案线条细腻,就连皇帝的龙辇都刻画得十分逼真。再如“甘宁百骑劫魏营”一幅,山上松树错落有致,树叶间清晰通透,奔驰的战马勾画精致,马上战将活灵活现。回回图,竖式画面,每幅图只有标题没有其他文字,这是清末连环画的特点。

到了民国时期,连环画在形式上有了较大变化,开本与如今的40开本类似,还出现了脚本文字(每段文字有标题),陈丹旭绘制的全套24册《连环图画三国志》(上海世界书局1925年出版)便是这样的版本。此时的画面已变成了横式,更容易展现人物景色。比如“设宴江亭”一幅,近景是临江亭,中景是一条江汊,远景是山峦。画家借用西方画法,以近景的树枝作对比,使整幅画非常有纵深感。再如“置备甲仗”一幅,刘、关、张神态各异,远处众人只要露脸的全都刻画得很清楚,真实感很强,而左边勾勒到天际,又富有景深,这是竖式画幅无法做到的。文字脚本位于画面上方,民国早期的连环画皆如此。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为“连环图画”一词的应用开了先河,其后的连环画都沿用了这一叫法,新中国成立后才统一称为连环画。

上世纪30年代,刘伯良创作了全套24册的《全部三国志》(上海惜阴书局出版),这时脚本文字已经移到画面下方。与当时许多连环画一样,这部作品里的人物具有戏曲脸谱化特征。书中对打斗场面的刻画比较有趣,如“交马三五合 黄忠擒小将”一幅,老将黄忠的战马背对画面,他在马上大回身把敌将夏侯尚单手抓起,夏侯尚的战马只有后蹄和尾巴留在画面中,再配上风线,动感十足。而“曹洪亲指挥 大战定军山”一幅中,黄忠被五员敌将围困在山坳,激战正酣。国画的散点透视法使在山上指挥的曹洪显得很大,他身边只有两面战旗,代表了随从部队;前来救援黄忠的赵云挺枪杀敌,画面上却一个敌兵也没有,地上成片的血迹代表了被杀的敌兵。人物戏曲脸谱化、散点透视、每个人物旁边都标上名字,这正是民国时期连环画的特点,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种画面形式才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