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江中柱等编《林纾集》出版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0年05月25日09:02

一、基本信息

书名:《林纾集》

编者:江中柱、闵定庆、李小荣、汤江浩、于英丽编校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5月出版

二、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晚清民国著名古文家、翻译家林纾的作品的第一次系统整理。前五册收林纾的诗文、小说戏剧、笔记讲义、文论画论等,后五册精选民国二年以前最能体现林译风格和对社会影响较大的译作。

本书的收集整理工作坚持近三十年,前五册所收林纾原创作品都是首次标点出版,辑佚的古文、诗歌、小说等是很多研究者没有注意到的第一手材料,很多资料都是编者独家收藏。

本书是林纾文献整理的集大成之作,将为深入研究林纾其人其文奠定基础,对全面研究林纾的创作、文论思想、艺术思想有重要价值,对近代以来的文学史、翻译史、思想史研究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三、编者简介

江中柱,编审,长期从事福建地方文献尤其是林纾作品整理工作,整理《小草斋集》等。

闵定庆,教授,主攻近代文学,整理《孙涛诗话二种》《龚自珍文选》等。

李小荣,教授,长江学者,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专攻敦煌佛教文献与佛教文学。

汤江浩,教授,主攻唐宋文学,著有《北宋临川王氏家族及文学考论》,整理《校编全唐诗》等。

于英丽,副教授,主攻唐宋文学,整理《莆阳文辑·国朝莆阳诗辑》。

四、目次

前言

凡例

第一册

畏庐文集

畏庐续集

畏庐三集

畏庐文辑佚

畏庐时论

畏庐尺牍辑佚

第二册

畏庐诗存

畏庐诗辑佚

冷红斋词剩

闽中新乐府

讽喻新乐府

劝世白话新乐府

禽言诗

勉诸生

春觉斋联句

第三册

京华碧血录

金陵秋

劫外昙花

虎牙余息录

冤海灵光

巾帼阳秋

技击余闻

畏庐漫录

畏庐笔记

蠡叟丛谈

短篇小说辑佚

第四册

合浦珠传奇

蜀鹃啼传奇

天妃庙传奇

上金台传奇

劝孝白话道情

铁笛亭琐记

京华追忆录

点金成铁录

《小儿语》述义

评选船山史论

修身讲义

畏庐痴语

庄子浅说

春觉斋论画遗稿

第五册

春觉斋论文

韩柳文研究法

论文讲义

文微

周秦以来文章名家

古文辞类纂选本

刘子政集选

蔡中郎集

谯东父子集

欧孙集选

刘宾客集选

柳河东集选本

嘉祐集选

元丰类稿选本

后山文集选

淮海集选

虞道园集选

震川集选

唐荆川集选

汪尧峰集选

方望溪集选

重订中学国文读本

浅深递进国文读本

第六册

译作序跋、评语

翻译外论

民种学

德齐小传

巴黎茶花女遗事

黑奴吁天录

伊索寓言

吟边燕语

迦茵小传

撒克逊劫后英雄略

鲁滨孙飘流记

第八册

拊掌录

滑稽外史

孝女耐儿传

第九册块肉余生述

贼史

不如归

第十册

冰雪因缘

离恨天

魔侠传

五、精彩文摘

前言(江中柱)

林纾(1852~1924)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艺术家。或许是林纾“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那点不光彩的历史”(王富仁《林纾现象与“文化保守主义”(代序)》语),使得林纾文献的整理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

一、前人收集与整理的林纾文献

林纾去世后,其作品多次被重印或选编,这里不赘述。以下简要介绍林纾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林纾去世后,顾颉刚、陈槃合编的《闽侯林纾的著述》初步整理了林纾创作及翻译作品的目录(《图书馆报》第七卷第一期,该刊原名《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周刊》);顾廷龙首先整理了林纾的稿本《春觉斋论画》(北平燕京大学图书馆1935年引得校印所承印本)。

较早系统记录林纾著译的资料,是林纾弟子朱羲胄的《林畏庐先生学行谱记四种》(世界书局1949年版)。其中的《春觉斋著述记》分三卷:卷一“著述年表”,分年列举林纾的著作和译作;卷二“书录上”,记录林纾创作的诗文、小说、戏剧、古文评点等,抄录了很多林纾著作中的自序;卷三“书录下”,分类别记录了林纾翻译的小说等,亦抄录了很多译本中林纾的自序等。《林畏庐先生年谱》中亦保存了很多珍贵的资料。林纾弟子胡孟玺曾整理过《冷红斋词剩》以及《畏庐尺牍》,均以抄本流传。

