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鲍十:在遥远处回眸
来源:《长江丛刊》 |   2021年01月21日14:53
关键词:李岘 时代 青春

最近读到了旅美华人作家李岘的长篇小说《微时代vs青春祭》,感觉内心被轻轻地触动了。因为我们大体上是同龄人,共同经历过那个已逝的时代,在很多事情上有相似的记忆,所以觉得有话要说,于是记录下来,与李岘交流。

首先,我在作品里看到了作者的影子。

这部作品的主要情节,是写了以李沙、薛大鹏为主的五个人,在他们的青春年少时期,赶上了“上山下乡”运动的尾巴,并以“演出队成员”的身份从省城被招收到位于边陲的生产建设兵团,在这里经历了他们人生中最初的、大概也是最艰苦的历练,留下了最难忘的记忆。那时,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只有十五岁。从省城到兵团,从日常生活到孤身一人走路,彼时的他们,充满了迷惘、失落、痛苦及挣扎。现实的苍白与残酷,让五个人开始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奋力地抗争,或出卖友谊,出卖爱情,出卖亲情、家庭等。当然,也有选择用自己的能力在这场“浩劫”中绝处逢生的。而这一切的背后,尽是内心的无奈与无助。

到了恢复高考并可以返城工作的时候,他们有的参加了高考,有的返回了城市,也有的由于种种原因,选择留在了边疆。时代的骤变,自然成了他们人生的分水岭,从而使他们有了各自不同的境遇。在现实的大浪潮中,他们摸爬滚打,不屈不挠,一次又一次地跌倒,一次又一次地从头再来。这也是当年的“知青”群体所独有的生命意识与不屈精神,犹如黑白版画中的一抹淡影,轻盈却耀眼。

此后若干年,在他们每个人都经历了人生的重重忧患并遍尝了生活的苦辣酸甜后,借助“微信”这种最现代的媒介,在异国他乡的美国重新相遇——从而使得一段逝去的岁月被灵魂的微光所照亮并得以复活——然而此时的他们,则已走进了人生的晚景。整部小说正是循着这样一条时间轨迹,描写了他们以及他们周围的人们因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而演绎出来的正剧、悲剧和喜剧,同时再现了五十多年来三代人的生活情状,赋予了作品以“时光隧道”般的穿透力。

当然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作品同时还描写和展现了以李沙为主的主人公们在大洋彼岸的生活。不过因为个体的差异,他们的经历和状况也不尽相同(这是必然的)。这当中,有李沙与汉斯的温馨并相对宽裕的中产生活;有向红与流浪画家的爱情,以及她的“灯红酒绿”的工作经历;有郭燕来帮女儿带孩子时所产生的与外国女婿之间的观念之差;还有薛大鹏在美读书并创业。除此,作品还表现了他们作为华人在西方社会中生活时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表现了在中西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夹缝中,他们所能感受到的心理落差与不适。

他们在美国的境况,其实既是中西方价值观的碰撞,也是文化与命运的碰撞。郭燕、向红的鲁莽与对法律的漠视,薛大鹏因“粗心大意”泄露商业秘密而锒铛入狱,小兵的因“小聪明”被拒绝入境的作茧自缚,包括李沙以“在美国生活的最佳方式是遵守法律”法律意识对他们劝解与解围等,或许都是商业文化与浓郁的族群文化的冲突,也是旅美的中国人在两种文化价值观冲突中的自我失落与寻找。

以上,大概就是这部长篇小说《微时代·青春祭》已经表达或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之所以说大概,主要因为这是我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和概括。而作者本人,或许还有更多的或更深入的想法。因此不敢妄下断言。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在这幅流动的画卷的后面,我确实看到了作者李岘的影子。她把自己幻化为书中的人物李沙,出现在作品中。虽然我并不了解李岘在美国的生活细节,但我总有一种感觉,李沙就是李岘。或者换一个说法,作家李岘,她把她自己的一切,把她的品行、她的气质、她的人生经历、她对自己所经历和遭遇到的各种事物的体会和思考,都转移或熔铸到了李沙的身上。大概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李沙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变得饱满,也使得整部作品变得扎实、有根基,而非空中楼阁、镜中幻象。我一直赞赏(或遵循着)一个原则:创作需从创作者个人内心的最深处出发,从真情实感出发,从最自己的观察、体验、感悟出发。如此,才可以写出贴心的好作品。

在这部作品里,李岘做到了。

想想作品中那些最真切的细节、最细微的感受、最扎心的情感,如非亲历,是断断写不出来的。

那么,细节从哪里来?答曰:从生活中来,从作家的经验中来,从作家对人物的观察中来——作家对人物越熟悉,能观察到的细节就越多,写起来就越发得心应手,塑造出来的人物也就更逼真、更可感、呼之欲出。毋庸置疑,作品中的这几个人物之所以塑造的好,主要得益于作者熟悉他们、了解他们。我感觉,在这部《微时代vs青春祭》里,李岘所写的,就是她的熟人、朋友、同事、家里人,所以才写的这么好。

说来很多中外文学佳作,很多都有作家自己的影子,有的就是半自传的方式。耳熟能详的如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乔伊斯的《青年艺术家画像》、杜拉斯的《情人》、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及他的大量短篇小说、鲁迅的部分小说、萧红的《呼兰河传》等等,可以说不胜枚举。

值得一提的还有这部作品杰出的表现手法。一部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除了要有很好的主题,很好的情节,很好的结构,还要有很好的人物。所谓“好”的人物,一定是丰满或丰富的,一定是生动的,一定是一鲜明可感的,或者还有更高的要求,诸如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等等。而要做到这一切,除了作家本人对生活的熟悉以及独特的理解外,还要靠作家花费莫大的苦心,方能使作品自然紧凑、生动活泼的表达手法来完成。

我觉得,朴素与个性化的语言就是这部小说的一个明显特点,并且人物的语言十分贴合人物的身份。比如,李沙的表达温文尔雅、理性中和,向红说话直截了当,郭燕说话简单直白等。但随着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在用词和语气的处理上,亦相应有所变化。如,薛大鹏说话(及态度)由知青时期的抑郁平缓,到回国后的趾高气扬,再到出狱后的和颜悦色。李沙的丈夫汉斯语言从原来的沉稳温和,到后来“因爱生妒”的激动恼怒,再到后来生病后的沉默寡言等——而这种“心灵的辩证法”,不仅让我们到了人物的正面,也慢慢地看到了他们发展的反面,同时看到了人物语言和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高度一致。

另外,在结构上,作者则巧妙地运用了“回顾”和“穿插”的表现手法,把现在和过去交织起来,以此推动情节向前发展,戏中有戏,显隐交汇,同时充分利用作品中所存在多重人物关系,使作品的主题在激烈的情感和内心冲突中得到集中呈现,扑朔迷离,起伏跌宕,扣人心弦。

或许可以说,正是作品中的这些多元呈现,才让我们真切地感知到了作品所描绘出来的生活的质感、生活的气息。同时,这也是小说的质感和小说的气息。它让我们意识到,好的小说是活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