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唐颖《个人主义的孤岛》:环龙路的时代沧桑
来源:《收获》 | 刘菲  2020年11月30日08:57

我远在海外,追唐穎的作品追的有点吃力的。从《上东城晚宴》散席了的里约,还未在老公小孩的世俗日子里过稳,又走来《家肴》里活色生香的上海一家人。

我以为,唐颖可以休闲一阵子了。

近日有幸读到《收获》刊登的唐穎在疫情期间完成的新作。正是金秋时节,国內有最好的溫暖秋景,北美金紅秋色漫山遍野,轰轰烈烈的秋季给《亇人主义的孤島》登场提供了恰当不过的氛围。回想起这一年中曾經与唐颖的交流,无一次她不提及环龙路白俄故事,伏案查卷获得新資料的欣喜,和故事细节安排中的瓶頸給她帶來的夜不成眠。在她的其他作品中,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她本人的影子,她的情绪、性格和言语流露让你在她侃侃道来之后,有跃跃欲试同她对答的冲动。但是在《孤島》中,她把自己严实地隐蔽起来了。人物描述、言语对话,情节和结构,再找不到我們熟悉的唐穎,那种时而溫潤活脫,时而犀利刻划,統統消失殆尽。代之一种渺远的苍凉,简单的质朴。是好萊塢马丁斯科塞斯电影看多了?还是法国上世纪老片的影响?新冠疫情以来的唐穎似乎掉转笔尖在寻求更远的年代,更雋永的生之意义,命运突变后的更漫长的平静。与她自己有关联的,只剩下旧日街区常見的"过街楼",秋雨落在梧桐叶上的"哗哗哗"声。

乍看唐颖新作《个人主义的孤島》题目,以为女作家写了一部政论文。我先从收获公众号读到节选,不由得被情节,人物,语言,時代背景牵着,渐入佳境,自问:这次,唐穎究竟要讲什么样的故事?待我拿到全篇,一口气读完,竟沉浸其间难以自拔。

犹如好莱坞名导马丁斯科塞斯把纽约当作他一生的故事源泉,唐颖笔下的人物也总是在她熟悉的上海某街区上演人生戏剧。《孤岛》故事发生在九十年前,穿行于海格路环龙路霞飞路以及湖州乡下等场景,展现革命党元老遗孀明玉的身世命运。故事由一个惊悚离奇的雨夜开始,小格林受伤被丢弃在海格路公寓门口,从此中英混血儿小格林和已故生母金玉的鬼魂再也没有离开过故事主线。明玉出身低贱红颜命薄,心地善良忍耐顺从,聪慧刻苦却劳碌终身。她略读诗书崇尚日本明治维新,身处丈夫恩威并施下,过往经历形成她心里那口深井,根本看不透!明玉的出现带来她身边的一拨人物。丈夫赵鸿庆,早年跟随国父孙逸仙,积极投身推翻满清的革命,在家里却暴躁专横;虽赴日本学习明治维新,但封建根基纹丝未改。明玉是他中意的女人,将她从戏班子赎买出来娶回家,却一言不合拳脚相加,明玉的地位连妾都不如,只是个“丫头”。明玉在感恩丈夫救赎的同时,得忍受他的跋扈和家暴,与丈夫之间,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主奴关系。她在日本受过新文化熏陶,对自己的逆来顺受感到羞耻却无法摆脱受辱的现状。在这里,无论是对于赵鸿庆还是明玉,作家剖析得毫不留情。

明玉在日本和丈夫老家湖州邂逅了两个人,李桑农和宋家祥。这两个人物陪伴明玉走到故事结尾。李桑农是新青年的代表,在日本一腔热血,激昂慷慨,“英雄”情结曾经燃起过明玉人文之光的萌芽和爱的初醒。宋家祥则是作家引而未发的另一个人物。他玩世不恭,洋派绅士,讲究穿着和美食,对咖啡是否纯正、奶油的新鲜度,超过对时政的关心!放在湖州乡绅中和上海十里洋场之精华的霞飞路,他是最合适不过的佼佼者男士。明玉尽管有自卑感,“内心总是住着一个穷孩子”,她还是不可把持地被宋家祥吸引着直到终结。两人都不认为这是情人关系,却牵手一路走下去,成了明玉生命中的一片阳光。

