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平措扎西的文化散文《寻迹》:乡愁继世长

来源:文艺报 | 子 嫣  2020年01月06日08:57

寻迹在珠穆朗玛峰脚下,读这样的文字,配以古朴典雅的装帧设计风格,还有那捧在手里沉甸甸的分量,这些信息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旨趣,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古意和悠远的艺术气息,似乎要把人引入历史深处,抵达天地自然的褶皱幽微之境,以品味被隐没于时光背面的真实意蕴。

开卷,仿佛与作者对面而坐,听他用平实质朴偶或透着生动风趣的话语,铺陈开一个个长长短短的故事,携带着丰富多彩的资料信息扑面而来,各色人物于此间渐次鲜活,言语间蕴含着朴素却足够真挚的情感,种种宝贵因素的标的或者说服务目标,明确指向一个地方——位于珠穆朗玛峰脚下的西藏日喀则地区——作者的生命诞生地、他于彼处度过童年少年乃至青年时期而成为他的精神原乡的故乡。阅读这些颇具原生态气质的文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乡愁”这一概念。

浓得化不开、痛得忘不掉,却又难以轻易回归,仿佛剪不断理还乱的悠悠情意、绵绵幽怀,怕只有乡愁了!正是这份由乡愁孕育经年而成的深切情怀,才衍生出强大的生命力量,支撑着一位已不年轻的作家、一位民俗文化学者,不畏旅途的劳顿辛苦,不惧事务的琐屑繁杂,耗费7年时间,日光灯影下翻阅一本又一本新旧书籍,寒来暑往间深入一个又一个幽隐之地,一步步探赜索引,一项项条分缕析,拨开历史烟云,掸清岁月尘埃,对被遗忘的史实力求还原,对被隐没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进行显微。作者的步履是孤单的,却也是坚定的;思考是审慎的,从而也是严谨的。30多篇文章,既单篇成文,又彼此交叉融汇,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就出一部有内涵有态度的大文化散文。

品读《寻迹》(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仿佛跟随平措扎西老师的足迹,在珠穆朗玛峰脚下行走,深入一座座村寨,亲临一户户人家,亦步亦趋,频频驻足回眸,一再凝神遐思,靠近一个个生命,体味一颗颗心灵。不知不觉间,西藏日喀则大地上的山水地理、历史事件、民间人物、礼仪风情、行业发展脉络,乃至宗教文化、各地方和寺庙的历史沿革等丰富驳杂的信息,含藏于故事情节中在你面前徐徐展开,所涉事项的信息资料无不翔实而确切,文本就这样描摹出一幅多姿多彩而又生动鲜活的生活画卷,将当地丰富多样的人文风情和民俗习惯立体地呈现出来。于是乎,久远的人、事、物由幽微而显在,朦胧的历史由缥缈神秘而至清晰可触。

从文章中不难看出,作者是个知识渊博且做事严谨的人,他对于笔下所写对象的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和人文自然等相关情形的熟稔程度尤其令人叹服。那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景一事、一地一名,以及被民间广为传颂的历史事件、僧俗人物等,作者无不了然于胸。反观其路径,既有先期对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掌握,又有扎实的实地考察、考证和感受,二者相融相合,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明晰认识,这些个体经验经过理智的辨析检验,具备了一定的理论高度,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将其付诸于文字,如此文字便有了力量,从而成为被大众所接受的有效信息。

《寻迹》共有7个篇章,内容分别对应不同的文化板块,日喀则大地上的地理、历史、自然、人文和宗教等文化现象,于文中皆有体现,比如:一些村寨的地域文化特色、寺庙和宗派的历史沿革与演绎、著名民间艺人的生平和艺术特色、高僧大德的成长经历和修行成就、边贸口岸的地理和商业特征、著名印经院的历史沉浮与变迁等等。这些内容涉及藏医、藏药、藏香、藏戏、唐卡、壁画等各行各业,以及民间歌舞、桥梁建筑、地方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等等;时间跨度则从公元前沿至当代;地理范围包含岗巴拉山脉以西的日喀则区域内从东到西、由南到北所有有人物有故事的山水村落;人物则含括历史英雄、民间高人、著名僧侣、行业祖师、政界领袖以及有代表性的普通百姓等等。由此可知,该书是知识性强、信息量丰富的文化读本,这奠定了它的社会价值。

而凡此种种庞杂繁复的知识和信息,作者并不是干巴巴地罗列或生硬地堆砌,而是将其与历史人物或事件有机地融为一体,在交代事件发展的过程中自然呈现出来。作者先搜寻到目标对象的蛛丝马迹,对其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归类,找出推动事物发展的核心人物,循其足迹进行实地考察和切近的探访,将相关的信息知识自然地融入人物的生平故事中,加上考察现场得来的切身感受,然后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将时间、空间和事件串连起来,自然还原出各自清晰的脉络和历史样貌。阅读中你会发现,作者是个特别善于讲故事的人,他的叙述从容、淡定,且不乏藏语表达方式中生动、形象与趣味性的特点,这使得蕴含着大量知识和信息的文章,读起来不仅不枯燥,而且显得意趣盎然,吸引读者不由自主地深入,有很强的可读性。

