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2021年2月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

来源:中华读书报(微信公众号) |   2021年02月09日08:50

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始于2006年。2月至12月每月中旬,我们都将为读者奉上由编辑部遴选的一份书单。我们选书的标准兼顾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和趣味,重点关注思想、社科、历史、传记、文学、艺术、科学、童书等类别。望有助于大家选书读书。

《新雅中国史八讲》,甘阳、侯旭东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1月第一版,69.00元

本书脱胎于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的一门本科生通识课。全书八讲,孙庆伟、侯旭东、阎步克、张国刚、邓小南、姚大力、刘志伟、杨念群等八位学者依次对中国文明起源、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作了综括性的讲述和分析。每位主讲者都是相应领域内顶尖专家,汇聚一书,非常难得。每篇讲稿两三万字,自不可能详细缕述各历史时期纷繁复杂的史事,而只能抓住不同时代的特点展开论说,其中颇多关于中国历史重要理论问题的讨论,颇多学术史综述和学科前沿介绍,也颇多每位主讲者的个人见解。每篇讲稿结束都列有推荐阅读书目,便于读者进一步的研读。由于上述这些特色,本书很适合作为对中国历史已有一定了解的读者的“进阶”读物。

《〈诗经〉动植物图说》(全2册),高明乾、王凤产、毛雪飞著,中华书局2020年12月第一版,78.00元

早在孔子的时代,人们读诗就很重视藉此认识其中写到的鸟兽草木,历代学者对《诗经》的注解也很好地继承了这一传统。但毕竟时代久远,今人读《诗经》,遍布其中的动植物名仍然构成阅读障碍。高明乾教授长期从事动植物古文化训诂研究,本书是其耄耋之年携手两位年轻合作者普及动植物知识和文化的新尝试。书中涉及《诗经》中的114种动物和137种植物。作者从训诂学入手,借助现代生物学知识,对每一种生物细心考证,指出其所属的科、属,求解名称与物实,追求名称的古今沟通、中外沟通、图文对照、信息准确。总体而言,本书在知识上可以信赖(虽然有少量疑难问题学界还难有定论),可读性也较强,作为我们阅读《诗经》的参考书,或者一本纯博物学读物,都很适宜。

《下沉年代》,[美]乔治·帕克著,刘冉译,文汇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108.00元

美国社会为何有越来越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今日美国与以往的美国有何不同?乱局下衰相是否存在?这些问题难有具体答案,但美国作家、记者乔治·帕克试图以美国四个阶层的视角切入,作者“跟踪”追逐美国梦的南方白人农民、下岗的非裔女工、华尔街精英、硅谷大佬——展现他们在社会变迁中的人生走向,剖析这种社会背景下阶层间的距离与痛楚,从更深层次反映一代人的愤怒与焦虑。这本书从20世纪70年代写起,涉及经济滞胀、石油危机、艾滋病蔓延、互联网泡沫、伊拉克战争、次贷危机乃至奥巴马当选等影响世界的美国重大事件,力求对若干疑问的答案所在加以探究。这是一部洋溢着问题意识、社会责任感与“史诗化”气质的纪实佳作,相对客观地描述了美国过去三十余年的变化。

《糜骨之壤》,[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著,何娟、孙伟峰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56.00元

获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前后,波兰作家托卡尔丘克的作品有多部在中国翻译出版,即使如此,她这部带有悬疑色彩的长篇在延续其既往写作风格的同时依然不乏独到之处。在波兰边境山林大雪纷飞的季节里,隐居其间的女主人公雅尼娜遭遇了邻居“大脚”意外死亡的事件,谙熟占星术又对自然充满敬畏、热衷动物保护的她未曾想到,凶案竟然连续发生……《糜骨之壤》中,作者的叙事相对传统,但想象力依旧天马行空,以所谓“动物复仇”的背景,用诗意、幽默、伤感而略带神秘主义的讲述完成了这部有着罪案类型小说风格的作品,情节跌宕、意境渺远,哲思色彩与人文情怀兼具。本书问世后曾被改编成水准颇佳的电影公映,亦进入2019年布克国际奖、201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2020年国际都柏林文学奖视野。

