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赵霞散文:深得宁静坦荡、浅得澄明清澈
来源:文学报 | 毛芦芦  2021年01月22日08:29
关键词:散文 赵霞

记得初遇《我的湖》时,我有一种被水漫过的感觉,我犹如真的被赵霞的文字投进了一个浩渺大湖,这湖,很深也很浅——深得宁静坦荡,浅得澄明清澈。

赵霞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在白马湖边度过,白马湖畔著名的春晖中学,曾云集了一大批名士:蔡元培、叶圣陶、陈望道、刘大白、俞平伯、夏丏尊、朱自清、李叔同、丰子恺、朱光潜……那是个太有文化底蕴的湖。经过这种湖水滋养的赵霞,读研读博,做理论写散文,都蕴藉着一股少有的灵气。

我第一次读《我的湖》,恰如刘绪源先生为《我的湖》所写序言所说:“读了几段就觉怦然心动……读到接近三分之二,我的眼眶湿润了,眼泪悄悄往上涌……我是被这‘真’和‘发现’击中的。”

赵霞的文字,是柔波,并没有大的浪花,就是文人雅士们很爱说的那种“真水无香”的境界,贵在淡泊天真,自在纯净。也像她自己笔下的杨桃,并没有特别的甜美,却能留给读者芬芳无比的记忆。

第二次读《我的湖》,是在2017年岁末去青岛开一个文学笔会的火车上。当时,我捧着《我的湖》在读,赵霞方卫平伉俪就在我隔壁的座位上,我很想跟赵霞说说我对她作品的喜爱,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之后,我就盼着哪一天能读到赵霞的第二本散文集。2020年的深秋,方卫平来衢州捐赠浙师大儿童文学研究院的藏书,我得到了赵霞的新散文集《每个人都是挖呀挖的孩子》。

这年的12月,我从衢州飞去北京,领“接力杯”金波幼儿文学奖,在去北京的飞机上读了一半,回来读了另一半。飞机下降时,恰好合上了这本小小的大书。说它是小书,是因为这书不厚,只178页。说它是大书,是因为这书在万米高空,把我的心挖呀挖的,挖成了一片深深的海洋。感动之波,滚滚而来,连成了一排排的巨浪拍击着我,我生生被拍成了一个在海里嬉水的孩子。

赵霞的文字,果然值得我期待。她的湖,在我心里已经变成了一个海!首篇《味蕾苏醒的季节》,我的记忆被她所写的那些物事拍醒了,她从野地里抽出的茅针,我吃过;她从山坡上摘下的杜鹃花,我嚼过;她念念不忘的公公红,在我老家叫“妙”,那滋味,真是妙不可言;她提到的桑葚,是我先生童年的最爱,还甜过我们的初恋季节;她采下的酸针针,是与我童年纠缠最多的“豆腐皮”,采来自己吃,也给猪吃,采来给自己洗澡去痒,也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泡脚……

躲在我心灵深处、岁月深处的那些好吃的野花野果,何止这些?它们统统被赵霞的这些文字给挠醒了。我童年的味蕾,跟着赵霞的文字,哗啦一下苏醒了过来,想起了野茗楂(山楂)酸酸甜甜的滋味,想起了桃艾(金樱子)那脆脆又薄薄的一点甜,想起了饭包刺子(小黑莓)那微涩沁甜的蜜汁……一颗心,就这样酸着甜着,慢慢随着我手指翻动的书页,深深掉进了一个感动之海。

等读到《小昌呆子》《爷爷的酒和粥》《了不起的大舅》等篇什时,我的心潮已慢慢平伏下来,不过,有种疼痛,却如雾岚缓缓升起,弥漫了我整个胸腔。有那么一刻,我真觉得我是逆着时光之流,在读周作人、俞平伯、胡适等民国大文人的散文呢!

我很喜欢她文章的结尾,看似毫不用力,却每每勾下我的泪水,就如三年前读《我的湖》一样。读《外公》一文,当我读到最后几句:“我们走到一个树荫里,坐下来纳凉。闲坐无事,我把电子琴搁在膝上,一支接一支地温习外公教给我的曲子。外公坐在旁边,一手拍着膝盖打节奏,一边随着旋律轻声哼唱。太阳高高晒着,树荫下没有风,他的有些沙哑的声音穿越天堂的阻隔,今天还清晰地降落在我耳边。”这时,不知不觉,我已泪湿了眼眶。因为透过这段文字,我也听到了我热爱婺剧的外公的歌声,穿越了天堂的阻隔,清晰地落到了我的耳边。

在追忆刘绪源老师的那篇《一生向美》的最后,赵霞如此写道:“我永远记着他一脸澄净的笑意,负手而立,仿佛这世界都是他的风景。”短短一句话,我心中的刘老师仿佛又活回来了,无比安详地看着世界,千沟万壑在他眼中,都是一片明亮的童心灼灿……赵霞用静静的一支笔,写出了多少人生的况味,既深沉又清浅,是一种宁静的激越,是一种炙热的淡泊。

当她拖着行李箱在慕尼黑问路,当她骑着单车在剑桥漫游,当她为她求学的寓所背回第一只锅时,我好像看到赵霞那无畏无惧、朝气蓬勃的模样。这个世界,也都是她的风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