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在家园和时光的天空飞翔 ——读廖泳清散文集《笔峰倚梦》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冰 春  2020年10月21日22:29

十几年前认识廖泳清的时候,感到他是一个有些腼腆、文笔尚可的文学青年。近年来,陆续读到他的一些诗歌、散文作品,感到行文有境界,意象新奇,时有闪光金句。及至年前隆冬时节,他将厚厚一沓总题为《笔峰倚梦》的散文稿送到我的案头,阅读之后,我才发现当年的文青,已然成为一个在书山中勤于跋涉,善于思索,笔耕颇有收获的泸州文坛健将。阅览这本文集,思绪不禁随作者的笔端,在其家园和时光的天空飞翔。

廖泳清的散文,在写景状物中,饱含着对祖国山川大地的深情;在地标与历史的经纬中纵横捭阖,编织了一幅幅古今画卷,生发对历史的深长思之。如文集篇首《天边的世界》,开篇娓娓铺叙新疆的雄浑壮丽、别样的西域风情,在从容游走、纵目骋怀绮丽风光之后,满纸神奇变幻之中,自然而然带给读者一种神秘感,那就是:“新疆的奇特在于荒凉与富庶,广袤与精致如此神妙地融为一体”。《逆风前行》则一下子把读者扔进无尽苍凉和汹涌的感慨:“冬天看故宫,最能读懂故宫的,是肆虐故宫的劲风”在故宫,作者脚踏青砖玉阶,顶着凛冽朔风,穿越的是一个个湮没风尘的朝代,掠过的是风云蔽日的苦难,谛听的是悠长沉重的历史回声。而将泸州放在显要的位置,与长江其他重要城市并列的散文组篇《我的长江我的城》,简直就是一幅涵盖人文、地理、历史、时空的万里长江图,风光迤逦,风情殊异,意趣盎然,美不胜收。在乔家大院,作者睹物述怀,察毫探微,品出了以儒道引商道、以商道证仁修的“晋商”传承之法,从乔家大院一脉相承的家风、智慧、商道,“为新时期商业道德建树,源源不断地提供精神动力”(《家风、智慧、商道》)读到本辑中《江南风骨》《感受粤海》《拥抱华夏脊梁》《婺源,让乡愁静静流淌》等篇章,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不同时期在作者留下的心理印记,虽然有江南柔媚、藏地高天、皖源淳风的显著差别,却无一不让人体会到真诚与善意、欣喜与激越,在心中潜滋暗长探索与拥抱的激情与冲动。

《诗话酒城》一辑,全是描述泸州风物历史、人文自然景观的篇章,作者热爱故土、讴歌家乡之情充盈字里行间。在作者亦庄亦谐、妙趣横生的笔下,泸州的景致、历史、词章无不令人向往。如若不知作者是一名工商界的“官员”,许会误以为他是一位熟知历史掌故、研究方志文化的学者,亦或热情推介旅游景点的导游呢。《仁和路,铁打泸州的守望》一文,其实就是一幅泸州历史沿革变迁的“存照”。作者依托老泸州中心商业区的闾里街市,引述翔实史料介绍街巷前世今生,洋洋洒洒万字长卷,条理清晰张驰有度,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了解了泸州,增添了对这座活力奔涌的古城的喜爱。《假如与泸州谈三天恋爱》,起笔以说书人的表述方式展现泸州的美。这种美,在作者眼里是内在的、丰盈的、沉静的、磅礴的……泸州的景点那么多,作者就这么一串,用一趟“爱的旅程”,让读者在方寸之间,充分领略到泸州现实的、历史的、人文的、自然的绰约丰姿,其写法无疑是十分新颖的。曾获省、市奖项的散文《码头变迁说风尘》,作者一路铺陈,紧扣泸州最具地域特色的江河码头,历数各个码头的兴盛与沉寂,讲到汉唐泸州的军事要冲、明清泸州的经济枢纽地位,思绪在家园与时光的天空振翅飞翔,在起承转合、卒章显志中,展示出泸州“大码头”在新时代重新崛起的图景。

列队而来的《乡村时光》是《诗话酒城》的延续与特写。在宁静而熟悉的乡村时光追忆中,升华出作者对故人、故土的眷恋,对符阳移民文化、长江码头文化基因传承的思想光芒。在《有那么个地方》一文中,作者激情赞颂生于斯长于斯的川南古县合江,赞颂合江丰富的特产(名优荔枝、青果、柚子),赞颂纯朴的耕读文化,对这里走出去的优秀人物、引来各地羡慕目光的风味美食、乡土特产如数家珍,敝帚自珍的游子情怀跃然纸上。从万里东流入海的长江流域来看,合江的县城、码头无疑是太普通不过,立石子、金宝村的老百姓也是千万劳苦群众中的“小水滴”,但一经浸染了作者的挚爱之情,包括像“一坯土”似的父亲、《惊心动魄木艄舨》中的“表爷”、劳禄一生却双目失明的“表娘”,刻画出一个个勤劳勇敢、不屈生长的人物群像,他们妆点了家乡、改变了落后面貌,正可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矣!

《物语心声》一辑,是作者人生感悟的真情表达。从《享受简单》一路读去,无论是《爱情的季节》,还是《蝶舞无声》,抑或《冬至,酷寒中的敬畏》,以及《从李白身世说起》等篇什,饱含着对生命、青春、爱情、奋斗热血的珍视和敬畏。人生从伊呀学语、蹒跚学步,经过一次次流汗流泪、一年年爬山涉水,走过一个又一个驿站,到达目的地时,才发现又回到原点——本真!这样的彻悟,启人心智,透露出作者的智慧,也勾画出了长长的心路历程。

作者的人物散文篇目很多,包括写企业界的、医疗界的、文学界的、抗日英雄、援外先锋人物等等,语言流畅、精炼,人物形象丰满,读来饶有兴趣。本书只选了《酒界泰斗赖高淮》《称量资产的天平秤》等篇什,其语言把控力可圈可点。限于本文的篇幅,不作细述。

散文的要义之一,是“形散而神不散”。古人云“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廖泳清是做到了。时下有些散文,看似辞藻华丽,实则空洞无物。“文贵质实”“辞以达意”,读罢这本文集,顿感斯言诚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