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敬畏儿童的诗性,让诗歌回到故乡
来源:红网  | 葛昌明  2021年01月14日09:17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诗歌?如何创作符合孩子身心特点的优秀童诗?长期以来,诗歌、教育界人士都在思考这一问题。

中国是诗歌的故乡。一部《诗经》忠实记录了上古先民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世世代代在传唱;唐诗宋词里蕴含着无限风光,令人向往已久。“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和象征,代表着中国文化的高度与精神。

不学诗,无以言。中国自古就有诗教传统,儿童教育的基本方式都是从诗歌开始的。

今天,我们依然奉捧诗歌是打开儿童教育的基本方式。每个孩子将来不一定要成为诗人,但每个孩子都可以写诗、读诗、说诗。他们的眼眸清澈,他们的童心天真,他们的诗性纯真,他们的语言最为干净。我们要敬畏儿童的诗性、呵护孩子的童心、尊重孩子的写作。要懂得欣赏孩子的语言和作品,发现他们天然的质朴和美丽,用孩子的目光读懂他们的心灵,鼓励孩子尽情尽兴自由自在地去写诗、读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写诗、读诗,既可以有小我世界,也可以有宏远之空间。

敬畏儿童的诗性,就应该在学校教育上有所体现。儿童的诗性源自生命的本真,学校教育特别是语文教学中,应该强化对这一生命本真的呵护和爱。在语文阅读、语文写作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怀。少一些急功近利的思想,少一些教条化的主义,少一些格式化的分析,要捅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桎梏,打破诗歌教学的僵局和束缚,对那些看上去对诗歌精致细密的解读,不妨留给孩子自己未来去了解,重要的是抓住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鼓励孩子大胆地写诗、大声地读诗,勇敢地论诗。

敬畏儿童的诗性,还应该在社会文化上加以表达。一度以来,诗歌教育的疲软、缺失,与成人主导的诗歌文化有很大的关联,和它在现代中国文化体系中的地位有着影响。放眼今日诗坛,各路流派居多,诗歌先锋、新锐层出不穷,但整体上诗歌在现代中国文化体系中的话语权仍然较低。诗歌界逐名追利的浮躁风气备受诟病,诗歌界缺乏优秀的领军人物,缺少优秀的诗歌作品,缺乏持续创作的热情。与此同时,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渗入,整个社会对诗歌文化淡薄,对诗歌文化关注不够,难以形成写诗、读诗的文化氛围,诗歌出版物的普及不高,童诗更是少之又少。为此,应修复良好的社会文化,改善诗歌文化的生态,提振诗歌文化的力量,为童诗的创作、传播厚植良好的沃土,提供充足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