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古韵新声诗三百》序:千年诗史谱新篇

来源:文艺报 | 袁鹰  2020年06月01日08:42

中国有连绵千载的诗歌历史,是举世无双的诗的国度。在上古年代,就出现内容丰富多彩的诗歌总汇《诗》(后被尊称为《诗经》)。被奉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就叮嘱他的弟子们认真学《诗》,他曾精辟地阐明《诗》的功能:“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也就是说,强调诗具有鼓舞、欣赏、团结和批评功能。那首“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最古老的情景交融的诗。悠悠千载,“兴、观、群、怨”四个字对我们仍然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之后,历经汉魏六朝诗人们的创作,到唐代,由于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王维、李商隐的卓越贡献,诗歌进入了光辉绚烂的时代。及至后世诗的优秀选本《唐诗三百首》,连绵千载,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学诗的范本。即使后来宋词、元曲直到20世纪五四运动以后白话诗成为主流,也从未影响旧体诗的流传。到现代仍然拥有大量的读者和作者,也不断出现脍炙人口的优秀之作,继续发挥“兴、观、群、怨”的独特功能。我想,在未来的年月,也必然会延续下去。

记得在我童蒙年代,曾经中过前清进士、当过几任地方官的祖父,就教我读唐诗。最早的是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及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两首比较浅显易懂的诗。他规定我无论懂得深不深,一定要背诵。他说:“多读就能记住。”我到现在已95岁,老、弱、病、残俱备,但还能背诵不少唐诗名篇,包括《琵琶行》《长恨歌》这样的长诗,是当年练就的“童子功”。我不知道现代的中小学语文课本里,有多少流传的名诗,老师是否要求学生能背诵;我以为,能够记住并且流利地背诵,应该是读诗的基本功,也才能逐渐领会到诗的功能。

几位热爱旧体诗的友人不辞辛劳,广泛搜寻,编纂了这本《古韵新声诗三百》,是一件意义深远、功德无量的好事,让具有悠长历史的诗歌传统继续传承下去,也能满足我们这样的中老年读者的愿望。因而说了这一堆啰嗦话,表达感谢和期望的心情。也请读者朋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