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杨少衡:“投案”由来

来源:《小说选刊》 | 杨少衡  2019年12月23日08:40

时下“投案”是一个热词,准确点说热度还不至于太高,但是足以引人注目。主要因为近些时这种描述常常用于非通常罪犯,不是杀人放火偷窃者自己跑到派出所报到,而是涉案官员前往办案机关自首,有在职官员,也有已经退休如以往所称的已“安全着陆”者,其中有的人职务相当可观。这些人员常被称为“主动投案”,我觉得所谓“投”者应当都需要主动,否则就不是“投案”而是给“请”入案中。当然,投案者主动的背后原因有很大可能是被动,迫不得已,不得不投,如我这个短篇的主人公。之所以有这个主人公,主要还是因为他赶上了趟,跟上了步伐,在“主动投案”成为热词之际,他也去蹭了热度,尽管此人职务不算太高。

作为小说作者,我的素材从生活中来,现实生活中有一定热度的东西,于我自然会产生影响,我相信亦有不少读者与我一样会感兴趣,因此便写了这小说并以“投案”为题。但是这个小说的投案者显然与时下屡见于新闻报道中的投案官员有所不同,他没那么正经,只是名义上蹭了热度,他挂在嘴上的所谓“投案”带自我调侃性质,其行为某种程度上实为以退为进,不是想乖乖就范,而是试图巧妙洗刷。我之所以选择这一个人物来写,主要还是希望能有点新意,时下那些正经投案者的事情有新闻报道广泛述及,想必也会有一些虚构作品深入演绎,我担心自己跟着写只会显得苍白,不如另辟蹊径,再做发现。我注意到现实生活丰富而复杂,真实人物多样而立体,一个作者在一定时期里往往会有自己格外关注的一些特定人物,这小说的主人公便属于我比较“有感觉”的一位。他“涉案”了,却不是我们常见的那一种,他“投案”了,也不是我们想当然的那一类。让我动心的是这个人显然想做点事,用眼下的词形容叫作“有担当”,他也有自己的底线,虽知风险却竭力坚持,就此而言这人应当不错,但是他还是不得不前去“主动投案”。为什么呢?可以从客观环境观察,该环境确实可称复杂,当然更可以从主观方面也就是自身欠缺评判,虽然人无完人,却也宜尽量向完,等等。或许还有更多的角度可做分析。作为小说作者,我觉得自己能力有限,可以做到的就是尽量表现出人物与生活的本来面目,或许价值就在其中。当然这也仅仅是我自己的理解,未必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