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深港书评》好书周榜(2019第23期)

来源:深港书评 |   2019年11月18日11:40

特别推荐

《图画如历史》

陈葆真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2019年6月

“图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品,它蕴藏着许多人文信息,是重要的历史物证。图像与文献不但可以互证,使作品回归到历史脉络中,还可以互相补充对方的不足,使历史事实的重建更有凭据。因此,我们可以说“图画如历史”。本书正是基于此来处理图像和文献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东晋、唐代和清代的经典名作,包括《女史箴图》《十三帝王图》《万寿图》等,发前人所未及,解读图像背后的文化意涵。

(排名不分先后)

虚构

1

《王考》

童伟格 著

后浪·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年7月

在这部短篇小说集中,童伟格运用乡土、魔幻写实,甚至是历史与神话的嫁接等各种自由的叙事,拓展出九篇面貌繁复的作品,并在这些篇章以滨海山村为原点,反复书写来去其中的人。他们跨过山,越过海,穿行公路,去往城市,最终又回返山村。不断徘徊的人们,重复出现的场景,让小说展示出一幅幅时间冻结的画面,并且在一次次静止的瞬间中,直面命运。

2

《故事新编》

刘以鬯 著

东方出版中心

2019年8月

本书收录《怒沉百宝箱》《孟姜女》《牛郎织女》和《劈山救母》四篇故事新编作品,为刘以鬯1960年代报刊连载之作。四篇小说蛰伏旧报经年,今首度结集成书。小说保留了丰富的神话和传说的原材料,在民间文学的保存和传播上大有贡献;对于考察刘以鬯和香港文学的发展轨迹饶有意义。

刘以鬯的故事新编一直备受推崇,而本书作品有别于他的《寺内》《蜘蛛精》等实验探索,书写朴实而细腻。刘以鬯重新编写这些故事,描写四位女性受折磨的人生,借此表达他对女性,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劳工阶层妇女的关怀,作品富有文化意涵。

3

《哀伤纪》

钟晓阳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9年9月

此作分为“哀歌”和“哀伤书”两部分,作品缘起于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1986年一位少女孤身到美国旧金山读书,认识一对打鱼伙伴,三人成为好友。在爱情与友情之间发展着,因为海洋因为年纪因为签证,少女匆忙离开美国,一段感情也就此失落。2014年,少女和以海为梦的男子们经历种种人生起伏、生活的错失和亲友的亡故。时光过去,迈入中年的他们辗转浮世,三个人的命运再次交错,书写一出“哀伤书”。

这本书也是最新出版的“钟晓阳小说三部曲”之一,另两本分别是《停车暂借问》和《遗恨》。与早年作品相比,作者不再执着于“一生只爱一个人”的浪漫,而是始于梦幻,落脚到现实;写爱情,也是为人生做注脚。文字更为凝练、克制,火候恰到好处。

4

《两全其美》

(美)梅尔·梅洛 著

李思璟 译

宝琴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年9月

一个来自偏远农场的年轻人,偶遇一名法学院毕业的女生。他羞涩地邀她骑马,感受背后的她“嵌进他的身体,仿佛一块缺失已久的拼图”;一个年轻的父亲打开门,发现自己死去的祖母站在台阶上;两个女人在纷飞的大雪中权衡着爱情和背叛;此外,还有一位失落的老人、一个嫉妒的父亲、一名情窦初开的少女、一个试图离家的丈夫……

在作者敏锐的目光和富有灵感的笔触下,我们所熟悉的每个日常场景都变得错综复杂,每个平凡的地点都有如战场:厨房、咖啡店、教室,甚至车厢。这11个故事展现了人类灵魂的复杂,也揭示了我们内心深处那些最强烈的矛盾:无论是爱情、嫉妒、悲伤,还是孤独。

非虚构

5

《小镇美国》

(美)罗伯特·伍斯诺 著

邵庆华 译

新经典·文汇出版社

2019年7月

在美国,超过3000万人居住在小镇。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原本可以去城里生活,赚更多的钱,享受更便捷的生活,得到更广泛的教育机会和更全面的医疗保健。但他们依然选择了小镇。

