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发扬四川乡土文学传统书写新时代“创业史” 四川省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座谈会在蓉举行

来源:四川作协 |   2020年07月19日10:47

7月15日,由四川省作协主办的四川省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会议在蓉举行。省作协主席阿来,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志明,党组副书记张颖,机关党委书记李铁,副主席龚学敏、伍立杨、罗伟章出席会议。龚学敏、罗伟章、马平、蒋蓝、刘裕国、向以鲜、白浩、向荣、李明春、王国平等10位作家、评论家先后在会上发言。二级巡视员罗勇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是四川省作协开展文学扶贫“万千百十”活动进入收官阶段,学习贯彻全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会议精神举行的一次全省性乡村题材创作会议。参会人员围绕“积极推进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创作”“提高站位,深入生活,充分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乡村的历史性变化和新时代中国乡村的发展前景”“发扬乡村题材写作的优秀传统,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塑造新人,书写新史诗”三个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阿来在讲话中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乡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显著改善了四川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展现了新时代四川的发展前景。面对新时代如此重大的现实题材,四川的作家不要错过这一伟大的社会运动,要成为观察者和积极的参与者。全国脱贫攻坚战一打响,四川省作协就同时展开了一个参与脱贫攻坚大工程的小工程,叫文学扶贫“万千百十”活动。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从数量上看,我们反映脱贫攻坚的作品在数量上是超额完成的,但脱贫攻坚题材创作的成功与否,其决定性的因素还是在写作者这一方面。眼下有些写作者在从事乡村题材创作时,往往缺少纵深的历史感,容易陷入就事论事,以事例诠释国家政策的窠臼,作品程式化、概念化。用老腔老调谈论新事物,难免会落入老套。阿来强调,今天的脱贫攻坚是改造落后乡村的一场全面战役,所着眼的不是某一个贫困家庭具体的增收指标,而是整个乡村社会面貌的改变,文明程度的提升。我们从事文学工作的人,平时习惯在文学圈里打转,在面向历史时往往不能形成纵深的历史观。深入生活就是去脱贫攻坚现场认知社会,扎根人民就是在现实中学习。写作者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创新反映人心和人性的新方式,才能从整体上体悟到一个曾经衰老的中国,如何一点点的改变,从物质到精神再度走向强盛的内在秘密。阿来强调,伟大现实的发生,其表现错综复杂,其动机宏远深阔。如果我们只以单纯的文学眼光,去抓一个写作题材,再以所谓纯文学的眼光一再过滤,除了留下一点空洞的激情和无凭的修辞外,在文字中留下的只会是一个做出机械反应的呆板身影,失去的将是活生生的现实与现实背后更丰富的社会,以及历史的纵深感。如果我们的写作能克服功利心,“用绣花功夫”的态度和“久久为功”的决心,相信四川的作家在乡村题材的写作中肯定能有更多更丰厚的收获。

散文作家蒋蓝,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提出,脱贫攻坚题材写作不应该是对一个政治命题的描红作业,而是对四川伟大的乡土文学写作的强力续接。散文作为非虚构写作大于、高于新闻特写、纪实写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强调的是以在场的方式呈现历史往事、现实真相,并将写作者的思想、情感、观点等等隐藏于描述的细节当中。景、物、人、事、路是中国乡村文化的五大元素,也是用散文表现新时代乡村题材的五大要素,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所在,缺一不可。

第一批参与“万千百十”活动的作家刘裕国和郑赤鹰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通江水暖》。刘裕国在发言中谈到,近三年来他数次走进大凉山乡村采访,深深地体会到要创作好乡村题材的文学作品,只有紧贴乡村热土,才能感受蜕变,才能对新时代乡村历史性巨变做出细致生动的描绘,才有洋溢着时代气息的文学表达。他结合正在创作中的《大凉山走向明天》谈了三点个人体会:紧贴乡村,才能听到擂鼓般的脚步声;紧贴乡村,才能听到荞麦拔节的声音;紧贴乡村,才能听到凤凰涅槃的鸣叫。

何处寻乡愁?诗人、评论家向以鲜,从人类古老的诗意及哲学的乡愁情绪入手,渐次深入的阐释了扎根于农业文明土壤的儒学乡愁,剖析乡村与中国社会结构的内在关系,提示人们关注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乡村现实,以及在此种背景下所涌动的充满诗意的乡愁。他认为,今日的乡愁,沉重又令人陶醉、不安。今日的乡愁,已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或诗意的情绪,而是一种文化的力量,要通过文学作品为未来的人类学研究保留一个当下的真实乡村。

