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抒写新时代 再创新辉煌

来源:文艺报 | 钱远刚  2020年08月28日07:37

全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会议召开后,陕西省作协高度重视,迅速召开全省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会议,传达了铁凝主席重要讲话和全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会议精神,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王吉德讲话,省作协安排部署了全省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工作。各地市、行业作协主要负责人、来自全省各地的作家、评论家代表等参加会议,共谋陕西新时代乡村题材文学创作大计。全国全省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会议的召开,吹响了集结号,为做好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按照会议精神和省委关于推动“文学陕军再进军”的部署,沉下心来,认真创作,努力抒写新时代“创业史”。

传承陕西乡村题材创作优良传统

陕西这片历史文化厚重、革命文化灿烂、先进文化显著的文学沃土孕育出许多蜚声文坛的著名作家,有乡村题材创作的丰富经验和深厚土壤。

延安十三年(1935年1月—1948年3月)期间,以“陕甘宁边区”为核心的全国解放区成立了边区文协、鲁迅文学艺术院、边区民众剧团等大量新兴的文艺机构和文化组织,拉开了共和国文艺的序幕,涌现和培养了一大批文艺家,这片土地孕育了《白毛女》《荷花淀》《王贵与李香香》等经典乡村题材作品。

1954年11月,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成立,自此开创了陕西文学的新篇章。先后有一批从红色延安和革命战争中走过来的作家进入作协,他们坚持“深入生活,紧贴时代”,为人民写作,创作了一批已经载入陕西当代文学史乃至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作品。如柳青《创业史》、杜鹏程《保卫延安》、王汶石《风雪之夜》等关心现实、为时代精神造像的成功之作。

改革开放以后,陕西作家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推出了一批乡村题材的重磅之作。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白鹿原》、贾平凹《秦腔》《带灯》等文学作品深刻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体现了中国精神的责任和担当。

十九大以来,在中国作协、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与大力支持下,省作协推动“文学陕军再进军”,做大做强“文学陕军”品牌。近3年,陕西乡村题材创作喜讯频传。一是乡村题材经典作品彰显新价值。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路遥“改革先锋”称号,中宣部等部委授予路遥“最美奋斗者”称号。《白鹿原》《浮躁》《平凡的世界》《人生》4部作品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保卫延安》《创业史》《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秦腔》《装台》等作品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陈彦《主角》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和谷《照金往事》全景式地记述了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陕甘边区农村波澜壮阔的革命活动。两部作品均获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二是青年作家不断发力。青年作家继承乡村题材书写传统,潜心书写,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周瑄璞《多湾》是对当前文学百年家族史、乡土中国演进史写作的又一次精深开拓。王妹英《山川记》以桃山村50年历史,书写乡村中国历史变迁的困境与突破。吴文莉《叶落大地》写山东人在陕西开荒、扎根的生存故事,还原了100年前中国农民大迁徙、重建家园的生活原貌。侯波《流火季》将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的发展与农村红色革命史完美结合,彰显中国精神。同时省作协组织主题创作,推出了《第一书记扶贫手记》《脱贫英雄》等优秀作品。

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抒写陕西新时代乡村题材有着强劲的动力和广阔舞台,广大作家更要传承优良传统勇立潮头,做时代的弄潮儿,奋力书写新时代的《创业史》,不负时代重托、不辱文学使命。

在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中再创辉煌

要认识新时代。“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乡村生活是陕西重要的文学资源之一,陕西作家书写乡村,始终立足陕西,观照国家民族命运,以厚重的现实主义精神观照时代。正如柳青所说,他的《创业史》表面上写的是农村的合作化运动,实际上写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是农民走进新生活之后,对于“社会主义思想”“集体所有制”的认识与接受的过程。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着眼点表面上看只是几户农民的生活及其变化,它实际参与的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火热现场,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过程。因此,要认识新时代,立足三秦,放眼世界,抒写新时代的主旋律,传播新时代的正能量,展示取得的新气象和新作为,体现人民生活的酸甜苦辣咸,用文学精品力作全面、生动地描绘和记录新时代的前进步伐。