以首篇文章《雕版上的岁月往事》为例,复杂的事物现象就是以故事主人公的生命足迹为线索展开的。从生活于13世纪的青年僧人觉木旦日白热智与日喀则边远之地那塘寺的奇妙结缘切入,看着这位来自西藏山南地区的僧人在那塘寺由求医救命到病愈留寺拜师学习,逐渐成长为一名学修兼备的著名高僧后,发心整理缮写整套《大藏经》,觉木旦不仅自己废寝忘食、倾财倾力地亲自抄写整理,还感召和发动自己培养的有成就有能力的传承弟子等各方力量一起来完成这项浩大工程,经过两代人无数个宵衣旰食的辛勤努力和种种艰辛曲折,终于于14世纪初成功完成了一套完整的手抄本《甘珠尔》《丹珠尔》,并将其存放供奉于那塘寺里。这就是藏传佛教历史上的第一套完整意义上的《大藏经》。而这套珍贵的手抄本经卷的诞生,不仅成为长达两个多世纪里藏传佛教乃至藏文化学习、流通和传承的主要依据和范本,更是后来第一套雕刻版的可靠蓝本,其历史意义是非凡的,其于藏文化发展历程中的卓著功德也是不可磨灭的。那么,因它的存在而改变一个边地小寺的历史地位,自然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在西藏常能见到一个劳动场景,即几人或十数人站成一排,传递石块、土坯等建筑材料,人们脚不离地,只用躯体和手臂的屈伸辗转来工作,合作间自然形成了和谐的节奏与韵律,大家说笑或者唱着专门的劳动歌,劳作显得轻松又热闹。从这篇文章才知道,它竟缘起于230多年前,从刊刻地定日协噶尔往存放处那塘寺运送第一套《大藏经》木刻经版时。两地相距220多公里,为了保护珍贵无比的经版不被磨损,采取了人手传递法——数万人排成长龙,遵循一定的节奏左右转动身体,人人态度恭敬,4839部典籍的巨量经版得以完好无损地送达安身之地。后来,这样的劳动形式在民间流传并沿袭下来,就形象地叫做“玛尼拉修”,藏语意为“手传经文”。想象其时其景,那是多么浪漫多么诗意多么震撼的劳动场面啊!

为文者,尤其是作文化散文,除了要具备相当广博的普遍性常识,尚须掌握比一般人所知多一点深一点的东西,文章才能有新意,从而吸引不同需要层次的读者。不仅要知其然,还须知其所以然,方能以自己之十分昭昭,传递给读者几分明了。具备这几个要素,大概才能做出有价值的文章。《寻迹》的作者是做到了的。综观全书,类似这样“捎带”着传递出的民俗文化常识,可以说俯拾皆是。

比如,通过《万紫千红陈塘美》一文,号称定结县后花园的“陈塘镇”,如同一幅立体画卷展现于我们面前,不仅它的地理自然特征清晰如画,当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婚丧嫁娶习俗、宗教信仰特征等民间风情文化现象,也都条理分明、历历在目。陈塘镇是夏尔巴人的主要聚居区,人口中藏族也占据一定的比例,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两个族群既各自坚守着自己的习俗特征,又相融相携、和睦共处,这种情形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和而不同”的文明理念。陈塘属于深山密林峡谷地势,文末,陈塘人见面时打招呼的“哎,突然见到了!”和分别时的叮咛语“小心侦看哟!”在外人看来颇有几分新鲜莫名,究其理方知,这样的两句话,恰恰最是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了自然环境对民风民俗以及族群心理文化特征的强大影响。《寺中飘来世俗风》表现出鲜为人知的扎什伦布寺院里的民俗文化现象——曾经兴盛一时的僧人演唱藏戏活动和风格独特的僧人打“阿嘎”劳动情景。文化水平高而又多才多艺的僧人们,藉由这种方式演绎出别样的文艺之美和人间温情。《一个人和一座城》描绘了江孜白居寺的独特魅力,该寺为三个教派并存,使得建筑风格和所供奉佛菩萨主尊及僧人的修行法门,都赫然迥异于藏传佛教的其他所有大小寺院。它的诞生自然是不易的,建造历史当然也是复杂艰辛的。作者透过追溯它的主要建造人热旦贡萨帕成长的非凡一生,来一步步梳理并还原出寺院诞生的历史印迹。在作者的合理布排下,时代背景、人物和事件各就各位,无言地验证着伟大事物的必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