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王松:“王三奶奶”是谁
来源:《长城》 | 王松  2021年03月09日09:30
关键词:王松

传说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也值得思考。

我们往往有种习惯意识,无论古今,听说了什么人或事,本来已经要信了,但只要再一听,这是个“传说”,立刻就不信了。似乎只要是传说,就不可靠。

有的传说,也确实不可靠。

但正如通常的人和事一样,传说也有两面性。首先是杜撰性,其次,也有真实性。杜撰性就不用说了。一个人或一件事,经过若干时间,乃至几百甚至上千年在民间的口口相传,到后来走了样、变了味儿,这是很自然的事。曾有一个关于传说的传说,说是当年在乡间,有个老人吐了一口血,不知这老人的身份特殊还是他当时得的病特殊,总之,这件事立刻就传出去,而传到后来,竟然说成这老人吐了一只鸡。可见,这个杜撰性,也就是所谓的后来走了样、变了味儿,也有两种可能,一是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真实性的衰减,“保真度”的局限,也就是由于客观因素无意中造成的;还一种可能,则是出于什么目的,是有意的。当然,这种“有意的”也有两种可能,一是出于善意,二是出于恶意。

这两种可能且放到以后,在别的话题里再说。

当然,也还是要说一下。这后一种可能,如果拿到今天,其实也就是“谣言”。只不过在历史的长河里一“泡”,谣言就不叫谣言了,被我们说成是带有杜撰性的“传说”。近的、当下的,叫“谣言”,时间久远了就叫“传说”,这是不是也有些哲学意味?

正如前面所说,传说还有另一面,也就是它的真实性。这个真实性,就是我们俗话中说的,是“有影儿的事”。也就是说,本来这个传说中的事就确有其事,人也真实存在,只是后来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才渐渐变成了“传说”。其实我们现在所说的“传说”的这一面,才是最有意思,也最有价值的。史学家如果追溯真相,往往要通过考据和论证写成志书或论文之类。小说家则写成小说。这也就是《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区别,陈寿是西晋时期的史学家,而罗贯中则是元末的小说家。所以,从小说的角度说,这里所谓的“考”其实也是演义的一种,不过是叙事策略层面的事,和真正意义的考证不是一回事。

但这里还要说明一点的是,小说家写“考”,也是从相关史料中去寻找线索和梳理人物或事件的脉络。这一点,与史学家的方法近似,只是不会像史学家那样苛求严谨。这就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我们常说的“有案可稽”,这个“案”的可靠性又有多大?当然,史学家有他们的方法,可以通过几方面的史料相互佐证,倘能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就更好。小说家自然不用费这么大劲。小说的故事本来就是虚构的,在“杜撰”的基础上虚构也未尝不可。但这一来又有一个问题,我们前面所说的史料,是不是也存这个问题呢?

关于传说,前面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要说这个“王三奶奶”。

这个“王三奶奶”的事,我在长篇小说《烟火》中也提到过。当时写到这里时,就曾想,关于这个传说中的人物,等有时间,可以单独拿出来写一写。倒不是因为这个传说有故事性,是觉得这个人物有些意味。应该说,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流传下来的传说都不是偶然的,传说中的人物也不会是凭空捏造出来的。一个城市也如此。它这里产生的传说,一定会与它的地域文化和特定的民俗等等诸多方面息息相关。

天津是一座有着厚重的市井文化积淀的城市,多少年来,一直蒸腾着它自己独有的烟火气。所以,在这样一座城市,有“王三奶奶”这样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出现,且流传至今,也就并不奇怪。我想,“王三奶奶”这个人应该是先在民间流传,后来流传得越来越广,渐渐地才有了现在这个相对完整的传说,这也符合传说形成的规律。再后来,在天津老城东北角的天后宫里塑起一尊“王三奶奶”的座像,应该也是因为她在民间的影响已大得不容忽视。所以说,这尊塑像,也是天津的民间完成一次“造神运动”的结果。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每个城市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文化,但天津这座城市的文化很特殊,它无法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我曾经用了一个比喻,它就像是拼图,其中的每一块都是这整体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如果再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座城市的文化也像是一个“藏金洞”,至今也没人知道,在它的里面究竟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宝物。也正因如此,我写这部《王三奶奶考》,就是想再打开一条通道,去这个洞里一探究竟。

还真别说,在这里透露一下,我确实又有了新的发现。

所以,对我来说,这个“王三奶奶”究竟是谁,似乎已不重要了。

2021年3月1日 写于天津木华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