金玉和英国大班格林是另一条线索,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现民国上海冒险家乐园的雏形。金玉个性独立懂得自救,没有文化却有悟性,她由着艺人品性随性生活,对好姐妹明玉,她表面严厉内心温情。金玉看透人世,对婚姻不寄希望,却仍然无法逃脱命运播弄。英国移民格林身处上层工部局,心里没有忘记自己的贫寒出身,难忘情人金玉,只因她与自己共有的面对苦难的勇气。他看到黄浦江上灯火黯淡的俄国难民船,心怀怜悯,这是个良知未泯的英国大班。

其他人物,除了佣人阿小穿家走户所积累的八卦信息及草民智慧,白俄邻居也是书中重要人物线,他们寄居异乡的惶恐与绝望,生存艰辛仍不忘寻欢作乐,以及两代白俄对于归国的不同选择。而小格林也是引人注目的一位。这个既不是中国人也不是英国人的悲剧人物,我们都不清楚他的长相、嗜好、个性。没有人同他太多对话,对其描绘都不如佣人阿小多。小格林如此的不值一提却串起故事全局!因为这个人物,正是1930年代的产物,看来人们对他的存在与消失并不挂在心里,但,他是民国上海的活脱见证。

《孤岛》中唐颖表现人物命运、时代沧桑运用了一些以往不常见的手法。

相比当代有些电视剧,常常要凑足43集才有经济效果,但往往是戏到了22集已经无话可说,冲突平淡了观众哈欠了。《孤岛》的情节跌宕语言紧凑,具牵引力却不勉强,表达完善却不拖沓。不直接叙述情节,而往往由他人眼中看到、对话中流露,比如阿小和心莲的“看见”和“听见”,在交代人物、情节发展中都起过这样的作用。这像极了马丁斯科塞斯手里的摄影机,镜头引导观众,像看电影一样,读者被剧中人物带领,怀着激动、疑惑、往下探究。

唐颖对人物的出场设计也有电影画面效果,背景、环境、衣着充满色彩感……在湖州,明玉同宋家祥初次邂逅:初夏奢侈的粉莲,青石板巷子,黑瓦白墙;宋家祥白色棉麻西服、礼帽,令人惊艳的都市男子;明玉是清爽秀丽,黑发黑眸,唇红齿白,银灰袍子,线条有致,饱经沧桑岁月仍是“白皙年轻的额头”;青砖墙,青砖地,轻盈无声行来。完全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蒙太奇效果,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戴望舒的“雨巷”似异曲同工。无论结局如何,无论对宋家祥的褒贬臧否,读者或者说观众,先享受了感官和可读性的愉悦。在语言和情节上,唐颖更如好电影般惜墨如金。在开篇和故事中的不少短句、換行、句号,把空白和沉默留下給读者。有时干脆让情节戛然而止,且听下回分解;或者突兀地峰回路转,有箭在弦上的张力,突如其来的震撼结局让读者张口结舌。用雅致的语言说是蓄势待发,水到渠成,一切都在不动声色中。如,赵鸿庆临死才道出心中的疑惑……伏笔宋家祥夜间观察他的印刷厂……和从未流露的对明玉的真情意……那种深沉、对命运的遗憾之音可绕梁三日,令读者到了欲哭无泪之境。

书中对于梦境与鬼魂的渲染,现实同臆想,今生与来世,迷雾般混沌,产生了文字以外的视觉感官效果。正应了沧桑飘浮的时代风云,乱世浑浊的艰辛人世。唐颖写了超出她自己,我们,甚至我们父母的年代。希望她这次过了一把写传奇上海的瘾。对于读者的我们,留下的是九十年前那些鲜活过的人物带给我们的感动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