《蓝海金钢》,陆颖墨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12月第一版,36.00元

这是鲁迅文学奖得主陆颖墨的首部儿童小说,通过巧妙的成长叙事,讲述了一个情节波澜起伏、充满感召力与明快色彩的军旅故事。军犬金钢被海军战士钟金泽一眼看中,从北京带到了遥远的南海深处,成为守岛部队中的一员,初来乍到,没有如愿大展拳脚,但在经历了种种的艰难险阻后,战士和军犬均完成了自我历练,成为独当一面的勇士,成为百炼成钢的精兵。军旅题材与成长小说在这部作品中达成了一种同构,两者呼应,丰富了当代儿童文学创作的审美空间。故事性和传奇性,如何与文学艺术性和思想内蕴并重,《蓝海金钢》给出了表达。碧海岛礁处的传奇故事,完成的既是一种必经的成长仪式,也是对少年儿童固有日常生活的超越和震撼,突破着他们原有的生活边际和生命体验。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美]罗伯特·达恩顿著,高毅、高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89.80元

1778年7月5日,受雇于纳沙泰尔出版社的让-弗朗索瓦·法瓦尔热骑上马,开启了一趟环绕大半个法国的公务旅行,任务是拜访沿途书店,推销书籍、收账、调查市场需求……法瓦尔热在日志和信件中翔实记录了此行的工作情况和见闻。新文化史大家、书籍史权威罗伯特·达恩顿充分利用法瓦尔热留下的文字,以及他从纳沙泰尔出版社巨量档案中获得的其他材料,生动描绘出大革命前夕法国图书贸易的一幅全景画卷。以更具可读性的文本形式,达恩顿再次阐述了他在《启蒙运动的生意》《法国大革命前的畅销禁书》《旧制度时期的地下文学》等前作中关注过的主题:书商们把满足读者需求当作生意来经营,谁也没有想到自己正在为一场革命做准备……

《重症监护室的故事》,[英]马特·摩根著,苗小迪译,译林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68.00元

1952年8月,哥本哈根一个12岁的小姑娘薇薇罹患急性脊髓灰质炎,命垂一线。万般无奈之下,易卜生大夫为薇薇实施了气管切开手术,让一个充气袋通过管道与薇薇的气管相连。在以后的数月中,一队医学生轮流值班,每人8个小时,不间断地挤压充气袋。作为世界上接受重症监护治疗的首位病人,薇薇最终活了下来。据估算,自那以后,重症监护已拯救了约5亿人的生命。威尔士大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马特·摩根撰写的这本书结合了惊心动魄的病例故事和纷繁复杂的医学知识,带我们了解重症医学,在此之外,作者关于生死、人生的感悟亦予我们以别样启迪。

《哲学家与爱:从苏格拉底到波伏娃》,[法]奥德·朗瑟兰、[法]玛丽·勒莫尼耶著,郑万玲、陈雪乔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68.00元

在我们的印象中,爱情是文学戏剧经久不衰的主题,却是哲学家避之唯恐不及的话题。是这样吗?本书揭示出,虽然爱情并非哲学的中心话题,但也并不全然在哲学的视野之外。很多哲学家“都曾以隐蔽的方式将感情的创伤或胜利掺杂在哲学思考之中,以完全自愿的方式创作出了某种形式的自传”。 从柏拉图、卢克莱修到蒙田、卢梭,从康德、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到尼采、海德格尔、波伏娃,他们都对爱有着什么样的看法?他们各有什么样的爱情经历?这就是本书谈论的内容。

《丽泽忆往——刘家和口述史》,刘家和口述,全根先、蒋重跃访问整理,商务印书馆2021年1月第一版,86.00元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刘家和先生92年人生的自述,以年代为序,分“往事回忆”和“丽泽卮言”两篇,主要讲述了刘先生的家庭、求学、教学、科研活动及学术思考,辅以对家人、良师的回忆,展示了一代史学名家的成长之路、学术建树与学术思想,也以个人视角反映了20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

《从胡地到戎墟:安史之乱与河北胡化问题研究》,王炳文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69.00元

安史之乱是唐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解析这一事件的维度主要有二,一个是政治史维度,一个是民族史维度,二者又有所交集。本书试图打通这两个维度,进行深度的讨论。著者细致地揭示了安史之乱前河北地区胡化问题,注意到安史之乱前幽营地区胡人的多元互动,把安史之乱之后的河北胡化,分成北部的幽营与南部的恒魏两个不同阶段,阐释其中意涵的差异。对于安史之乱的主角安禄山、借兵回纥以及仆固怀恩之叛,本书都作了深入分析,尤其注意多种势力之间的角逐,呈现了更加繁复的历史风貌。

《中国话》,郑子宁著,九州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48.00元

为什么马达加斯加岛和印尼群岛上“米”的发音都非常相似?为什么历史上“猪”的曾用字“彘”“豕”“豝”都消失了?汉语的“马”是草原上的印欧人传入中国的吗?……本书从语言学角度切入,探讨这样一些问题。诸如人群的迁徙、农业的扩散、动物的驯化、冶金术的传播等中华文明史、文化史上的很多重要话题,书中都有涉及。近些年来,学界把语言学和考古学、遗传学并列为探究人群历史(特别是史前史)的三个重要窗口,认为我们的语言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本书为此观点提供了丰富例证。

