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覃皓珺:当代青年,执笔未来

来源:经济日报 | 覃皓珺  2019年10月28日11:24

将宏大叙事和人文思考结合进行的同时,描绘出时代的活力,是当代青年创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青年,映照时代的面孔;文学,承载时代的记忆。新时代的青年们,他们的笔尖所向,亦是中国文脉流淌的方向。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坛正合力形成一股推介“青年作者”的强劲新风,引导这股力量傲然生长。但仅仅是扶持显然不足,关于青年作者的创作与生活的观察,亦是当代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时代坐标。

在青年作者的培养工作方面,文联、作协等官方平台多渠道大力度开展各类文艺青年群体扶持工作;《人民文学》《收获》《当代》《花城》《十月》《作品》等传统文学杂志,纷纷推出聚焦青年作家的专题、专栏、专号,积极举办新老作家对话、作品研讨会等活动;商业出版集团和网络新媒体平台,更试图通过一系列大赛活动和扶持项目,积极发掘更为多元的文学新生代,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近期,《中华文学选刊》策划了当代青年作家问卷调查,首次大规模面向活跃于文学期刊、网络社区及类型文学领域的35岁以下青年作家发出问卷,通过受访的117位青年作家的调研数据综合分析,呈现出当代青年作者的创作意识、生活境遇与文化样貌。

青年作者们的创作起点在哪里?问卷调研结果显示,46%的青年作者的创作起点源于从小学或中学阶段,他们较早便具备了积极的写作意识并能达到发表水平,而少年时代树立的写作信心,也对其成长有深远影响。但青年作者们也袒露,自己的青春萌发式的创作并不成熟,中学或大学阶段的创作,往往为排解某种情绪而展开。真正意义上有自觉意识、有文学意义的写作,开启于从校园进入社会前后。一批“90后”作家早已意识到,相较于上几代作者,他们的起点虽然更高、更早,实则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积累和现实思考。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广泛而扎实的阅读积累、较高的学历水平,逐渐成为新一代青年作者的常态。然而,脱离现实的私有化青涩表达,显然不足以实现自我的文学期待和思想表达。但与之相对,生长于互联网时代的他们,却更具融合新时代文学趣味和文学传统的平衡意识。相对于历史感和现实感,他们能更为灵活地把握当下社会生活的现场感和敏感性。以从校园进入社会为节点,新一代作者实现着自我书写的新生蜕变,更连接着属于这个时代的青春与现实。

当代青年作者们,有多少以创作为职业?在参与调研的117位作者中,完全以写作为职业的作者仅占20%,30%受访者从事如文学期刊编辑、高校教学研究等与文学相关度较高的工作。其余50%则从事其他行业,集中于影视、互联网、新闻、教育等文化行业。实际上,更多的青年作者并不以成为职业作家为自身人生规划的理想航标,对他们而言,书写本身便具有丰富的意义和崇高的价值。而更多元的教育背景和行业经验,也为他们的创作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

相较过往,文学创作成就给作者个人命运带来改变的力量,显然不再那么巨大。如今的青年作者,往往要面对大量额外的压力和挑战。互联网时代下,人人皆可创作的低门槛,以及大众碎片化阅读习惯的养成,都令传统的文学创作模式受到了冲击。然而,这也反向促使青年作者们的创作,有了更多的写作方式与发表出口。无论是文学期刊还是网络平台,无论是商业竞赛还是官方评选,无论是类型创作还是传统叙事……只要是讲好故事,就能在当代的创作舞台得以施展,并通过影视化等方式,转变为更多元的时代艺术呈现方式。对于这一代青年人而言,多元类型从不是枷锁,而是启发无限可能的线索,是解读时代密码的钥匙。

当代青年作者的笔尖所向何方?将沉重的宏大叙事,在保有人文思考的同时焕发时代的活力,是当代青年创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怎样创作出具有时代特点的中国故事,在增加可读性同时,传递出指向全人类共有文化意识的精神共鸣。亦是这一代青年作者,在笔尖所向之处,是只有属于他们的文字才能抵达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