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走近大师的戏梦人生 

来源:北京晚报 | 王润文  2019年10月31日15:38

一年一度的乌镇戏剧节正在举行。七年来,这个南方水乡小镇,每年都会因为“戏剧”而吸引无数有着梦想的人汇聚于此。小镇,因为有戏而沸腾;人生,也因为有梦而精彩。今天起,记者将从多个角度,带读者走进这座有梦小镇,走近那些造梦的人。

彼得·布鲁克发问“为什么”

今年的乌镇戏剧节特设“大师浪潮”板块,邀请有世界影响的戏剧大师带着作品来到乌镇。其中有94岁的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的新作《为什么》,有享誉国际的丹麦欧丁剧团创始人尤金尼奥·巴尔巴导演的《树》,有法国国宝级木偶戏艺术家菲利普·让缇的作品《西格蒙德的疯狂》,有希腊传奇戏剧导演提奥多罗斯·特佐普洛斯带来的古希腊悲剧《特洛伊女人》、有俄罗斯著名导演康斯坦丁·勃格莫洛夫带来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这些大师们不仅用他们的作品影响观众,同时也分享给所有人他们“造梦”的初心。

彼得·布鲁克表示,“这出戏的目标,是呈现一个人在提问的状态,而且这个人是个一辈子在剧场工作的演员,她在当下试着要去了解剧场对她的意义是什么,所以她去找那些和她一样面对相同困惑的人。这些人来自不同文化,但他们也问过自己类似的问题。因此‘为什么’并非是理论上的,而是一种活生生的质疑。必须懂得要问为什么,不仅仅因为这个人是个演员,而是因为这个人是人类。”

整部作品信息量很大,却有着极为开放的结尾。彼得·布鲁克对此表示:“我在剧场做的每件事情,都不是一种理论,而是活生生的当下。对于戏剧,根本没有答案,只有生命存在。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问题只会越来越多,而唯有清晰的思考,加上诚恳的内在灵魂,才能面对眼前的真相。”

尤金尼奥·巴尔巴现场教戏剧

享誉世界的欧丁剧团创始人尤金尼奥·巴尔巴曾担任第二届乌镇戏剧节荣誉主席。在今年的对话单元,赖声川导演和他展开了一场有趣的对谈。赖声川提到自己当年学习戏剧时,看到巴尔巴的《戏剧人类学》,觉得“太精彩了,我在想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一本书?”他还特意将这本书带到了现场,没想到巴尔巴竟然将这本书扔到了地上,又拿起桌上的矿泉水倒了上去。此举不仅令全场惊呼,就连赖声川也吓了一跳。

巴尔巴大师气定神闲地表示:“当我想成为一个导演时,我想应该去学校学习怎样成为导演。我去了波兰华沙非常好的戏剧学校学习,最开始学到的是,老师如何与演员们协调沟通,用一些方法让演员们很快就能了解他的意图,但是他们并没有教我如何跟演员工作。我特别希望有一本书可以非常具体地解释如何专业地跟演员一起工作以及一些基本的准则。这本书就是用五个问题来问演员:‘什么时候做戏剧?在哪里做戏剧?如何做戏剧?给谁做戏剧?为什么要做戏剧?’因此在《戏剧人类学词典——表演者的秘艺》里面,介绍了很多不同的表演体系和方法,作为观众和读者即使不了解这些,也能都理解演员想要传递的意思。但我确定再也不会写这样的书了。就像你不可能通过读书来学会骑自行车,也不可能通过读书来成为一个泥瓦匠,而是需要一块砖接着一块砖,然后放上水泥,这一步一步的行为让你身体上的肌肉产生了记忆。所以很重要的是,你要有梦想,然后一直保持这个梦想。”

菲利普·让缇满台玩魔法

法国大师菲利普·让缇的作品很难界定,也很难用语言描述,它们不是话剧、默剧、肢体剧,也不是偶剧、舞蹈、魔术、多媒体戏剧,然而却又似乎都是。他的作品大多数没有台词,也没有传统的剧情和叙事逻辑,却能让人类梦境与内心的图景再现。

今年菲利普·让缇带来的作品《西格蒙德的疯狂》是一部半自传式的作品,灵感来自他的童年。整个作品如何同一场旅行,通过人偶、行动、舞蹈、音乐、图像,行走在一个混合着卓越、恐怖与诗意的世界,带着他童年的记忆,穿过他梦境和臆想中的许多图景,在理智与疯狂之间,在幽默与绝望之间,菲利普·让缇带领人们一起经历了一场自我抗争与和解的冒险之旅。

每场演出结束后,菲利普·让缇都会亲自登台给大家介绍这部精妙绝伦的作品台前幕后的故事。令人惊讶的是,舞台背面几乎没有什么机关,二十多个鲜活的角色背后,仅仅是两位木偶操作师的两双手和两张嘴。特别让人感动的是,为了藏身于精巧的舞台装置之后,两位演员几乎全程跪在舞台上完成演出。台前是魔法,台后是汗水,观众们在梦境中自由放飞,演员们则在舞台后大汗淋漓。

菲利普·让缇的戏剧不仅充满了视觉的魔法,而且对人类精神世界进行不断的追问,他每一次戏剧创作都在思考:当人置身于未知和危险的情境中,他的内心世界在经历着什么,人在他的作品中永远处于中心的位置,人的欲望、幻觉、梦境在他的舞台世界中以图景的方式得以展现,这也正是他不断创作出令人惊叹作品的秘诀所在。(摄影:王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