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脱贫攻坚关键在于“软件”升级

来源:文艺报 | 任林举  2020年01月08日08:39

一片旷野,满目疮痍,宛若一个巨大的泥淖。几千年以来,总是有很多不幸的人,被命运之手捉弄而沦陷其中。面对这巨大的泥淖,世世代代的人们穷尽所有的心智、气力和意志,想尽各种办法,采取各种方式,以各种各样的姿态,在不断做着超越和逃离的努力和挣扎。这泥淖的名字就叫贫困。

为了走出贫困的泥淖,人们怀着急切、厌恶与痛恨的心情,前仆后继,一次次、一年年向“泥淖”的边缘发起冲击和突围。这是一场旷日持久、从未间断、波及整个人类,且比世界上任何一场战争都胶着、艰难、反复无常、难以取胜的征战。

和世界上的很多国家一样,我们这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东方古国,有史以来从没有停止摆脱贫困的斗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斗争的节奏进一步加快,力度进一步加大。2015年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中华民族全面走出贫困的冲锋号角,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工程。

当我们从旁观者的身份转为参与者,开始对这个工程进行深入调查、思考、理解和书写时,才发现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己把扶贫攻坚这件事情想得太简单、太肤浅了。在这里,我想就一段时间以来的采访和思考,对历史背景下的扶贫攻坚和新农村书写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感想。

一、要在历史和未来的背景下讲好当下的脱贫故事。关于脱贫攻坚的意义,从中央到地方最近两年已经有全面系统的论述,按理说,无论系统性和全面性都已经足够,无需在此赘述。但我觉得,在具体的落实环节,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误差和误区。有一些地方,有一些扶贫工作人员以及一些贫困人群还没有把中央的精神领会透和落实好。有一些做法,有一些工作还只是停留在眼前、表象和表层。作为写作者,我们不是领导,不是上级机关,不是督导人员,不负责指导具体的扶贫工作,但我们要深刻理解脱贫攻坚的本质,要在纷纭复杂的表象中抓住主流和实质,从历史和未来两个向度上认识到这场战役的深远意义。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一直处于积贫积弱的状态,历经一个世纪的艰苦奋斗,终于在苦难和贫穷中站立起来。新中国建立后,主权和尊严的问题解决了,但贫困人口的问题并没有彻底得到解决;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提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因为中国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当一部分人早已经富了起来,社会财富已经积累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我们的制度、文化、信念、理念等都有了全面升级的诉求。在这个历史阶段,全体人民不仅要有物质的丰富、生活的富裕,都能过上小康生活,关键的是要有一个全新的精神面貌与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国力、我们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的物质文明相匹配。

消灭绝对贫穷仅仅是一个底线,也仅仅是一个物质标志,我理解的根本目标和最终指向还是要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升级版的社会状态。也就是说,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我们做的每一件事的着眼点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物质财富的补充和救济,更不是一串漂亮的数字,也不仅仅是老百姓当下的日子,而是着眼于未来整体国民的文明状态和精神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在书写攻坚战时,要把着眼点放高,放远,要依托物质而超越物质,依托当下而超越当下,在充分展示物质成果的同时,将这项工作放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和中国社会总体进步的进程中去观照和考量。

二、要在脱贫攻坚的叙事中凸显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信念。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曾经批评有些人“做惯了奴隶,站惯了,不敢坐下来”。进而指出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敢需要勇气,需要信心,是从人们心里、灵魂里生发出来的力量。有一些贫困人口,因为贫困得时间太久了,便彻底屈服,向贫困低下头,不敢脱贫,不敢致富,甚至不相信自己能走出贫困的泥淖。他们的不相信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不相信自己,二是不相信政府和组织。