其后,对林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得最扎实的是张俊才先生。张先生的《林纾著译系年》(见《林纾研究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以时间为序,记录了林纾的著作和翻译作品,很多著作下详细标注了篇名,特别是有关报刊连载的资料尤为详细。张先生后来在《林纾评传》(中华书局2007年版)中附录了《林纾著作目录》和《林纾翻译目录》,这是对《林纾著译系年》修正和补充,基本上反映出林纾资料的全貌。整理者在收集林纾资料时,很多就是根据张先生的记录按图索骥。

李家骥、李茂肃、薛祥生整理的《林纾诗文选》(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辑录了很多佚文,整理了林纾的尺牍。林薇《百年沉浮——林纾研究综述》(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版)中第五章《林纾散佚作品》,辑佚了若干作品;此外,林薇编有《林纾选集·文诗词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及《林纾选集·小说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1987年版)。夏晓虹、包立民编注《林纾家书》(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系统整理了林纾与家人的尺牍。

舒芜校点了《春觉斋论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王汉民辑校《福建文人戏曲集》(海峡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系统整理了林纾的戏剧。龚任界主编的《林纾书画集》(商务印书馆、中国书店2014年版),呈现了林纾的部分画作和手迹。刘荣平编《全闽词》(广陵书社2016年版)系统整理了林纾的词作。

林纾翻译的作品,198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林译小说丛书”,收入《离恨天》《吟边燕语》《撒克逊劫后英雄略》《拊掌录》《黑奴吁天录》《块肉余生述》《巴黎茶花女遗事》《现身说法》《迦茵小传》《不如归》。1994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李家骥、李茂肃、薛祥生整理校点的《林纾翻译小说未刊九种》,收入《闷葫芦》《神窝》《盈盈一水》《金缕衣》《情桥恨水录》《欧战军前琐语》《交民巷社会述》《雨血风毛录》《风流冤孽三篇》。

近几年整理出版或重印的林纾翻译小说和笔记等,亦有参考价值。

二、《林纾集》的内容

本次收集整理《林纾集》,原希望为林纾研究者提供较为完整的文献。但整理者的能力和愿望之间差距太大,只能舍弃一些内容:一是林纾的绘画作品,因为版权等方面的原因,只能放弃;二是林纾的翻译作品数量众多,只能选收部分。

本书所收林纾作品,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林纾创作的作品,包括文、诗词、小说、戏剧、笔记、讲义等。这是本次整理的重点。其中《明史纪事本末详节》(光绪壬寅二月五城学堂排印本),只是删节清人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故未收入。二是林纾的翻译作品。

(一)文章与诗词等

林纾创作的古文,本书收入《畏庐文集》《畏庐续集》《畏庐三集》,辑佚的百余篇另列为“畏庐文辑佚”。“畏庐时论”收录林纾于1912~1913年发表在《平报》的时事评论。“畏庐尺牍辑佚”在前人整理的基础上有所增补。

林纾创作的诗词等,本书收入《畏庐诗存》《闽中新乐府》,还辑得佚诗四卷;《冷红斋词剩》在前人整理基础上有所增补;《讽喻新乐府》在李家骥等《林纾诗文选》基础上,按照原报纸核对并增补;《春觉斋联句》三卷,亦对前人整理成果有所增补。

此外本书还收入《劝世白话新乐府》《禽言诗》《勉诸生》等。

(二)小说

本书收入长篇小说六部:《京华碧血录》《金陵秋》《虎牙余息录》《冤海灵光》《巾帼阳秋》《劫外昙花》,其中《虎牙余息录》是第一次整理。短篇小说除收入《技击余闻》《畏庐漫录》《畏庐笔记》《蠡叟丛谈》外,还辑佚二十余篇。

(三)戏曲

本书收入《合浦珠传奇》《蜀鹃啼传奇》《天妃庙传奇》《上金台传奇》四种。《劝孝白话道情》在李家骥等《林纾诗文选》的基础上增加一篇。

(四)见闻笔记

本书收入《铁笛亭琐记》《京华追忆录》《点金成铁录》三种。《铁笛亭琐记》为报纸原刊篇目与《畏庐琐记》合成。

(五)讲义、杂著等

本书收入《〈小儿语〉述义》《评选船山史论》《修身讲义》《畏庐痴语》《庄子浅说》《春觉斋论画遗稿》等。

(六)文论及古文选评等

本书收入《春觉斋论文》《韩柳文研究法》《论文讲义》《文微》《周秦以来文章名家》《古文辞类纂选本》以及“林氏选评名家文集”十五种。《重订中学国文读本》录入选文的目录。《浅深递进国文读本》是第一次完整整理,此书或为正志中学讲义《国文浅深递进法》的修订本。

