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海棠树背后的深情厚意 ——读白庚胜散文《屋后海棠》
来源:文艺报 | 和振华(纳西族)  2020年12月04日15:31

最近读了白庚胜先生的散文《屋后海棠》,除了欣赏优美的语言文字之外,被一股饱含深情的暖流包围。作者在作品中用独到的意境和修辞对故乡进行回望,述说了对一个群山包围的村庄的离愁别绪。

白先生出生于丽江拓东村。这是驰名中外的茶马古道上的一个节点,多民族杂居,多种文化交融。各民族历经迁徙、贸易、婚嫁,以及碰撞、冲突之后,交往范围不断扩大,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逐步兼容并蓄、相互包容、共同发展进步,形成了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在拓东古村落,各民族如一丛海棠树,怀着共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发展进步。

就是在这样一个村落里,孕育了一个家庭的优良家风。对孩子来说,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是父母有多大成就,给予孩子多少金钱,而是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白先生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但这个家庭有着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白先生的父母挺起脊梁,从不向命运低头,而是笑迎日出日落的每一天,并在屋后种下一排挡风护院的海棠树。一到冬天,“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霜有信”,那排陪伴他家走过峥嵘岁月的海棠树,成了最好的防风林。

白先生的母亲是从100多里外、金沙江边的热水塘村嫁到拓东村的。作者写道,“嫁入我家,母亲的一生便嫁给了贫穷、困苦、灾难。”但她挑战人生,“总是笑对艰辛,以苦为乐,从不自怨自艾,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积极面对生活,把上山砍柴与拉松毛、下地播种和收割,以及厨艺、女红、制豆腐、做凉粉与嘎拉皮、酿酒、熬糖、帮别人接生等十八般武艺展示得样样精彩”。她为公公养老送终,服侍过早病倒在床的丈夫,生下8个儿女。他的母亲与屋后海棠一道,“目睹了家乡的一系列社会巨变,并先后送走了爷爷、父亲和五个哥哥姐姐西归”。但是,她就像那些树一样,默然而坚韧地承受这一切。他的母亲喜欢言传身教,比如“烧包节”前后,母亲从拓东走20多里进城去卖海棠果,给读书的小儿去换一件寒衣,而自己生病了却舍不得抓药。后来,白先生到北京求学甚至出国,他母亲殷殷嘱托:“到了海外,见了樱花不要忘了屋后的海棠花,吃上山珍海味不要嫌弃家乡海棠果的酸涩与甘甜。”

从这篇散文中,我还读到了一个学人的奋斗史。《屋后海棠》着力从屋、树、果写到人。海棠只要种活,“它只有一生的奉献,别无所求”。白先生念念不忘的屋后海棠,10年前老屋新主建楼时已经砍掉,亲手种植海棠树的慈母也早已离世,真可谓“夜闻马嘶晓无迹”。但是,关于母亲、老屋、海棠,白先生肯定终身铭记于心。他深知,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母亲种下的海棠树,是人生树、生命树、品德树,必将永远活在他心中。由树及人、人树合一。正是因为海棠树的优秀品质浸入骨髓,白庚胜始终胸怀远大理想,秉承纳西人好学上进之风,从拓东村出发,走出玉壁金川,穿越云贵高原,不断挑战人生,奏响奋斗之曲,成为知名的学者。

海棠树没有白杨伟岸挺拔,它因易种易活而为人所知。有这种树在,春可赏花,花团锦簇扑鼻而来,秋可收果,嚼果先酸后甜且可入药祛病。这可谓叶茂、花娇、果硕,一树俱宝,不求索取,只有奉献,因此它又是不凡的。它代表着纳西人的品德和风格,引无数的骚人墨客赞颂,留下汗牛充栋的文学作品。因此,想要在旧题材中写出新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白先生的《屋后海棠》却独出心裁,透出对故园的深厚情感,写得情真意切,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作者不单纯是写树,而是在对一排树和一段岁月的回望中,融入了对母亲的思念、对人生的感受。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白庚胜写这篇作品,重在抒写自己的生命历程和生命感悟。这是一次“不得不写的创作”,属于有感而发,至于读者怎么阅读和评价,并不是他所关心的。但我相信,因为《屋后海棠》的独具一格,它会如陈酒的醇和普洱茶的香,让更多的读者读后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