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后西游记》在日本
来源:文汇报 | 张怡微  2020年10月22日09:43

年初的时候,我去了一次东京,现在想来真是不可思议。回国以后,疫情暴发,一切生活秩序就被打乱了。幸运的是,赶在疫情前,在早稻田大学拜托朋友找到的书还是有一些小发现,尤其是关于《后西游记》。

如今网上喜欢《后西游记》小说的人很多,因为《后西游记》虽然文学史地位低微,但文本通俗有趣,与《西游记》原著衔接也比较紧密。开篇第三回,小说就把世德堂本《西游记》中唐太宗多得的二十年阳寿,让唐宪宗还了上来,不然 “唐家国运,通共该二百八十九年。今太宗名下添了二十年,却不凑成三百零九年了?”十王为事情办得好看些,加加减减,令孙小圣在一旁大笑 “生死为赏罚之私囊,则北斗非春秋之铁笔矣”,非常讽刺。清人笔记稿本《柳弧》第397则 “四大奇书”提及《后西游记》,“《后西游记》则尤西堂笔墨,立意骂人。如文明大王、不老婆婆、造化小儿之类。笔歌墨舞,才人吐属”。

《后西游记》共六卷四十回,不题作者之名,题“天花才子评点”,或谓即天花藏主人所作。主要的故事情节,说的是唐自太宗贞观年间,求取大藏真经回来之后,人情便崇信佛法,但唐宪宗听信奸佞,既好神仙,又崇佛教,搞得“世道日邪、人心愈伪”,引来愚僧讲经,南瞻部洲再陷危机。由此,西游人物的后嗣、后胤,如花果山复生石猴孙小圣,辅助大颠和尚(赐号半偈者),前往西天祈求真解,途中大颠和尚收猪一戒,及沙弥二徒,遇诸魔,屡陷危难,终达灵山,得真解而返。

1984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曾出版《后西游记》连环画17册。虽说是小人书,但改编得很好,提炼了小说主题。其中《破“不老婆婆”》《战文明天王》流传甚广。尤其是 “不老婆婆”一段,写得香艳通俗,物化“金箍棒”为性器,将“玉火钳”之战延展为性暴力的场域。 “文明天王”一回,读书人能看得会心,这个妖怪“生得方面大耳,当头金锭,满身金钱,宛然如旧,只手中多了一管文笔,故生下来就能识字能文。又喜得这枝笔是个文武器,要长就似一杆枪,他又生得有些膂力,使开这杆枪,真有万夫不当之勇。又能将身上的金钱取下来,作金刨打人,遂自号文明天王,雄据这座玉架山,大兴文明之教。”文明天王使得作为金钱化身的“金刨”幻化为物质性的法器,金不仅可以当做货币,还能直接当做武器打人(第二十三回, “遂将浑身的金钱刨雨点一般打来”),对人造成伤害。这是《后西游记》塑造西行险难的别致笔法。

2018年,赵兴勤《关于〈后西游记〉研究的几点思考》一文就《后西游记》成书刊印过程再度做了推理爬梳,在他看来,“刘廷玑接触《后西游记》,当在康熙中叶前后。尽管现存的《后西游记》最早刊本似是乾隆四十八年(1783)金阊书业堂《新刻批评绣像后西游记》本,该小说的成书不会早于康熙初年”。现藏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的务本堂刻《绣像西游后传》,右上角注 “圣叹评点”字样,无论是否托名,都对赵兴勤的结论给出了参考,因为金圣叹殁于顺治十八年。如赵兴勤的推断是对的,金圣叹不可能在康熙初年之后完成这部小说的评点,评点者另有其人。

在日本,明治十五年(1882)有松村操译本《通俗后西游记》(春风居士译编,东京书肆兎屋诚版)。我找到了三卷共六回,日文不好只能粗粗翻阅,发现编译本删去了部分诗文。其实第六回也没有译完,文末完整用中文录入了韩愈《谏迎佛骨表》,写到唐宪宗勃然大怒,降旨将韩愈贬作潮州刺史,韩愈怅怅去潮州上任,便戛然而止。卷三文末写着 “若此卷太长,以下请参照下卷说明”,并写有“通俗後西遊記終”字样。松村操还曾翻译过《金瓶梅》(《原本译解金瓶梅》),同样于明治十五年(1882)出版。据张义宏记载,“1882年至1884年间,《原本译解金瓶梅》陆续出版了5册,发行至第9回因译者去世而中途夭折”(《日本金瓶梅译介述评》)。也许是因为如此,他译编的《后西游记》再没有机会翻译完。

昭和二十三年(1948),书家尾上柴舟也有译本《后西游记》,序言里说,译本删去了“不老婆婆”这一节,因为它“有损风教”。但这都不是《后西游记》进入日本最早的版本,因为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藏有天保五年(1834)木村通明(1787-1856)的《后西游记国字评》手写本,署“默老批评”,可能验证了马兴国的研究成果《〈西游记〉在日本的流传及影响》所指出的,即“早在日本宝历年间,天花才子点评的《后西游记》就已传入日本”,且受到了知识界的喜爱。

在这篇九千余字的《后西游记国字评》中,非常详细地介绍了《后西游记》四十回的内容,提炼了取真解一行人路经的妖怪和险难,并同样认为后续故事缘起韩愈。这个理解,很少被《后西游记》研究者重视。

其实《后西游记》第六回,借唐三藏之口对孙悟空说,“今日韩愈这一道佛骨表文,虽天子不听,遭贬而去,然言言有理。”孙悟空说道,“愚僧造孽罪,于佛法无损。韩愈此表,转是求真解之机。且慢慢寻访,自有缘法。”

韩愈与“西游故事”的渊源颇深,主要是和 《后西游记》密切联结。《韩湘子全传》说佛骨是韩湘子云阳板变化的,第十八回 “唐宪宗敬迎佛骨韩退之直谏受贬”提到“原是殿前卷帘大将军,因与云阳子醉夺蟠桃,打碎玻璃玉盏,谪到下方投胎转世”。第二十四回入话韵语中又出现了 “不老婆婆”:“茫茫苦海,虩虩风波。算将来俱是贪嗔撒网,淫毒张罗。几能够,翻身跳出是非窝?讨一个清闲自在,不老婆婆。” 1993年,郑智勇在《〈后西游记〉与潮人》一文中,还曾分析《后西游记》是一部与潮人密切相关的作品,书中不止一次点名“大颠正是潮州人” “韩愈被贬潮州”,“《后西游记》中与潮州话明显相同相近的语词有四百多”……

我学识尚浅,实难写出更好的论文来考证韩愈与“西游故事群落”的历史关系。不过有意思的是,从《西游记》续书的域外传播历史看得出来,日本人挺喜欢《后西游记》,美国人则喜欢《西游补》多一些。作为一部小说续书,《后西游记》的文学史评价远不如《西游记》原著,也有著名读者挺喜欢《后西游记》,如谭正璧,更说“《后西游记》写不老婆婆事尤妙……” (《古本稀见小说汇考》)。但《后西游记》的海外传播历史并不逊于《西游记》,尤其是在日本,很早就有多个译本。续书常常被人所轻视,但它们偶尔也会承担起传播中华文化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