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湿地中的真实故事
来源:中国民族报 | 霍无非  2021年01月11日14:32

寒露时节,苏北盐城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芦叶渐黄,穗花飒飒。望不尽的芦苇滩,飞不绝的野禽鸟,看不够的水中影,把湖光秋色的立体美展现在每一双乌黑或纯蓝的瞳孔中。我从远方而来,在这黄海之滨的滩涂湿地,开一片神奇眼界,敬仰一个人生坐标。

租一辆自行车在景区内率意骑行,未几,耳膜传入“呱呱呱”“呷呷呷”的野禽叫声,循声而去,没骑出多远,见几只麻羽野鸭卧在环湖路边。蹊跷的是,它们见到我一动不动,喙埋在翼下,满不在乎的样子,倒是令我惊讶地退避三舍,不忍打扰它们。一路上,这种情形随处可见,前行百余米,约三四十只的野鸭群褐麻麻一片,叫唤着缓缓穿过柏油路,距我仅几米而已,并不拍翅惊飞。而在人工挖凿的水禽湖中,白天鹅、鸳鸯、野鸭等悠闲地在水中游弋,依然是一副不怕人的模样,抛点食物在水中,引来更多的野禽争抢,这种很少遇见的欢愉场面,想不到,在这“东方湿地之都”再现了。

转过弯,碧霄亭小湿地就在眼前,“嘈嘈切切错杂弹”的鸟鸣声源自这里。这是观鸟的极佳之地,野禽有的在栈道上悠闲地用喙梳理羽毛;有的一字儿排开有序游动,不时把头伸进青青水草中觅食;有的拍打双翅,甩动水花,表达着欢快的情绪。每年秋冬,来这里相聚的候鸟达三百多种,其中有赤麻鸭、翘鼻麻鸭、东方白鹳、白鹭、苍鹭、白骨顶、大天鹅、白枕鹤、丹顶鹤等,很多是珍稀种类。细听那鸟声,“呱呱呱”的是同族群在相互招呼,“唧唧唧”的是伴侣间的喃喃私语,“喔儿喔儿”的是白天鹅在引吭高歌……物以类聚,鸟以群分,习性分明,野鸭、天鹅是这里的常住客,落落大方,并不惧人。鹭鸟则显得有些矜持、羞涩,它们往往待在人迹罕至的苇丛泥塘中,轻盈地飞起落下,一有动静,整个族群齐刷刷升空盘旋,洁白的羽毛在清澈的水、半黄的苇映衬下,别显一番景致。

丹顶鹤,我在寻找丹顶鹤。把自行车架一支,从架在水上的木栈道走进芦荡深处,四下打量,唯见芦花摇曳风萧瑟,几只鸠雀飞出来。又登上高高的观景塔,极目眺望,芦荡水绕连天际,排排雁阵列长空,还是没有看到野外丹顶鹤的踪影。返回来,在丹顶鹤救护繁育中心看到十多只丹顶鹤。看来它们不及野外生存的丹顶鹤那样潇洒、奔放,而是被养鹤人救护喂养、精心呵护的。蓦然想起,租车的大妈告诉我,野生的丹顶鹤要入冬才飞来盐城湿地,这会儿还不是时候呢。

我还得知,野生的丹顶鹤生性胆小,观鹤时不能靠得太近,免得鹤们受到惊吓。

在这里,我追寻着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满族女孩,三十多年前从遥远的黑龙江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应聘而来,克服条件简陋和水土不服等困难,与丹顶鹤朝夕相处,把盐城湿地当作第二故乡,人生坐标就定格在这儿。为了寻找走失的一只人工孵化小鹤,这位女孩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在芦丛沼泽之中,不幸溺水殉职。这位女孩的名字叫徐秀娟,多年前我就知道有这个感人至极的故事,这次来到她生前工作过的地方,怎能错过追思她的机会。

天色转暗,落下一阵秋雨,飘下片片黄叶,雨歇后,我沿着环湖游道按路标骑向徐秀娟的故居,先在一处叫“鹤姑娘岛”的地方,看到徐秀娟的雕像,她的墓在一侧。“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播音器反复播放着这首歌曲,歌声在旷野回荡。凝视雕像,只见徐秀娟双眸明亮,脸庞圆润,透着坚毅、刚强,她的双手抚着雏鹤,显出缕缕温情和爱心。与“鹤姑娘岛”相隔不远,是徐秀娟的故居。这是河汊边一幢翻修过的草房,陈列着主人生前用过的书本、木床、吉他等生活、娱乐用品,以及照蛋箱、暖箱、天平秤等工作用具,配上文图,布置成一个简单的陈列室,供游人观览。在徐秀娟的一篇日记中,我见识了这个倔强有志女孩的抱负:“环境比预想的还要恶劣得多,为了能在这里建成初具规模的鹤类研究基地,我可以舍弃一切常人应该得到的家庭温暖和个人幸福。”

正是由于徐秀娟等养鹤人的坚守和付出,感动了人们,爱鸟护禽成为大家自觉的行动,天长日久,这里理想的栖息环境,渐渐得到野禽的青睐和信任。鸟通人性哩,唤来一大批珍禽鸟类来盐城湿地长期定居或在迁徙途中歇脚,人鸟和谐,禽欢人乐,续写着更多真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