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写出中国军人的灵魂与品德

来源:光明日报 | 刘绍颖  2020年04月08日08:47

波澜壮阔的强军兴军征程中,报告文学的战斗性尤为突出。读江永红的《中国蓝军:实战化训练改革纪实》(解放军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我时时都被一股由战斗力生成的积极力量叩击胸膛。全书由《朱日和的呼唤》《挺进深蓝》《“狼性”的天空》《“磨刀”千里之外》《特种兵的战争》五个部分组成,全景式再现了解放军各军种“红”“蓝”实战化对抗演练的火热情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强军目标的有力引领下,全军上下从实战需要出发,坚持从难从严训练。“素练之卒不如久战之兵。”没有敌手的练兵也很难练出打仗的真本事。作者把握住这一事实,选择了“中国蓝军”作为切入点,向读者“报告”了军队实战化训练的改革进程。

江永红称自己“是从部队基层滚出来的记者”。不能不敬佩他身为一个老兵和资深记者对于现实的感受力,尤其是那种倾听部队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足音的敏锐,那种把握住报告文学应该向读者“报告”什么的自觉。作者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如何解决部队建设中的问题”上,他深入“蓝军”训练基地,对军队实战化训练的场景和改革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扎实的采访,从宏观到微观,辐射陆、海、空、天、电五维空间,全方位再现了军队提升战斗力的新篇章。

每一部作品的价值实现,都有属于自己的叙述方式。在这本书中,作者为把“蓝军”放在更深远的内涵上,除了第三人称的叙事还选择了两种穿插的叙述方式。一种是具体采访过程的贯穿。报告文学的倾向性从不是隐藏于形象背后的,作者通过俯视的视角看到对抗演习从“练为看”到“练为战”的新转变,从机械化单一兵种演练到信息化多领域、多军种联合演练的新转变。同时,这本书还多次强调“仗怎么打,军队就该怎么建,兵就该怎么练,进而达到设计战争,兵怎么练,仗就怎么打”这一思想理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蓝军”这块磨刀石,磨的不仅是“红军”的战术水平和战斗作风,而且在“磨”军队的全面建设。

另一种是红蓝军双方参与者的直接介入。“在和平年代,军人可能一生没机会打仗,但军人不能一天不准备打仗”。“蓝军龙”“红军侯”“金头盔”这些奔着“打胜仗”而去的军人们,在对抗演练中是怎样落实“训战合一”的内涵呢?其实无论蓝军还是红军,目标都是一个,就是通过演习寻找问题,以便在今后训练中找到克服的办法,以打赢未来战争。为未来战场着想的、具有远见的训练是残酷的,条件艰苦、任务艰巨,但“蓝”皮“红”心的他们坚持下来究竟靠的是什么?作者找到他们的精神支点,即对抗演练中“能打胜仗”的成就感。“红蓝”双方直白坦率又带有兵味的语言,也给人以一种如临其境的效果。这样的叙述方式不仅给读者留下了实实在在的印象,而且强化了报告文学创作最基本的属性——非虚构性。

报告文学是报告与文学的结合,报告固然可以一笔笔勾勒那些实战化训练的条目,而要展现出实战化训练的精神风貌,就不能不去追寻那些实实在在改变的足迹。这本书的文学属性就表现在情节的“一波三折”和人物形象的“再现”上。“我是个平凡的人”,这些训练场上朝前冲的军人听说要被采访直往后躲,但他们每个人“备战”事迹所具有的典型性使记叙的意义超越了人物本身。“他”不仅仅是“他”,而是“他们”。“他们”也不只是一代人,而是前赴后继的“中国蓝军”。书中动与静、急与缓的叙述虽纵横交错,但并不杂乱,就是因为作者抓住了“磨刀石”这一“蓝军”的本质,找到了结构事实的方法,使零散的材料有了靶向。尽管“蓝军”与普通读者相隔甚远,但我们可以从作者的叙述中感知到为和平而时刻准备着的中国军人有着怎样的灵魂、本事、血性、品德,也可以从中见证中国军队改革创新步履铿锵。

(作者:刘绍颖 单位:武警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