《白鸽木兰》,李黎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1月第一版,39.00元

半个多世纪前,薛介民、姚明珠夫妇在当时台湾白色恐怖下被告密、身陷囹圄直到遇难,留下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多年后,他们未曾谋面的儿媳、旅美华人作家李黎多方搜集资料、走访相关人士,以这部纪实作品揭开了这对革命伉俪背后的若干谜题,也回顾了他们出生、成长直至投身进步事业的短暂人生历程。严谨的写作姿态、相对充分的背景资料以及流畅得体的文笔,使得这部作品兼具家族史意义与文学气质。

《文学的八个关键词》,张炜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59.80元

本书源自张炜的文学课讲义。作者从四十余年的创作经验与海量的阅读心得中,提炼出八个关键词:童年、动物、荒野、海洋、流浪、地域、恐惧、困境。这八个关键词,于创作者,是文学实践探索中绕不开的母题;于阅读者,是解读文学直抵心灵深处从而引起共情的密钥。该书以诗性而直指人心的语言,揭示了文学复杂而神秘力量背后的核心驱动力。

《洛城花落》,周大新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40.00元

生活很累,婚姻很贵,我们却不能不相爱……结婚是因为相爱,离婚呢?著名作家周大新用“拟纪实”的手法,用四次庭审的忠实记录,讲述一段婚姻可能面对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在“审判婚姻”的外表下,作家书写“理性婚姻指南”,更书写“爱的幸福提示”。

《有生》,胡学文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128.00元

小说的第一主人公是一辈子接生了一万两千余人的接生婆祖奶,另外五个“视角人物”均是祖奶接生的。祖奶垂垂老矣,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在一天一夜的时间里,她为读者讲述了自己百年人生的庞大和细小。通过刻画祖奶这样一个寓言式的人物,也通过描摹性格各异的人物群像,作品写出了一方土地上,芸芸众生的生命之本相,生存在艰辛,也写出历史巨轮的滚滚碾压……

《爱妻》,董启章著,九州出版社2020年12月第一版,58.00元

近年来,越来越多以纯文学写作名世的作家涉猎科幻或超现实题材,比如欧美文坛的麦克尤恩、阿特伍德,一直乐于进行文体实验的中国香港作家董启章的这部长篇近作也有科幻元素,文本内核是探讨人性幽微之处以及对人类关系的某种忧虑。偶然的异地相处,电邮或电话交流中五花八门的内容,身心预警下的暧昧……这些元素编织出一个虚实交织、悬念暗生、文学与科幻兼具的情感故事。

《天坛六十记》,肖复兴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36.00元

本书是著名作家肖复兴的全新散文集,是他对北京生活的一次深情记录。天坛,六百年历史的皇家建筑,曾经是祭天的场所,如今是许多人旅行的目的地,更是老北京人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它像一方古老水塘,将寻常百姓的生活点滴、人生际遇,一一映照出来。作者以朴实真诚的文字,写下了祈年殿、双环亭的美,也勾画出老北京人生活的剪影。

《重寻巨浪:不为人知的葛饰北斋》,[日]神山典士著,褚方叶译,上海文化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68.00元

作为日本江户后期浮世绘代表人物,葛饰北斋的作品对欧美后世艺术家影响深远。日本非虚构写作者神山典士走访多家欧美博物馆、艺术馆,采访相关人物,结合大量背景资料,介绍了葛饰北斋在西方艺术界乃至公众中的影响,反过来又回顾了这位浮世绘大师的艺术人生,探讨了“日本的北斋”何以成为“世界的北斋”。

《北京的春节》,何大齐 绘/著,北京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128.00元

一本带有浓厚老北京气息、承载着诸多传统和记忆的图文书,应时应景,洋溢着“年味”。书中收入30余幅京味画家何大齐的北京春节风俗画,生动勾勒出祭灶、办年货、迎财神、逛厂甸等百姓春节生活图景。作者在细节上尤其下工夫,充分还原出旧时北京春节的喜庆、烟火气与人情味。

猫冬记》,薛涛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28.00元

儿童果子,他的姑父——木匠老歪,因大雪封山而滞留于深山中正在维修的大悲寺。一只不请自来的老猫,两只由老猫邀请而来的狐狸,与果子、老歪在这个孤寂的雪地中共生相伴,达成了一种奇异的对话与和解。这部儿童小说体现了童话逻辑和现实逻辑的交错。大雪茫茫,言说着生命的本真状态,蕴含着一种苍茫的时空感,和深切的生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