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非虚构写作与中国儿童文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 齐童巍  2020年04月14日08:34

自新文学运动以来,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已走过百余年。回顾百余年发展历程,非虚构写作传统为我们观察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嬗变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

继承“文以载道”的创作传统

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诞生于新文化运动的大潮之中,与以成人为读者对象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同频共振。追溯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的非虚构精神传统,需要看到新文学运动在“文白之争”的背后,依然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 “文以载道”的纪实传统。“为人生”的写作依然是“载道”的,只不过所载之道有所变化。“人生”的内涵,在“救亡”与“启蒙”的历史潮流中不断更新。在现当代儿童文学创作中,“为人生”“救亡”“启蒙”这些主题都有着生动而丰富的表现。

在童话创作中,“文以载道”的非虚构写作传统得到了传承。《稻草人》(叶圣陶)、《大林和小林》(张天翼)、《唐小西在“下一次开船港”》(严文井)、《小燕子万里飞行记》(秦兆阳)、《一只想飞的猫》(陈伯吹)、《渔童》(张士杰)、《小雁归队》(吴梦起)等现当代童话都具有明确而强烈的现实诉求。

叶圣陶的《稻草人》被认为是开创现当代童话关怀现实创作传统的作品。在《稻草人》里,即使是无生命的稻草人,也没有可以遨游的幻境,不得不为眼前所见的、沉重的现实担忧;眼见形形色色的贫苦大众生计堪忧,自己却无力帮忙,最后只能倒地而亡。现实中紧迫的社会问题迫使作家即使在创作童话时,也总是力图用自己的笔参与并解决社会问题。

革命历史题材儿童小说部分地承担了写史任务。《小电话员》(李楚城)、《活命草》(巴金)、《小游击队员》(王愿坚)、《双筒猎枪》(任大星)、《琴声响叮咚》(胡奇)、《黎明前的故事》(茹志鹃)、《小兵张嘎》(徐光耀)、《长长的流水》(刘真)等小说,涉及各个革命历史时期。

现当代儿童小说创作中,还有一些用真实人物事迹改编、有现实教育意义的作品,如《雨来没有死》(管桦)、《高玉宝》(高玉宝)、《刘文学》(贺宜)等。还有更多现实主义儿童小说也承载了明确的现实教育功能,如《罗文应的故事》(张天翼)、《越早越好》(魏金枝)、《勇敢的人》(施雁冰)、《蟋蟀》(任大霖)、《小豆儿》(王蒙)、《韩梅梅》(马烽)等。

“文以载道”的非虚构写作传统也与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的论争息息相关。当代儿童文学史上关于《慧眼》《老鼠的一家》及陈伯吹“童心论”的多次论争,都不同程度地折射出特定历史语境下“文以载道”的现实内涵。陈伯吹的“童心论”认为:“一个有成就的作家,愿意和儿童站在一起,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就必然会写出儿童能看得懂、喜欢看的作品来。”陈伯吹并不是否认儿童文学“文以载道”功能的合理性,只是提醒作家、编辑不能忽视文学性。许多作家也在创作中努力探索儿童文学的文学品性。

纪实性报告文学具有更明显的非虚构写作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的报告文学兴盛一时。在这类作品中,南有刘保法,北有孙云晓,出现了《美,属于她》《中国神童》《女中学生的感情世界》《玫瑰梦的诱惑:中学生犯罪面面观》(刘保法)、《少年巨人》《一个少女和三千封来信》《成功在于选择:当代职业高中生心态录》《16岁的思索》(孙云晓)等一系列产生过广泛社会影响的作品。

形成现实的文学门类

如果说,非虚构在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发展史上一直是一股潜流,并不时陷入争论的漩涡中的话,那么,近年来中国儿童文学中涌现出的非虚构写作,就是一股境界更为宏阔、声势更为浩大的潮流。这意味着中国儿童文学的非虚构写作已从一种内在的精神传统,转变为一种现实的文学门类,折射出社会文化形态及文学形式的转型。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信息技术推动社会文化形态发生改变。不仅文学和非文学的界限在消失,而且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的模仿能力也越来越强。当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二元对立被打破,非虚构写作也给中国儿童文学带来了新变。舒辉波的《梦想是生命里的光》、殷健灵的《访问童年》等作品,让我们看到中国儿童文学非虚构写作可能的方向。前者关注的是当下的人生经历,后者则记录几十年前的童年记忆,两部作品都显示出了明确的非虚构写作意识。

2017年9月,中国作协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颁奖,舒辉波的非虚构作品《梦想是生命里的光》是唯一的报告文学获奖作品。舒辉波在作品的后记里写道:“如果以后我还做这样的非虚构写作,我一定用更多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直到我变成了他(她)。”10年前,当时在电视台工作的舒辉波曾采访过一些由于各种原因陷入困境的儿童。10年后,作家再次与当年的采访对象联系。在书中叙述者“我”的身上,也看不到全能的拯救者的姿态。作家让读者相信,也让书中被采访的对象相信,他就是这些孩子曾经见过的一个熟人,一个可以敞开心扉诉说的朋友。当然更重要的是, “我”就是一个真实的人,辛劳、辗转地去寻找、奔波、采访。“我”会期待,会感同身受,也会疲惫无力。所有这一切,都被保留在文字之中。作家的创作极大地拉近了文学与现实的距离,拉近了文字与读者的距离。这部作品通过平和、克制的文字,让我们更接近生活的常态。

殷健灵曾写过不少优秀的现代历史题材儿童小说,如《1937·少年夏之秋》《野芒坡》《彩虹嘴》等。近年来,她在《上海文学》杂志开设非虚构写作专栏,并在2018年末结集出版《访问童年》。作家有意识地将别人的童年经历,尤其是与上海这座城有关的童年记忆纳入自己的写作中。此外,她意识到,许多作家终其一生都无法走出童年在自己“心灵版图上打下的烙印”。在这部作品中,她尝试去探究这些“困扰我们的问题”。

《访问童年》与殷健灵擅长创作的儿童小说的不同,体现在其对素材的处理上。在一般的小说创作中,作家使用历史素材非常有限,但当进入非虚构写作,作家对历史素材的使用却变得非常“大方”,每一个采访都包含了异常丰富的人生记忆。这样的创作让我们看到童年的复杂性,也提供了儿童文学形式、内容创新的可能路径。

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当下的中国非虚构儿童文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正努力跨越原有的文本边界,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积极应对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以期进一步丰富读者的阅读与感受。我们坚信,中国非虚构儿童文学一定会有更好的未来。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非虚构诗学的历史生成与当代传承研究”(19ZDA26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