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沈念:山路弯弯水流长

来源:《小说选刊》 | 沈念  2020年03月02日09:00

去年初,偶然之际,我被抽调去参加一项与脱贫攻坚有关的工作。所去的地方,是湘南山区的一个过去所谓的“老少边穷”县。这一年,每次下乡半个月,前后五次地毯式的专项检查,跑了该县十几个乡镇和70多个村庄。每到一地,不与当地通气,都是完全独立地走家串户,算是对脱贫攻坚的做法、成效有了比较真实的认知。于我而言,也真是难得的一次深入生活。

与我同行的省委宣传部和湖南广电的机关干部,有几位是老扶贫了。其中有位老处长,从2014年起就到了这个县联点扶贫,当了三年扶贫队长,接着干了两年督查,县里到村里的干部,几乎没有不认识他的。与我聊起几年来的经历,他们有时眉飞色舞,有时心情沉重。他们带着理想下来,但丰满的理想在现实中总是很骨感。

贫富是相对的,总处于变动状态,无疑给扶贫带来了难度。扶贫的对象是人,扶贫成败也在于人,但人心、人性又是最复杂的。一路上,他们讲充满酸甜苦辣的经历,而在我心中,它们不只是故事素材,更是人性在生活中的吐丝结网、落地生根。扶贫不仅是靠资金、项目,更要靠意志信念的支撑,意志常常被时间磨蚀,信念笃定又多么知易行难。扶贫干部与帮扶对象(贫困村、村干部、村民)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团结和斗争就成了扶贫发展中的微妙之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就有了不同的追求方式与抵达结果。

《天总会亮》这个短篇就是下乡的文学产物之一,关于一个残疾家庭摆脱贫困的信念重建的话题。因病致贫、返贫,丧失劳动力,是脱贫的痼疾,这个群体需要的不仅是物质帮助,更需要精神的温暖支撑,一步步走出贫困泥淖的信念之变。于是我选择了孩子的视角去折射扶贫带来的生活之变。之初并没想写这一题材的作品,及至深入乡村(扶贫)一线的人事之中,我被身边的扶贫人、乡村之变所感染,也因此对乡土有了不同层面的思索。套用艾略特的一句话:“不仅感知过去(贫困)的过去性,而且感知过去(贫困)的现在性”。放下手中的计划,投入到这一新的创作计划,确实是从中所获得的对这个时代的峻烈情感激发了我。我们常说,好的现实题材,应该是折射出集结的时代情绪,刺激人们对社会精神状况的深度思考。当有朋友与我谈到题材的难度时,我也深知,如何反映庞大现实生活的复杂性、精微性,依然是难度所在。

五月中旬下乡那次,天气有些闷热,出高速,转国道,再进山,我们租的车在去往湘江源头的山里转了五个多小时,途中晕车实在厉害,不得不停靠路边,把午餐吐个一干二净。我突然发现身体一下变得轻盈,像是体内重负获得剥离。认识社会变革发展中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未来,认识这个时代所孕育和践行的一切,也需要完成与旧的认知的剥离。这种剥离力,也是推动力。

我在继续这一扶贫系列的观察与思考,期待2020年过后的春天,如同农民总是欢喜的春天到来,因为春天有孕育希望的劳作,有绿色生机的勃发。前不久,听做电影的赵宁宇老师谈主旋律,他说现在有一个新说法,叫新主流。我觉得这称谓确实能打开很多关注现实题材的创作者被禁锢的头脑。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其实也是走解决问题的另一路径。那么,此时,我是在另一路径上,再次面对与重新思考我们永难割舍远离的乡土与亲人。

在乡村田野间行走,弯弯山路相连,时常不经意间听到山上水泉美妙的流淌之声。那一刻,天地倏忽就变得开阔明亮起来。

感谢《小说选刊》转载这个小说,让一段难忘的经历有了另一种开始。

2020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