历时5年,访谈700多人,覆盖43个州的数百个小镇,综合30年人口数据,伍斯诺全面考察了小镇的日常生活、社区领导、宗教信仰、种族和移民问题、道德和经济的衰退、子女教育等问题,用生动的故事与精准的数据,展现了小镇生活的愉快与艰难以及小镇居民内心的希望与恐惧,为美国小镇描绘出一张细致且真实的全景图,既展示了小镇脆弱的一面,也探讨了现代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6

《否认:我与大屠杀否认者在法庭的日子》

(美)黛博拉·利普斯塔特 著

王戎 译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9年9月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戴维•厄文否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纳粹对欧洲犹太人的大屠杀,埃默里大学教授黛博拉•利普斯塔特在1993年的《否认大屠杀》一书里称他为“最危险的大屠杀否认者之一”。该书英国版出版后,戴维•厄文以诽谤罪将企鹅出版社和利普斯塔特告上英国法庭。英国法律规定,诽谤罪的举证责任在被告。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追求正义,维护历史,被告方组织了第一流的律师、历史学家和相关领域专家团队,开始了漫长而精彩的抗辩之路。为避免审判焦点偏移,律师要求利普斯塔特在审判过程中保持沉默,而厄文不聘请律师。宣判的前夜,大屠杀幸存者们无法入睡。

7

《世界中心的岛》

(美)萧拉瑟 著

陈丽丽 吴奕俊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2019年9月

当英国在1664年从荷兰人手里夺取新阿姆斯特丹时,关于这个蓬勃发展、存在多国语言的社会的真相就慢慢消失了,并变成了一些关于它的神话——这个岛是用24美元买下来的,其总督是一个装有义肢的卡通角色。

然而,荷兰的殖民地新尼德兰的故事只是接近消失了,并没有被摧毁:12000页关于它的史料——近期被宣布为国家级遗产——现在被翻译了出来。从这份不可思议的史料中,作者写出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从全球视野着眼,描写一个叫曼哈顿的荒野,是如何转变成我们所理解的早期美国的故事。

综合榜

8

《私城记》

陈思呈 著

汉唐阳光·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9年7月

本书的主角是上世纪80年代的潮州,也是作者童年记忆中的潮州。这是作者私藏的城市记忆,也是对旧时光和古旧事物的生动追溯;既呈现了故乡的千姿百态、活色生香,也写出了故乡在心理上的意义。故乡在作者笔下,不是无名目的依恋,也不是对立般的逃离,而是被完好地安放在诗意中,故乡与人互为保护。透过书中文字,阅读者很容易感同身受,并引发无限遐思。每个人都有一个回不去的故乡、一个已远去的童年,然而通过书写,我们能够重建故乡,同时重整内心的秩序。

9

《岁华一枝:京都读书散记》

苏枕书 著

中华书局

2019年8月

这是苏枕书客居京都满十年之际出版的新作。十年来,她在文章里写过很多在京都的生活,以及身在异乡的认知及领悟,给予我们不少关于东瀛异域的知识。这本新作里收录的文章,既有一如既往的对日本风物、古迹和日本文化的关注,也显露了作者一路走来读书问学的痕迹和学术志趣的延伸、变化。从博物学到书籍史,一个一个题目读下去,往往令人不忍释卷,同时也感佩她读书的勤奋和思索的深入。这或许是一个与从前有所不同的更为丰富的苏枕书,书中她敏感而又新鲜的笔触在学问的滋养里一定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欣喜。

10

《爱与圣奥古斯丁》

(美)汉娜·阿伦特 著

王寅丽 池伟添 译

漓江出版社

2019年9月

在汉娜·阿伦特移居美国后的著作中,随处可见基督教哲学家奥古斯丁思想的影响。本书在阿伦特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是阿伦特早期及后期与奥古斯丁之间持续的思想对话;这部早期作品在阿伦特思想建构中的重要性不容低估,她日后所达成的独创性思想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根源。编者J.V.斯考特和J.C.斯塔克在阿伦特本人修订版的基础上,为这本书提供了精心的导读和研究文本,构成一部非常完备的学术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