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一位不应被忘却的戏剧家 ——写在朱双云的《中国之优伶》出版之际

来源:文艺报 | 赵骥  2019年11月08日07:48

在中国话剧史上,朱双云的影响远不及田汉、欧阳予倩等人。2018年是田汉诞辰120周年,今年又是欧阳予倩诞辰130周年,学界均有相应纪念活动。而今年亦是朱双云先生诞辰130周年,各界纪念却鲜有。先生似已被世人忘却了。

朱双云1889年出生于上海,少年时曾求学于南洋、民立中学,并在民立中学就读期间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了学生演的新剧。1906年,年仅17岁却颇有组织能力的朱双云邀集同学汪优游、王幻身等人组织了“开明演剧会”,连续演出了3天。这次演出首开新剧演出为灾民募捐之先河,因而在中国话剧演出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此后,朱双云又先后组织、参加了“一社”、“仁社”、余时学会、上海演剧联合会的新剧演出。随着演出地点由老城厢移到了租界石路的天仙茶园等地,影响也日渐扩大。

1913年9月,郑正秋成立了中国话剧演出史上第一个以演“家庭戏”为主的商业剧团新民社,朱双云作为郑正秋的助手,“以全力来襄助正秋先生,经营新民社”而就此投身于职业话剧的商演活动之中。次年5月,朱双云便出版了对其一生都影响巨大的著作《新剧史》,此书亦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除此之外,朱双云还著有《初期职业话剧史料》《菊部珍闻》《中国之优伶》《三十年来我的戏剧生活》和《廾年湖海记》等作品,在报刊上亦发表过不少文章,甚至还有《碧血黄花》《平壤孤忠》《汪精卫卖国丧身》等6个迄今尚存的剧本。

朱双云与欧阳予倩的首度合作始于1916年3月,当时他邀汪优游、徐半梅、欧阳予倩等人组织了大成社,进驻上海笑舞台,演出“高尚新剧”。在此期间欧阳予倩创造了“红楼歌剧”,一方面为笑舞台赢得了声誉,一方面高昂的开支也最终拖垮了大成社。1918年4月,朱双云“卷土重来”,二度进入笑舞台,于此期间创办的《笑舞台》报也成为反映中国早期话剧运动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献。

1922年,朱双云协助昔日好友顾无为在上海大世界导社的乾坤大剧场经营新剧并主要承担编剧工作,期间编写了大量历史题材剧目,如《满清三百年》《吴三桂借兵》《怪杰张勋》等。1926年导社解散后,朱双云继续以导社之名在汉口上演新剧,但因演剧内容“进步”而一度被汉口警厅查禁,直到1926年8月北伐军攻克武汉,朱双云才借机“在立大舞台恢复了导社”。

1928年后,朱双云开始把主要精力由新剧转向戏曲,在武汉经营剧场期间他做得最为出色的一项工作便是对长期以来戏园的陋习进行改革。1934年10月,朱双云联络刘荣升、卢秋兰、赵小楼等人成立“标准平剧团”,并租赁汉口的维多利电影院演出戏曲。新剧院废除了案目制,实行对号入座,剧场内不卖茶点零售,不递手帕,不得收取小费,革除了乏味的“开锣戏”等举措,对净化舞台、整顿剧场秩序均起到了积极作用,“使汉口沉闷的剧坛,得有一线的生机”。

其时,“在长江一带吃戏饭的人,无有一个不知道朱双云”。在前台他会撰广告,在后台缺少角色时他还能代戏,被认为“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物”。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朱双云领导标准平剧团积极投身于爱国救亡运动,在汉口演出了《芦沟落日》《万里长城》《岳飞的母亲》等爱国剧目。同年8月,汉口市新成立的“剧业剧人劳军公演团”推举朱双云为公演团主任。在公演团慰问前方抗敌将士期间,朱双云又创作了大量宣扬抗日爱国的剧本《文天祥》《梁红玉》《万里长城》《卧薪尝胆》《岳母刺字》《昭君和番》《桃花扇》《陈圆圆》等,可惜的是,这些剧本后来均已散失。

1937年底,“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正式成立,朱双云当选为常务理事和话剧部主任,与田汉、阳翰笙、安娥等人共事。武汉失守后,朱双云没有随大部分艺人重返上海,而是“举家逆江西上,止于重庆”,在重庆国立编译馆任职。只是赴渝之后,朱双云早年就患有的肺病愈发加重了。1942年3月31日,年仅53岁的朱双云逝于北碚,上海《申报》发消息叹其“身后萧条”。

朱双云一生笔耕不辍,即便病重期间“犹日写数千字”,但战乱和时代的更迭却使其著作大都散落。先生去世后,其生前好友李元龙、胡绍轩、龚啸岚等在纪念文章中均提及,朱双云在临终之际仍奋笔疾书其又一著作《中国之优伶》。如今,这些经多方查找终于从《社会日报》中辑录出的《中国之优伶》残稿终于汇集成册,由文汇出版社出版了。

作为一位狂热的戏剧爱好者,朱双云身处社会动荡、战乱不休的时代,一直都在戏剧的园地孜孜以求,努力耕耘。不论其早年投身新剧创作,还是中年之后推动戏曲改革,朱双云都将戏剧视作自己的立身之道。他虽不曾建构过宏大的戏剧理论,却在中国戏剧运动的历史中,在其多年的戏剧经营生涯中形成了其特有的戏剧观念。

《中国之优伶》作为一部残稿,其所述内容多是作者当年的亲身经历。为谋求生计,朱双云在定居汉口后仍时常穿梭于沪汉之间为所经营的剧场寻找合适的演员。书中对沪汉两地伶人的经济状况、日常生活、宗教信仰、演剧情形等均有详细、生动的描述,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民国时期伶界艺人的社会生活提供了绝佳史料。

解放后,新中国对话剧史料文献有计划的整理工作始于1957年1月。田汉、欧阳予倩、夏衍和阳翰笙4人向中国剧协主席团建议“举办话剧运动五十年纪念及搜集、整理话剧运动史资料,出版话剧史料集”。此建议得到了全国各地剧协的响应,在中国剧协上海分会任职的董天民曾与朱双云有故交,于是便从朱双云之女朱衡处获得了其收集的《中国之优伶》剪报本。遗憾的是,1958年出版的《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中却未能收录这些珍贵资料,仅存有欧阳予倩的两篇文章《回忆春柳》和《谈文明戏》。然而,作为中国早期话剧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与欧阳予倩同庚的朱双云一生的戏剧经历,及其对中国话剧运动所做的贡献,是绝不应被历史、更不应被世人所忘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