要走进新乡村。乡村是文学之根,生活是文学之源,人民是文学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陕西作家一直以来都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传统。近3年来,陕西作协进一步完善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机制,鼓励作家深入生活,修订《陕西省作家协会关于作家定点体验生活的暂行办法》,选派3名作家赴基层挂职,5名作家定点深入生活。出台《陕西省作协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方案》,增强培训成效。在紫阳县、延川县挂牌成立作家创作基地,组织“脱贫路上党旗飘”等主题采访活动,引导鼓励中青年作家深入生活。广大作家们要俯身泥土、紧贴大地、触摸时代,坚守文学的初心和使命,摆正自身与时代的关系,汲取新时代中人民与生活所提供的丰富养分,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佳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现当代文学经典中,鲁迅笔下的阿Q、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柳青笔下的梁生宝、路遥笔下的孙少平等,都曾以鲜明的时代性和饱满的人物形象传达了一个时代的特征和意义。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先后选派数万名扶贫干部奔赴火热的脱贫一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培育、鼓励无数新型职业农民、大学生、企业家振兴乡村。还有更多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广大群众,是乡村振兴的实践者,是真正的“脱贫英雄”。广大作家们要努力塑造新时代中国的典型人物,在人物身上审视和挖掘出时代所赋予的精神特质,利用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形象、活动来展示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前进、生活的美好,传导出来自乡村的诉求,传达乡村振兴参与者干事创业的中国精神,通过人物来发出时代最强音,为时代立传,为人民画像。

要书写新篇章。创作是作家的根本任务,作品是作家的立身之本。乡村是现代化进程的缩影,是了解社会生活的窗口。进入新时代,陕西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建设,从国家“大后方”跃升为“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近年来,陕西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全省宣传文化系统落实省委要求,带头做到“两个唱响”和“五要”,广大作家们提高站位,在创作中精益求精,从局部角度来观察全局,用真情实感彰显新时代陕西乡村巨变的中国精神,为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文学力量。

要提升新境界。陕西文学从延安走来,延安不仅是一个地域坐标,更是一种文艺方向的确立和文学主体的建构,而这种为人民写作的理念,深入生活的创作方法,铸就了文学发展的基石,是文学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但同时要看到,我们现在文学发展的主要任务不是解决有没有、缺不缺,而是要求解决好不好、精不精,要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克服浮躁精益求精,发扬“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精神,提高耐得清贫、守得寂寞的境界,走出个人的小恩小怨、小爱小恨、小我小家,以更加理性、包容、开放的姿态去提升自我,融入新时代,体现家国情怀,在实践中锤炼脑力、笔力、脚力、眼力,站在时代的前沿、立于人生的高端去看待今天乡村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变化,去理解乡土的中国、发展的中国、开放的中国、富强的中国。只有提升新境界,才能把握新时代,书写新时代的故事,也才能以文学的方式,抚慰和引领在新时代中奋斗的普通人,实现文学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文学陕军品牌。

聚焦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持续发力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年,陕西省作家协会坚持文学使命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宣传工作部署,扎实推进“文学陕军再进军”工程。采取抓首要、出精品、出人才、强阵地、促改革等五大举措,围绕重点任务、职能任务等八大任务,分解为100余项工作措施。陕西作协7月26日召开了全省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会议,为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将着力推动文学精品生产、着力加强作家队伍建设,紧扣服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主题,为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文学力量。

抓主题创作,唱响主旋律。落实全国乡村题材创作会议精神,掀起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热潮。组织好重大现实题材、重大革命题材、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实施重大主题创作计划(2020—2022年),重点扶持一批作品,推出以反映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我省践行“五项工作”要求、奋力追赶超越主题的文学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陕西故事,彰显陕西新形象。建立文学创作与电影、电视剧本创作联系联动的工作机制。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相关调研工作。

抓百优计划,夯实人才基础。加强“百优”作家、签约作家和会员的培训管理,持续开展“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工作实践,组织开展作家职称评定,提高作家政治素质、艺术修养。弘扬柳青创作精神,鼓励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启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大型采访活动。开展省级文学理论、文学评论学术研讨及交流活动,为创作把脉问诊。培养基层作家、关注儿童少年成长,继续开展“文学陕军读书会”“小文学陕军进作协”等活动,打造省作协“送文化下基层”公益文学服务品牌,促进优质人才资源下沉,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抓融合发展,提升阵地质量。加强阵地建设,办好《延河》《小说评论》《陕西文学界》等刊物和“陕西作家网”“文学陕军”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营造创作氛围。推动省作协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作家数据库建设。加强对外宣传、舆情引导和形象建构工作,深挖文学陕军的精神财富。推动市级作协建设,推广延安、铜川经验。发挥各文学专委会作用,进一步强化文学社团的服务引导,建立健全省网络作家协会,支持青年文学社、编剧协会和网络作家等新兴群体发展,推动文学社团管理规范化,强化对新兴文学群体的服务引导。

千川汇海阔,风好正扬帆。陕西广大作家以全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会议为契机,弘扬陕西文学优良传统,坚持新时代的要求,从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寻找创作的主题、捕捉创作灵感,讲好中国故事、陕西故事,彰显新形象,扎实推进文学陕军再进军,做大做强“文学陕军”品牌,推动文学创作取得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