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对于汉语小说现代性生成过程的扎实考察 ——《语言变革与汉语小说的“现代”生成》序
来源:文艺报 | 钱振刚  2020年11月16日09:01

《语言变革与汉语小说的“现代”生成》的作者陈迪强2007年至201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博士学位时,我是他的指导老师。他的博士学位毕业论文写的就是考察清末至五四小说语言变革方面的题目。毕业后他去了大连外国语大学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转眼10年过去了,凭借刻苦和聪明,近些年迪强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在他在博士毕业论文基础上扩充完成的《语言变革与汉语小说的“现代”生成》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很为他高兴。

鲁迅在其学术名著《中国小说史略》中对汉语小说的古代史作过具有奠基性的论述。汉语小说起源于上古的神话和传说,六朝志人志怪是早期小说的主要形态。唐代是汉语小说的自觉时代,小说从逸史中分离出来。这是汉语小说的第一次大变迁。宋代白话小说的出现是汉语小说的第二次大变迁。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论述内容截止于晚清的谴责小说。之后汉语小说又发生了第三次大变迁。在这次大变迁中,汉语小说结束了文白并存的局面,以崭新的白话语体和崭新的思想和艺术面貌,从古代形态过渡为现代形态。

对于汉语小说的古代形态和现代形态,学界的研究成果都已经相当丰富。然而对于汉语小说自古代形态进入现代形态的过程即汉语小说的第三次大变迁的过程,研究成果却相对薄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大概有两个。首先是文学史断代的影响。很长一个时期,学术界将中国文学史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四个时代。这种“四分法”断代观点形成的学术分工,无形中干扰了学者们对于自清末至五四这一过渡地带的包括小说变革在内的文化变革进行前后关联的深入考察。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将中国文学史划分为古代和现当代的“两分法”断代观点逐步占了上风,学界对于清末至五四这一时期文化变革的连续性的研究有所重视。但文学与语言的分科这一干扰因素仍然阻碍着学者们着力从语言的角度去深入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学变革。从这个角度看,迪强的这部著作的选题是一次成功的“突围”。这一“突围”显示了作者的学术眼光和勇气。

该书的第一个特点是体系的完整性与涉及问题的广泛性。前四章按着清末、民初和五四三个时段历时性地研究汉语小说的现代性“变法”。第一章在明确古代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文白并存以及各自的美学特征的基础上,以清末白话文运动和小说界革命为背景,考察了当时白话小说的倡导和创作。第二章考察民国初年文言小说的回潮及其原因。第三章、第四章考察了五四时期汉语小说在语言、思想、艺术上的巨大变革。第五章对于汉语小说的断裂性和连续性进行了思辨性讨论。在论述过程中,涉及到许多重要问题,如方言小说在清末的兴衰、文言小说在民初的回潮和在五四之后的逐步消逝、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与国语运动的密切关系。作者对于这些问题都作了认真的研究,结论令人信服。

第二个特点是运用了大量的统计数据。过去人文学科习惯于以举例的方式提供论据,从而进行定性分析。这种定性分析说服力是较弱的。该书作者一改传统,定量地呈现了清末至五四前后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在数量上的消长。这就使所作论证具有了较强的说服力。当然,进行这类统计是需要作者付出较多时间和精力的。

第三个特点是材料丰富,富有对话精神。该书分析到的自晚清时期至五四时期的小说相当多。其中不仅有白话小说,也有方言小说、古文小说和骈体小说。同时引用了各个时期不少的相关评论。对于当代有关的研究成果,不仅在绪论中有综述,论证过程中也不忘与之对话。这也都增强了该书的学术分量。

迪强的这部著作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对于清末至五四这一时期汉语小说的现代生成亦即汉语小说第三次大变迁的考察任务。这是很有意义的。这部著作对于汉语小说研究有不小的推进作用,值得学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