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你好,《瓦尔登湖》
来源:中国民族报 | 杜学峰  2021年01月27日16:26

假期我带着6岁的儿子回东北老家。临行前,向朋友借来这本《瓦尔登湖》。那时,它正静静地躺在友人的书柜内,因裹有一层塑料薄膜,所以还未曾沾染一丁点儿尘埃。朋友说“书遇有缘人”。

走进《瓦尔登湖》,我认识了梭罗,了解梭罗先生一个人如何与孤独结伴。徐迟在序中写道,读《瓦尔登湖》一定要去一个山明水秀、未受污染的地方,就在那样的地方,便是更相宜。并且,最好先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然后再打开这本书。这便是我此次回家乡来读《瓦尔登湖》的用意。孩子扔给了父母,我只负责读书。

晨光熹微,趁着蚊虫还在草丛里酣睡,只要我不过多惊扰,我的血肉还是安全的,我可以放心地捧着《瓦尔登湖》走进森林,走进大自然。

在森林中,在东北这座清凉的小山村,在鱼塘的岸边,有父亲亲手建造的3间小屋,如同《瓦尔登湖》中梭罗的小木屋一样,距离任何邻居1英里。与梭罗不同,父亲在建造这间小屋时得到了村里亲戚朋友的帮助,尤其是宋家的大爷大娘一直忙前忙后。大爷说:“你父亲真能干!木工、电工样样精通。就连这栋房子里的5扇铁门都是他亲手打造的。”对此我毫不怀疑,小时候我曾目睹父亲一砖一瓦搭建起一栋房子。

这片森林,是早些年村民集体出工栽种的,森林西边紧挨着父亲的3个鱼塘,鱼塘加起来的面积,虽不及瓦尔登湖61英亩半的四分之一大,却是那方圆几百里范围内最大的水源地,也有着深绿色的水、芦苇,更引来野鸭、水鸟的光顾。鱼塘四周有上千棵杨树,这些树是在儿子出生的那年春天,爱人带着乡人种下的。6年来,它们吸吮着鱼塘肥沃的甘露,每日在朝阳下伴着风儿起舞,如今个个挺拔粗壮,已经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是一段何等惬意的时光。山坡上,森林里,我静静地躺在父亲为我系好的吊床上,脚下有母亲为我送来的草垫,我的思想驰骋在《瓦尔登湖》的海洋中,充分享受阳光雨露,任微风吹拂我的面颊,任雨水淋湿我的衣襟。

晚饭后,我穿戴整齐,拿起钓竿走近鱼塘。鱼儿的脊背如黑色精灵般在水里蹿动着,它们的尾巴给夕阳下的水面点出了许许多多的水窝儿。我迫不及待地在水深3米多的地方抛了钓钩,离岸约五六米之远,有时会有几十条小鲫鱼和鲤鱼围绕着钓竿,仿佛这细细的钓丝将我与水下这些小精灵们连接起来,进行亲密的对话。而我则静静地,一动不动,像一只鸭子,或一张漂浮的落叶,沉思着它的各种各样的哲学。慢慢地,伴随着微弱的颤动,我有些迟疑。到后来,拉起钓丝,一条个儿稍大的鲤鱼一边扭动着身子,一边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被我的钓竿拉到了半空中。就这样,一个傍晚,伴随着山雀的叫声,我已将明天的食材准备好了。

夜晚来临前的那一刻,我抱起昏昏欲睡的儿子来到堤坝上,仰望星空。星光在漆黑的夜幕下闪耀,那是遥远的星系云团在向人类召唤。儿子的眼睛瞬间睁大了,兴奋不已。月光倒映在池塘里,微风荡漾的水面在月光下泛起美丽波纹,鱼儿也趁此嬉笑打闹着,不时会跃出水面。仔细听,在鱼儿聚集处常有你从不曾听到过的窃窃私语声。

这里的一切因鱼塘而起。房屋、堤坝、森林、芦苇,还有远处时而飞来的绿头鸭。鱼塘便是父亲的瓦尔登湖,也是我的《瓦尔登湖》。谢谢家人、友人,以及梭罗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