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只有一颗忧伤的心才能看见这个为忧伤所充盈的人世

来源:《西湖》 | 泉子  2020年06月02日08:49

只有一颗忧伤的心才能看见与向我们转述这个为忧伤所充盈的人世。这是我读完,也是第一次读到诗人楼河的小说《告别》与《“笑对人生”》时想到的。

楼河是我认识了近二十年的诗友与兄弟,虽然我们在过去的近二十年中见面的次数并不多。他在大学毕业后曾在杭州边上的一个小县城工作过两年,那正是一个诗歌论坛风起云涌的时代。也是在那时,我们有了最初的相见。第一次见面大约是一个年轻诗人的聚会上,好像是一个小饭馆里热气腾腾的包间,他端着酒杯走到我面前说,“我知道杭州年轻诗友们都很认同并追随于你,但我不会轻易认同与追随一个人!”他的声音轻柔又充满挑衅,并为一个其乐融融的晚宴注入了一丝紧张的气氛,也开启了我们之间最初的不冷不热,若即若离的友谊。

我们成为深入的朋友,是在大约过了近十年后,他已远赴中国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最前沿之地——深圳七八年,并在这个五光十色的城市站稳了脚跟,并伴随着一个初来乍到的年轻人身上的紧张感慢慢松懈下来,而最初的真诚却一以贯之。或许,在我的印象中,楼河提供了一个年轻诗人成长的接近圆满的范例。在最初的写作中才华横溢,而生命的成长又是诗人不断放下才气的过程,直到慢慢接近繁华落尽。说实话,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读到楼河的小说,但当我读到他写下的这些自传体文字又毫无意外的感觉。他依然是那个诗人楼河,他只是以一种新的言说方式来书写他的诗歌以及生命深处浓郁得化解不开的哀愁。

哀愁几乎是楼河所有文字的底色,无论是他早年那些才子气十足的分行文字,还是像《告别》与《“笑对人生”》这些自传体的叙述性文字。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并构成了一种互文关系。事实上,对《告别》与《“笑对人生”》的阅读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他早年天马行空的诗歌,以及那个容貌俊美而又始终身体紧绷着的少年。

楼河的文字不追求情节的曲折或故事的跌宕起伏,而是看似波澜不惊的生活底下的静水深流。相对于猎奇与炫目,他更愿意袒露生命深处的幽微而动人心魄的一面,并作为对汉语更深处的传统——“日常生活中的神性,或是那个精微而不失其宏阔的宇宙”的回应。

《告别》讲述的是一个身患绝症的父亲来向我——一个高中生郑重其事地告别的故事。

这是一次提前到来的告别。一个正处盛年而又被绝症剥夺了力量,也没有资格对未来有所憧憬的人,一个渐渐失去父亲形象的人,一个因变成了脆弱的病人而被另眼相待的人,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决定去孩子学校完成一次郑重其事的告别,在他即将被疾病摧毁而无法再向他最爱的孩子表达他的爱之前。“是的,他今天是来和我告别的。我终于明白了他的用心。趁他尚能自己走动的时候,趁他还能在陌生人面前维持一个父亲的体面形象的时候,他来和我告别了。等到他形容枯槁的那天,即使他还有力气走这么远的路来看我,他也会卑微如尘埃了。他仿佛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天什么时候到来。”这是一个少年接受的一次有关生命秘密的教育,一次用盛年父亲之死完成的教育,甚至超过全部的书本知识与我们曾写下的所谓的华章。

《“笑对人生”》的人物与故事情节也很简单,它的推动力依然是作者对生活最深切的感受与体验。小说的主人公——“我”的表哥,一个曾经在生活中远远优渥于“我”的人,一个曾经在“我”面前是那么自信,也一直都是照顾“我”的人而不是“我”来照顾他的人。因为学历不高,因为初来乍到,他还没能在这个繁华的大都市里找到一份哪怕最卑微的工作。“而接连的挫折也让他渐渐失去了斗志。那是一种不甘心却又无能为力的感觉。那是一种抑郁。”所以,当他们“慢慢走着,仿佛为了好好聊天,但实际上我们的对话磕磕绊绊,从来不能在一个话题上深入下去,总是说了两句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不时浮现的沉默提醒我们已经日渐生疏的事实。”他们再也回不到“一起用一根扁担抬着一桶水去浇灌家里的一块花生地,落日的余晖照着我们的脚踝,我们像在劳动,又像在嬉戏,充满了默契,快乐而天真”的少年时代了。

“笑对人生”,是表哥用黑色与白色的围棋子在地板上拼写出的汉字,是一种对自我的鼓励,也是一种祈祷与告诫。“我在这四个字歪歪扭扭的形象中体会到一丝悲伤的感情,仿佛看到他拼写这四个符号时那种想要哭出来的冲动,以及无法哭出来的抑郁。”

故事的结尾处,作者“去下楼买了一点酒和凉菜”,并由此展开的欢宴,并非作为一种神来之笔,也无关一种巧妙的设计,而是一颗如此敏感多思的心为生活发明出的细节。“我们可能都需要一点薄醉,也许我们只有重新变得亲密,才能再次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生命的意义。酒精的麻醉总是能给我们这样怯懦的人带来一点快乐,以及更多一点勇气。”

而这何曾不是文学意义之一种?

在阅读《告别》与《“笑对人生”》的过程中,我无端端想到了鲁迅的《闰土》、朱自清的《背影》与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我想,如果他们恰巧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他们应比我们更先辨认出对方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