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周芳:我希望写一本安慰之书

来源:文学报 | 张滢莹  2019年12月28日10:39

如何面对生老病死?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的非虚构作品《重镇监护室》《在精神病院》也许能帮你更多洞悉生命的真实。近日,作者周芳携这两部作品与龙华医院主任医师葛京化、评论家来颖燕在沪举行阅读分享会。沉痛和明亮交错的故事令在场所有人动容的同时思考:人生的意义,是否真的只是那些对于既定目标的不停追赶?

相对于其他题材的非虚构,关涉医院与医事的作品总让人既有种天然的敬畏感——每个人都无可避免地面对生死,面对病痛,这个题材既被社会普遍关注,又常常令人讳莫如深。为什么要写?在周芳看来,在重镇监护室,在精神病院,她看到的是关于心理或者身体方面的创伤,也是一种困境。“每个人都是有困境的,每个人怎么样面对自己的困境,在困境当中的生命状况是怎么样,如何获得我的尊严与存在价值,这是我想认知的。我想写出生命本身的困惑和成长。”

由于题材的特殊性,对现场的深度切入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湖北两家医院的支持下,周芳分别深入医院现场作为义工工作、生活了一年多。这段生活与她之前的生活截然不同,她每天面对着巨大的心理冲击:有的人能笑着痊愈,有的人离开得猝不及防,有的人在病痛和经济压力的双重折磨下,做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抉择……在最后的文本中,她不仅是观察者、叙事者,而是以一个活生生的“我”出现在作品中,她没有回避自己的犹豫、彷徨和种种艰难抉择,也将身为普通人的希望和绝望尽数呈现。“我能做的事情,就是进入现场,把原本遮蔽,或是我们所回避的东西敞开,让更多人看见。我也希望通过写作使自我生命变得更加丰富辽阔。进入这两个领域,我跟无数人的生命融合在一块,我感觉自己在被无限地打开。”

正如周芳从阿列克谢耶维奇等作家身上所习到的作家的在场意识,在来颖燕看来,这两部作品的难得之处,就是在下非虚构作品普遍隐藏叙述者视角的潮流之下,凸显出了作者的在场感。“无论在精神病院,还是重症监护室,她非常坦诚,坦诚自己的脆弱,和有时有些病态的心理,甚至袒露自己精神上临近崩溃的时刻。读者能追随她的目光看那么多世间万物,入乎其中,出乎其外。”在周芳的作品中,来颖燕读出了专属于文学的悲悯。“生与死之间有个对垒关系,这是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永恒问题。人都是向死而生的,我们知道最终的终点在哪,才知道了生命应该拥有怎样的价值。我们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接近、去靠近、去体会和触摸生与死的问题。”作为活动主持人,出版人谢锦则感慨于周芳在写作中放弃了技巧,而选择以最朴素的方式进行叙述,打动人心。“当代作家的技巧都太成熟,有时会觉得找不到任何缝隙。但往往现在一个作品中打动我的是破绽的地方,而不是光滑的、天衣无缝的东西。”她提及,在分享会前夜举行的思南诵读会上,十位读者朗读了作品中的相关片段,在场许多朗读者和观众在作品中读到了共鸣,和类似的经历、感受,忍不住热泪盈眶。

从重症监护室,到精神病房,在对于一个个特殊群体的切近和关照之路上,周芳还将继续沿着它走下去:“我愿意反观、照见所有的人。我希望写一本安慰之书,对于所有人都有安慰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