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打开网络文艺评论的正确“进场”方式 ——“优秀网络文艺评论的评价标准”研讨会侧记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许 莹  2020年11月26日08:21

研讨会现场

为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加强网络文艺评论体系建设的明确要求,经报中宣部和中国文联批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举办了第二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优选汇面向社会公开征集3000字以内、有关网络文艺的评论文章。优选汇启动一个月来,已收到报名来稿近500篇。如何在风貌各异的网络文艺评论中拔得头筹,在广泛传播的基础上发挥积极正确的引领作用?11月24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周由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艺术系主任刘树勇(博主“老树画画”)、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委员会理事胡建礼、《中国艺术报》理论副刊部主任邱振刚5位嘉宾围绕“优秀网络文艺评论的评价标准”这一主题展开对谈。

互联网是文艺评论

不可失守的重要阵地

尹鸿谈到,文艺评论在文艺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受众引导、创作镜鉴、潮流引领等方面。特别是在潮流引领方面,“许多创作者可能自己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思潮、口号,但评论家却能够通过客观观察、经验总结,引领某些潮流,纵观历史上大多文艺运动,几乎都有评论家参与其中。”

互联网时代,文艺评论的方法形态、语态修辞、传播渠道、影响路径等都随之发生了深层变革。在尹鸿看来,互联网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互联网壮大了文艺评论的队伍,我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互联网拓宽了文艺评论的发布渠道,打分、转发、点赞、短评、短视频等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表达形式;互联网扩大了文艺评论对社会的影响,网络文艺评论对政策制定、文艺创作、消费选择等都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互联网增强了文艺评论的创新性,人们更愿意提出新的概念、关注新的现象、使用新的语态。另一方面,互联网环境下催生的唯点击率、利益化、圈层化等问题,使得网络评论专业素质下降、理性精神不足,“党同伐异”取代“求同存异”的现象时有发生。尹鸿认为,优秀网络文艺评论要拥有两个“基础”,即正确的价值观基础与专业基础,同时还应具有三个“力”,即说服力、感染力、影响力。

网络文艺评论工作者应

“怀谦卑之心任艰难之事”

网络文艺评论并不应因媒介的改编,而削弱其专业感。刘树勇从评论本体与艺术教育出发,结合自身摄影、美术等创作和评论实践谈到,谦卑之心在于,应特别警惕当下文艺评论中的“过度阐释”现象。“许多学者断章取义西方文艺理论思想,用佶屈聱牙的译介体语言对本土文艺作品进行过度阐释。”真佛只说家常话,评论者本身应当吃准问题,求真务实,要从浅入浅出的“装学问”变为“深入浅出”的“真学问”;艰难之事在于,网络文艺评论者应对艺术史有宏观把握、对当代艺术的整体生态有清晰认知,在拿到一部作品时,能够给出清晰的坐标定位。与此同时,网络文艺评论者要有意识地对某一类问题进行持续性关注,注意理论批评的积累。他还谈到,对现象的描述、理论的认识,要跨越新和旧的二元对立,不要刻意追求前沿而否定过去,有时候“老办法也能治好顽疾。”

当问及文艺评论人才培养时,刘树勇以钟惦棐等依据电影史的参照系来评论谢飞《本命年》和吴子牛《晚钟》为例,认为艺文史哲多样性的知识储备是基础,要避免完全情绪性、感受性的“剑走偏门”;同时要加强评论写作实战,“说过千遍万遍,不如亲手一遍”。

激浊扬清、褒优贬劣

“内容为王”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周由强认为,文艺评论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标准,但是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国家或者历史阶段都会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一定会有底线和高线。网络文艺评论,应该具有文艺评论的共性,即学理性或专业性。网络文艺评论也有激浊扬清、褒优贬劣的基本功能和作用,也能体现文艺理论的思想光芒和引导价值。互联网时代,文艺评论“内容为王”的大趋势不会改变,衡量标准也会大体趋同。网络文艺评论既要“坚守”也要“求变”,同样要坚持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四个维度的评判和鉴赏,追求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力求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

胡建礼结合自身二十多年媒体工作和电影评论的经验,认为一篇优秀的网络文艺评论应该具备四个要素:一是立场客观,实事求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为了追求点击率,为了轰动效应,故作惊人之语。二是深入浅出,文笔生动,形式活泼。网络评论不是学术论文,应符合网络传播规律。三是观点鲜明,立意新颖。不必面面俱到。四是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有一定的理论水准和高度。

邱振刚结合网络影视、网络文学等具体艺术门类批评和编辑实践,认为评论文本的品质高低是其优秀与否的试金石。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表述有力,是包括网络文艺评论在内的一切文艺评论的品质要求。网络文艺评论强调建设性的批评,在价值引领、学术深度与互联网传播特质之间进行有效平衡,同时还要适合网络阅读,体现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跨学科属性。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主持了此次活动,基于嘉宾们所强调的优秀网络文艺评论的品质,他总结到,“好的网络文艺评论的样子”应具有“短、平、快,实、新、美”的特点:短,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文化消费,网络文艺评论不能长篇大论,只能短小精悍。3000字以下,甚至高度凝练到几十字。适应移动即时传播,可能会产生段子之类的新文体;平,指作者与读者平等、平视的关系。网络空间去中心化、无身份性,评论不是居高临下高台教化,而是并肩促膝对话交流。评论也应当被评论,也就是再评论,成为话题甚至是热搜;快,指评论介入现场的及时反应,快写作、快传播,时效性特别重要。当作品仍在话题期,评论在热度中效应更大。以前,舆情周期是7天,现在可能更短了;实,评论的及物性和在场感更强,有态度、有温度、有力度,观点鲜明、开门见山,不拖泥带水、拐弯抹角;新,无新不评,或思想新、观念新,或材料新、证据新,或站位新、角度新,或形式新、表达新,切忌拾人牙慧或重复自己;美,评论也是作品,读好的评论也是一种审美体验。不当乏味说教的教师爷,也不做喃喃自语的老和尚,努力通过鲜活生动的语言表达丰富深邃的思想,让读者在审美中收获启迪。

当天还举行了中国文艺评论网第三期新版上线仪式。中国文艺评论网第三期新版进一步突出核心功能,把握移动化、智能化、大数据等规律,结合有关专家、网友对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网络问卷的400份回复,侧重优化网站栏目架构、丰富专题专页、美化视觉设计、呈现数据排行、优化用户体验等。第三期新版开设了“脱贫攻坚”“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活跃评论家”“投稿互动”等栏目;分门别类集齐了“戏剧戏曲”“影视评论”“音乐舞蹈”“书画摄影”“曲艺杂技”等十多个艺术门类的评论;专题专页体现协会换届新貌,增设弹窗和音视频库,开发呈现网络评论大数据,增强搜索功能和移动适配,并联动网络阵地和评论家,汇聚网络文艺评论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