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儿童文学的影视改编

来源:文学报 | 马忠  2020年02月03日08:43

儿童文学通过改编的方式转换为儿童影视,不仅优化了儿童文学的传播效果,扩大了儿童文学的影响力,而且为儿童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资源,成为推动儿童电影发展的“源头活水”。近些年,伴随互联网与媒介融合程度日益加深,很多导演不约而同选择儿童题材和青春题材作为其表现对象,创作了一大批儿童电影。这些儿童电影的改编实践,也显露出当代儿童电影改编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成人化倾向严重。虽然为儿童拍摄的电影都是由成人来制作完成,但一定要有“儿童视角”。现在有很多声称是专为孩子制作的“儿童电影”,却为了票房注入大量的“成人元素”,将儿童电影变成他们人生价值失落后重新寻找人生意义的精神寄托,这样改编出来的作品最后只能成为孩子大人都不待见的“四不像”。其次是儿童文学作品的改编题材陈旧,故事情节的固化和模式化比较严重,难以引起儿童的兴趣,成为经典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再有,就是想象力匮乏的问题。近几年国产少年儿童电影的产量平均每年都有几十部之多,而能进入影院让孩子们看到的不超过10部。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境遇?从制作角度看,与一味追求低幼化浅阅读不无关系。误以为少儿电影就是创作姿态低,把“我蹲下来对你说”当作少儿电影创作的唯一姿态,结果造成了少儿电影作品低幼化、浅薄化。

那么,如何推动儿童文学传播和儿童电影创作的良性发展?长期以来,儿童文学影视改编的各个层面都对这一问题保持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我认为,文学向电影的艺术改编,主要应从三个方面来加强。

一是儿童文学影视改编要具有着鲜明的民族化叙事特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在儿童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叙述语言从小说的文学文本变成电影的可视文本,民族化的叙事策略仍然是中国当代儿童电影叙事的制胜法宝。比如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大圣归来》就是典型,影片中角色形象的设计,延续了近年来国产动画制作中人物形象幽默化、亲民化的设计思路。通过民族化、本土化的艺术呈现,将传统审美风格融入到创作中,达到形神兼备的意蕴之美。

二是儿童文学影视改编要追求文本题材多样化与主题多元化。不可否认,中国儿童电影发展最初承载着寓教于乐的教育功能,整体选材上也偏重于较为宏大的叙事背景设置。而且中国儿童电影多半是从动画片改编,很少有故事片。事实上,儿童的精神世界是很丰富的,儿童电影应该站在儿童视角,深入内在的儿童心理、感受、生活、教育和命运。儿童电影的题材与文学作品的题材一样可以运用不同类型的文学体裁和题材来充实。类型和题材的丰富,将直接促进儿童电影创作风格的多样化。

三是儿童文学影视改编要力求做到人文关怀与审美意识兼顾。人文关怀与审美意识是一部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内涵的体现。如果创作者在改编的过程中把人类普遍的人文关怀意识演变成一种冷冰冰的训导和说教,其人性探索也随之失去了应有的深度。同样,儿童电影是表现儿童精神世界的一门艺术,有着深刻的审美意识和人文关怀,应该抓住他们最有话说的生活、找准与他们对话的角度来赢得小观众的心。

在新时代语境下,儿童文学电影的改编除了前面谈到的几点,最为关键的是要抓住当今“网生代”儿童观众的特点。因为他们自幼成长在互联网文化浸润之下,其互联网思维、跨媒介叙事能力、视听语言掌握程度对儿童电影创作要求更高。这就提醒我们,儿童电影创作必须创新和革新理念,不但要充分考量儿童心理发展,增强影片想象力、互动性和参与感,还要努力搭建儿童电影全媒体平台,敏锐捕捉时代变化气息与当下儿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拓展影片探索儿童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深度和广度,以民族化、多元化、经典化为创作目标来探讨新时代儿童文学影视改编的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