作家王国平来自四川江油的偏僻乡村,对乡村生活不仅非常熟悉,而且对农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谈到对乡村的关注和乡村题材创作时,他认为要注意发现乡村题材书写中的“新乡村、新活力、新变化”,坚持乡村题材书写中的“原生态、原住民、原乡愁”。只有发现和认知新时代乡村的“三新”,坚守新时代乡村的“形”“根”和“魂”,才能在重回乡村或故土时,不至于迷路。

评论家白浩目前正在从事的一项课题,对省作协“万千百十”活动中创作的小说进行系统研究。他认为四川不光在脱贫攻坚社会运动中是全国的关键战场,在反映脱贫攻坚题材的文学领域也是关键战场。四川在围绕脱贫攻坚主题的小说创作方面,无论是在主题突破、现实主义深度、乡土文学鲜活性、队伍集结等方面,还是在体制上的文学组织实践、创作群的崛起、现实主义写作活力的焕发上等,都取得了新的瞩目成就,已经构成四川文坛一个突出的、有意味的现象。可喜的是,现实主义一旦形成主潮,就会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乡土文学作家队伍的总动员与成长已凸显,构成了新世纪四川文坛一个现实主义文学与乡土文学的中兴现象。

关于乡村和县城,一直是李明春在小说创作中的重要题材,他结合自己目前正在创作的一部反映乡村70年巨变的长篇小说,谈了个人的体会,认为今后在乡村题材创作中,要从三个方面继续努力:第一,作品要有历史的纵深感和当下的时代特征。时代是历史进程的一个阶段,有传承也有创新,只有厘清历史渊源,才有书写的意义。第二,作品要有生活情趣和思想深度。文学反映生活,也要有作者的独立思考和独到见解。第三,作品要有寻常百姓和英雄情怀。英雄出自百姓,百姓也有英雄情怀。

四川是乡土文学大省,一百年新文学史上最卓越的经典文学作品几乎都是乡土小说。评论家向荣在发言中提出,精准扶贫,是主旋律文学的写作。从题材和主题上说,也是一种大有作为的文学写作。自古以来,四川就是乡土四川,直到现在,乡土性仍然是四川的地方属性,乡土四川仍然是四川文学特别是乡土文学重要的书写对象和创作源泉。新时代乡村题材从创作谱系上说,可以纳入“底层写作”的文学范畴。底层写作的美学原则应当书写人在生存困境中的各种可能性,因此,乡村题材蕴含着极其繁复无比的丰富历史意涵和现实意义。

乡村是哪里的乡村?谁的乡村?什么时候的乡村?作家马平在发言时提出了三个问题。他说,铁凝主席在讲话中谈到的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真正解决“我是谁”的问题,才能获得对自我与世界的新的认识,从而完成自我的锻造、主体的重构等,对他启发很大。他认为,新时代乡村题材的书写,作家应摒弃已有的生活经验来重新认识身边的乡村,呈现的乡村应该是读者心中的乡村,是时代新人正在建设中的乡村。

创作主体的生命投注,才是文学写作的根本。《四川文学》杂志社社长、作家罗伟章认为,以前的城乡二元结构,乡村是自主的,现在城乡正打破壁垒,城市和乡村之间的那堵高墙,正在消除或者说已经消除,使得书写乡村的作家会有一些茫然失措。老一批从乡村出来的作家,确实如铁凝主席所说,知觉和认识很容易滑向已经消失的经验,滑向自己童年的乡村;新一代的乡村作家还没有成长起来,从某种程度说,我们现在对乡村的文学书写是苍白的。这是因为,“乡村题材”这个术语目前并没深化为文学术语,这可能带来一个后果,就是缺乏生命投注。

《星星》诗刊多年以来一直关注新时代乡村题材诗歌创作。星星诗刊杂志社社长、诗人龚学敏说,早在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让农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后,《星星》诗刊就开设了“记住乡愁”“最美中国”栏目,去年又在刊物上开设了“放歌新时代”栏目,今年和广西、安徽联动,并与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合作发起“又见乡村”主题创作。同时他也指出,当下乡村题材诗歌创作也存在四个问题:一是假,用陈旧的、过时的意象来表达现时的情感。二是慢,用过去的眼光来看待飞速发展的现实世界。三是空,没有深入到生活的深处,抒情空洞。四是旧,没有创新意识。

侯志明在会议总结中提出,书写新时代的新乡村,用文学的力量助力脱贫攻坚,是省作协开四川展文学扶贫“万千百十”活动的目的之一。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如何用文学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伟大斗争,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是全省广大作家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侯志明号召全省作家,以各种方式深入生活,把脱贫攻坚题材的创作、新时代乡村书写与庆祝建党一百年结合起来,争取创作出一批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力作。希望四川各级作协进一步加强主题创作的组织、服务工作,支持作家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和高质量地完成计划中的主题创作,并积极做好优秀作品的宣传工作。

省作协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及在蓉作家、评论家代表3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