对于不自信的人来说,他们的观念、理念、认知和行为方式都已经习惯和形成了地地道道的“贫困模式”或“贫困逻辑”。你给他资金上的扶持,他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把资金消耗掉;你给他扶贫物资,他会按照贫困的逻辑将生产资料变成消费品;你教给他新的技能和生活方式,他们会千方百计回到老路上去。如此一来,就给整体的脱贫攻坚带来了难度和隐患。直接的难度是无论短期目标还是长期目标都难以实现,虽然贫困线被轻易突破,但贫困的状态并没有改变或并没有彻底改变。当年的资源还没有发挥作用便直接被消耗掉,甚至一年还没到头就已经返贫。举个例子:某贫困户,扶持单位为他买了四只羊,每只价值1000多元,按照贫困标准线,羊一到手,他就已经越过了贫困线,如果按照最初的设计,他好好地把羊养到明年,三只母羊分别产下三只小羊,明年的日子又有了保障。可是,对口帮扶人员离开村子没有一个月,回来一看羊已经没有了两只。调查的结果,那个贫困户觉得自己不会养羊,不可能把几只羊养成一大群,眼看着这几只羊一天天瘦弱下去,很担心羊将来因饿因病而死,一点儿钱也剩不下,干脆趁着还有肉,抓紧杀掉,卖一点儿钱也算受益了。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但处理起来也有不同的办法;有的会继续买羊把缺的补上;有的转成临时救助的办法,让他的日子维持下去,保证吃饱穿暖。像这种情况,明年怎么办?后年怎么办?对口帮扶单位会永远帮下去吗?他们撤离之后又怎么办?就算对口单位可以帮他一辈子,这样的人、这样的心态会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对于不相信政府和组织的人来说,他们认为,扶贫不过是一阵风,过去之后自己还会独自面对贫穷。他们不相信当地政府会“动真格”将自己从贫困的泥淖中拯救出来。所以,不管帮扶者采取怎样的措施,他们都会暗暗地坚持他们的“临时心态”和“短期行为”。盯住眼前的利益不放手,不但等、靠、要,而且有及时享乐的思想,有东西就用,有钱就花,根本不为明天计划和着想。对于扶贫干部们的热情和用心,表现麻木甚至持质疑态度。表面上是不感恩、不领情、不配合,实际上是不相信。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扶贫工作人员工作不到位、长效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的因素。

面对种种情况和问题,我们如何把握自己手中的笔?是简单地批判,还是直白地颂扬?我想这是对一个写作者情感、情怀、境界、思考力和笔力的重大考验。现在还很难说清如何书写,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定要让自己的笔触及到人的信心和信念。如果没有信心、信念的支撑,多么伟大的构想都将功败垂成。

三、要在脱贫攻坚的叙事中体现人们文化和观念的“升级”。扶贫中物质上的直接帮扶,无疑是最有效、也最有力量的途径,但往往并不是万能的,对于一些个别情况来说,也并非长久之计。全面脱贫攻坚战开始以来,全国各地的扶贫单位和部门也都明确提出“治贫治根”“政策扶贫”“项目扶贫”“机制扶贫”“情感扶贫”等等口号。在实际的工作中,也有很多扶贫干部注意到了文化、观念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地从观念入手进行了正向引导。但一种文化和观念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转变与更新也需要同样漫长的过程,难以一蹴而就。

综合分析各种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我们发现,他们致贫的原因各不相同,也十分复杂。有的是由于大病致贫;有的是由于残疾致贫;有的因为年老体弱失去劳动能力又老无所养而致贫;有的则因为其他原因致贫,比如资源贫乏或无法获得足够的生存资源,懒惰、安于贫困、不以贫为耻,甚至假冒贫穷以获得更多的政策优惠和社会资源。在攻坚战之前,这些情况并不少见,甚至大行其道,个人千方百计地争取贫困人口的认定,村子绞尽脑汁争当贫困村,县乡也在不遗余力争取给自己搞一顶贫困乡、贫困县的帽子戴上。攻坚战之后,解决这些问题也成为一个难点和重点。经过一个时期的制度规范,不良风气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一些人心里的小算盘并没有被消灭。

对于因病、残、老和资源不足致贫的几种情况,确实需要以物质帮扶和政策帮扶为主。而其他情况的“贫”,根源都在人的观念上,侧重点就应该放在文化、观念的更新、改造和升级上。对于一个即将进入小康社会的人群来说,那些落后的、陈腐的、甚至是有害的观念,必须要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予以转变。就如某一台或一些感染了严重“病毒”的电脑,必须下决心予以全面杀毒和升级,否则不但这一台电脑将成为一无用处的废物,而且还会给整个网络带来系统性危害。之于人群,也是同样的道理,那些与时代、社会发展相悖的落后观念,不仅会给自己的未来带来危害和伤害,以至于无法真正走出贫困的泥淖,而且也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脱贫攻坚的文学创作中,在把物质工作成果写深写透的同时,也要适当注意精神成果的呈现,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全面反映这场攻坚战的难度、深度和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