《左孟庄骚精华录》《左传撷华》,只是《周秦以来文章名家》中部分内容,不重复收入。

(七)翻译作品

钱钟书先生在《林纾的翻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中将林纾的翻译生涯以“癸丑三月”译完《离恨天》“算得前后两期之间的界标”,“在它以前,林译十之七八都很醒目;在它以后,译笔逐渐退步,色彩枯暗,劲头松懈,使读者厌倦”。据此,本次整理林译小说,精选1913年以前翻译的、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作品,长篇有《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伊索寓言》《吟边燕语》《迦茵小传》《撒克逊劫后英雄略》《鲁滨孙飘流记》《拊掌录》《滑稽外史》《孝女耐儿传》《块肉余生述》《贼史》《不如归》《冰雪因缘》《离恨天》等,后期只收录了《魔侠传》;短篇小说只收录了《德齐小传》。

本书还收入林纾的译论,这是林纾于1912年12月~1913年间在《平报》“译论”专栏上发表的专门翻译外国评论的文章;“译作序跋、评语”,收录本书未收的林译作品的林纾序跋或评语。本书还收入了林纾翻译的学术专著《民种学》。

各书的版本情况不同,详见各册“整理说明”。

三、收集整理《林纾集》的遗憾

林纾去世后,他的作品一直没有得到整理,目前仍处于零散的状态。整理者曾奢望收集整理《林纾全集》,但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认识到难以完成,只好调整方向,缩小规模,改为收集整理《林纾集》。

有了这个“自我安慰”的“借口”,应该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继续工作了,但《林纾集》资料的收集整理过程依然困难重重。虽然在信息化时代,文献搜集较以前容易很多,但由于近代文献的特殊性,搜集林纾资料的过程也有其特殊性,从而导致《林纾集》存在诸多遗憾。

(一)晚清民国期间报刊业繁荣,使得林纾资料搜集面临不少困难。首先,虽然部分报刊已被数据库收录,检索方便,但还有相当数量的报刊只能实地复印或拍照,如林纾发表作品较多的《平报》。其次,由于当时报刊和笔名繁多,林纾在哪些报刊上发表过作品,需做大量深入调查。整理者所了解并找到的,恐怕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汪辟疆在《光宣以来诗坛旁记》(见《汪辟疆说近代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中说:“及民国初元,林氏挈妻孥避乱析津,贫乏不能自存。《民约报》挽林为主笔,自署曰蠡叟。时余已随先府君商城任所。余初读蠡叟文,心颇讶之,以为非林氏莫能为。顾其文颇循时论,又喜用新名词,往往于文意不相照,至其言之忸怩不由衷曲,则于字里行间,一索而知之耳。一日,忽思姑定为林琴南,作一书以诤之。果得复书,云‘已辞席矣’。”整理者未能查访到《民约报》现藏何处,只好待补。

(二)林纾一生以教育和著述为业,个人作品种类繁多、数量大,搜集的难度较大。整理者多年留心搜集林纾作品,发现部分散佚的古文、诗词、讲义等,还有些资料徒有记载,却不见原文,如陈海瀛《希微室折枝诗话》(油印本)中说:“福州折枝之有社名,当在清同治、光绪间……水部之琼社,为林畏庐、杨文增所组织,最有名。”林纾在琼社创作的折枝诗,至今下落不明。

(三)林纾交游较广、学生甚多,但林纾往来的尺牍、诗文等,目前搜集到的依然很少。

(四)林纾一生主要在福州、台湾、杭州、北京生活,整理者收集到的多数是林纾中年、晚年在北京时的作品。林纾在福州、台湾、杭州的作品仍有待查访。

(五)林译小说数量众多,本书只做精选。

(六)林纾的绘画作品,因为版权问题未能收录;画上有很多题画诗和题字,我们尽量根据所搜集到的图片抄录,有的图片模糊或残缺,只好待补。

(七)整理团队每人都有本职工作,收集整理工作经常被迫中断,以致本书出版拖延十多年之久。

四、致谢

《林纾集》的收集整理得到了很多前辈和专家的支持。他们无私地赠送资料,提供线索,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人民教育出版社图书馆惠赠《浅深递进国文读本》,完成了整理者多年访求未得的心愿。

感谢夏晓虹教授为《林纾集》的收集整理提出了宝贵意见。

感谢张俊才先生多次指导并提供了很多资料的线索。

感谢陈庆元老师和卢美松先生的关心和支持,他们提供了一些宝贵资料。

感谢林纾亲属龚端辉女士、林大文先生、李建先生等提供了很多宝贵资料,并一直对整理工作给予鼓励。

感谢艾俊川先生提供了个人藏品的抄件。

感谢湖北大学郭康松教授及周德美、温显贵师兄等提供大量资料。

感谢同事宋一明、连天雄,他们也提供了很多资料。

整理团队都是本人的师兄弟,感谢他们在科研和教学之余抽空帮助寻找、复印或录入、校对资料。

最后感谢福建人民出版社,为本人工作之余收集整理林纾资料提供了很多方便。

江中柱

2018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