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从“实证性”到“文学性”:呼唤一种新的乡村诗学

来源:文艺报 | 李音  2020年07月31日08:36

“乡村”是乡土中国现代进程中最广大的现实,也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各种现代话语和文学书写中的巨型“他者”。无论是作为落后与传统的表征,还是浪漫与怀旧的对象,乡村及其背后所隐喻的乡土中国,都是在以城市为代表的现代文明或隐或显对照下进行的书写。这些文学叙事不仅反映着现实,更因与“城市-现代”的结构性关系,作为文明的他者,发挥着现代中国各种激进或保守、焦虑或抚慰的文化政治诉求和想象功能。不过,经过一百来年的重复书写,“乡村”——正在发生结构性位移和巨变的乡村,却被囚禁在僵化的话语和形象中,不仅在社会公共感知中丧失了现实感,而且还间接耗尽或磨损了文化象征意义。在无可名状的意义上,乡村现在成了我们时代名副其实的陌生的他者。

但我们又绝不缺乏有关乡村的信息。在新媒介时代,还有什么信息是稀缺的,什么事物不可见,什么地方不可到达?然而信息不等于认知。恰恰相反,正是在过度资讯、零距离交际造成的“透明社会”,人陷入由噪声、资料与信息构成的数字化风暴中,感知呈现为“狂看”的形式,成为毫无节制的呆视,面对真相发出的无声轰鸣亦听觉尽失。致力于批判数字时代人类精神状况的新生代哲学家韩炳哲说:“轰鸣:这是真相,就算是踏进人群当中,踏进隐喻的暴风雪中。”人们踏遍千山万水,却未总结任何经验;纵览万物,却未形成任何洞见;堆积信息和数据,却未获得任何知识。在乡村问题上,从社会学、人类学到文学,目前提供给公众的表述都不同程度遭遇了这种经验高度同质化、琐碎化的困境。

将目光投向“故乡”的非虚构文学的兴起,及其在大众传播中的轰动效应,呼应了公众对社会变动中乡村问题的焦虑和对话语失效的普遍不满。“非虚构”旨在打破文学固化的表述体制,试图以一种更直接的方式重建文学与世界的关系,其姿态极具冲击力,实践效果却一言难尽。写作者结合社会科学的求真和文学共情能力,可以催化形成社会公共话题,但并不能保证形成真正的认识,摆脱社会科学和文学各自的陷阱。甚至可以说,正是透过非虚构写作的实践,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反思,今天在什么意义上更迫切需要文学对乡村进行新的书写。

笼统来看,农村类非虚构写作对文学“创作”属性的否定和淡化主要乞灵于类似田野工作的方法,强调作者在场和实证性,尽可能进行客观记录,偏爱个体和具体的故事,弱化甚至不形成叙事,微观凸显胜过整体分析。可是田野调查本身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亦非万全之策,运用起来问题重重,更不意味着仅仅指观察和访谈,收集数据资料,记录田野日志。实际上对田野作业本身的反思,已经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点。作家对田野工作粗浅的跨界使用和没有将观察上升为理论概括与解释的社会学者一样,都会造成一种丰富细腻的匮乏,将格尔茨所提倡的“厚描”——注重个体与所处文化机制的联系的理解和阐释,降低变形为局部的精致化描述,无法获得对乡村问题的整体视野和深度理解。这样的书写形成潮流后,最终传递到公共领域的信息即便耸人耳目也很难具有启发性,如同信息化时代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的,仅仅是现象的叠增和言语的堆积。这种对微观和细节的无限量的迷恋,在思维上是免于思考的捷径,在心理上是“真相”的幻觉,在形式上对应着数码时代的意识形态:记录和储存,精确和数量。

认识是基于理解的,区别于简单的了解和获取信息,无论以哪种知识形式和表述机制呈现,都需要投以长久的思考和注视,运用自我来理解他人和另外的生活世界。认识需要“叙事”。对社会科学来说,田野工作不仅是一种质的研究,也是一种理论建构类型,需要最终逐步达到对研究对象和问题的理论概括与解释。对文学来说,叙事是为混沌杂乱的世界勾勒轮廓,需要作家吞食一切,消化现实的整体,投以光束,重现某些事件,提取出清晰的形象。因此,叙事关乎选择和编织,只能容纳一些特定的事件,是对数量的阻止。也正是叙事性将人的意识与纯粹加法的、积累的存储器区分开来。在信息时代,恰恰是微观叙事比宏观叙事更需要警惕。信息泛滥是叙事性丧失的表现,而弱化叙事则是我们当下关于“真实”的文学新迷信。叙事挑拣事件,但并不缩减事实。叙事的形成依赖于对世界根本问题以及事物关联性的洞见和发明,其本质是隐喻和转义。维柯认为这不仅是修辞问题,而是一切民族和人都必有、必用的对自然的认知方式。隐喻在遥远的事物之间建立关系,让它们靠近和对话,扰乱固有的或简单的再现法则。真正的文学在这个意义上生产现实,发明与事物内在呼应的隐喻。

之所以理论性地重新强调文学与世界的关系,是因为乡村及其喻指的“乡土中国”正在发生深刻的社会变迁,城乡二元化的格局正被城乡一体化或城镇化趋势所取代,中国及其具体区域与全球经济和文化的交织越来越密切,所谓“乡土中国”的内涵和视阈已不再能准确地概括和解释当下乡村的经济结构、生活和生产方式、文化精神状态。可以说,乡村现在是一种无法在既有意识和封闭格局、静止状态中看待和理解的新事物。如何理解乡村,已经成为理解中国、现实及世界最重要的视角之一。这种每天翻涌着无数信息的新事物或许需要探索虚构/非虚构等多样的表述形式,但从根本上最迫切的是形成新的叙事和认知、隐喻和命名。

世界的流动性和同质化使得乡村不能再笼统地作为城市文明的他者来观照。但就经验的陌生性、广阔性而言,作家以及任何想要廓清对现实理解的人,更适合将当下的乡村放在“差异、多样性、自我之外的人和事物”这样更普泛、平等的“他者”意义上来感知和交流。与以往将乡村的单向度审视的刻板“他者化”恰恰相反,这要求作家主体摆脱经验的自我循环,与他者进行交流和对话,在差异和求同的辩证中,彼此双方赋予生机和活力,把有关乡村的一切从以往的社会意识和话语中解放出来,将事物令人惊讶、诧异的“他性”,或者说某种他者的智慧显豁于世界。

趋向他者,守护差异、细节、模糊性,是文学和艺术的本性,这在主体封闭、经验共振、尽可能排除陌生性的社交网络时代弥足珍贵。这也许能部分解释,为什么不信任、越过“文学性”的非虚构写作,大多怀着真挚的理解意愿去接触乡村世界,往往收获的却是固有见识的强化,再现的是自我和他者世界的“差距”而不是差异。就目前大部分非虚构作品来看,在“客观记录”的戒律下,人物访谈也好,事件观察记述也好,都被描述得过于透明,含义显而易见,没有任何想象空间——事情就是如此。无论是直接引述还是间接转述,这些发自乡村的声音在一定的话语空间和情境下产生和截取出来,聚拢在作者的某种问题和焦点下,足够详实,却很难带出背后整体生活世界和文化精神之网,也不具有交流性。在哲学意义上,这里并没有产生经验,也没有遭遇他者。因为深刻的经验意味着主体受到撼动和否定,“某些事情在我们身边发生,我们碰见了它,遭遇了它,被它推翻,被它改变”。

尽管非虚构作品的写作都喜欢从作者和他者世界的接触讲起,但似乎再也没有发生像鲁迅《祝福》中“我”遭遇祥林嫂那样的“事件”。祥林嫂是启蒙知识分子所痛心疾首的乡村愚弱贫辱问题的化身,但“问题”突然开口反过来发难对方,逼问知识的合法性,拷问责任的相关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我”仓惶支吾落荒而逃。他无法给出答案,却修订对自我的确信、思考和实践。今天乡村的面貌和问题都变幻了,但祥林嫂事件却持续散发着意义。这一偶然的相遇事件,在当代被韩少功作为重要的历史主题和日常现实来处理。《马桥词典》《山南水北》两部作品致力于乡村传统和现代文明、汉语和方言、中国和世界、自我和他者的碰撞,互相质疑打破定见,激发双方重新思考自己所习惯视为理所当然的一切。叙事者既与他者同样思考,看到文化背后的生态、生活和灵魂;又与他者异样思考,事物由此被其对立面激发了别样的活力,世界折射出多样的光芒和流通的可能。通过“文学性”——真正的探入事物深处和诗性思维,韩少功将“问题中国”转向了“理解中国”。

《山南水北》的展开始于作者从高空俯瞰山村,在经纬度坐标上去重组感知。“山南水北”,世界绵延流转,万物息息相关。今日需要在世界范围重新定位乡村,也需要从乡村出发去理解中国和世界,重塑乡村的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