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民族团结、解放的生动画卷 ——读儿童长篇小说《比天空更远》

来源:昭通创作第1362期 |   2019年09月28日09:22

张永权(1942~) 笔名未青、张衡若。重庆万州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历任语文教师、宣传干部,云南省文化局创作室编辑,《边疆文艺》杂志诗歌散文组组长,《边疆文学》副主编、主编,编审。云南省作协常务理事、副主席。著有诗集《边寨花月夜》《绿叶的深情》《太阳雨》《天涯芳草》《望乡三部曲》《张永权诗选》,散文集《高山听雾》《南国红豆》《春风春雨春城》《竹楼夜话》《张永权散文选》,长篇小说《桃花流水》《佤山恩仇记》,评论集《编外杂谈》,长篇报告文学《神骏之歌》等。

彝族作家吕翼的儿童长篇小说《比天空更远》(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9年9月版),是作家和出版社,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作出版的献礼作品,也是送给孩子们的特别节日礼物,是今天少年儿童不忘初心、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増进民族团结,为建设繁荣富强的伟大袓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形象化的生动教材。

这部儿童长篇小说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大西南金沙江畔彝族地区发生的时代变革为背景,以一名彝族孩子觉格的特别视觉和成长经历为情节发展的主线,交织展开彝族奴隶社会末期,奴隶主与娃子、黑彝与白彝、各个部落家支、共产党与国民党反动派、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反动军队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真实而生动地展开了一幅彝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解放军进军彝区的凯歌声中,真正实现了民族解放和民族平等、走向幸福道路的宏伟画卷,热情讴歌了党的民族政策的英明正确,谱写了一曲彝、汉民族团结的感人颂歌,给今天生活在幸福中的孩子们,呈现了一个完全陌生而又不应忘却的神奇世界。这个世界可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是多么的不易。回望昨天,珍惜今天,走向比天空更远的未来。这样的作品无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时代意义。

作为儿童长篇小说的《比天空更远》,具有很强的儿童阅读和接受的吸引力。小说把一个在奴隶社会向解放初期夷山苦荞地寨子变迁中少年觉格的目光,去看各种人物产生的心理变化和成长经历,跃然纸上,不仅具有浓郁的彝族地区的儿童特点,而且故事情节充满悬念和传奇色彩。觉格视觉中,那个掩盖在丛林中的岩洞,岩洞中的一支枪与另一个可伸出头望更远天地的岩洞口,不断引发着一个夷人孩子的各种想象,充满了向往山外世界而飞出去,飞得更高、飞得更远的儿童想象,这是一个被禁锢在大山深处夷人孩子的天真想象,也是向往更美好天地的浪漫想象。具有鲜明的儿童心理特点,很容易引发儿童读者的共鸣。

在觉格视觉中,这个神奇的岩洞,进而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充满悬念、引人入胜,具有儿童特点,让今天的孩子们好奇的故事。一支枪的故事,父亲在这个岩洞失踪的故事,在重重的迷雾和悬念中,就引出了红军长征过夷区,刘伯承将军和彝族果基头人小叶丹歃血结盟的历史故事。彝汉同心,刘㑑承赠旗送枪,长征播下革命火种,彝族人民帮助红军顺利通过了夷区。在这个故事中,觉格的爷爷倘惹,果基家支的神枪手,头人小叶丹的助手,为保护刘伯承赠送的中国工农红军彝族果基支队的那面红旗,和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司令羊仁安斗智斗勇,英勇牺牲。进而引发出父亲曲木、母亲乌佳和从金沙江对岸抢来的汉人、沦为奴隶娃子钟皓之间的生死情谊的故事,把彝、汉民族之间用鲜血凝结成的兄弟情、民族爰,抒写得直逼读者的灵魂。钟皓被迫成为奴隶娃子后,就一直受到曲木夫妇的关照,按当地习俗,还成了觉格的“保爷”。当钟皓因给奴隶主放牛,一头花母牛糟蹋了苏嘠头人的罂粟苗,闯下大祸。就在被奴隶主处死的关键时刻,是他的父亲曲木挺身而出,救护钟诰。在钟皓曲木双双面临处死的生死关头,又在见过世面、思想开放的管家沙尓的帮助下,从这个神奇的岩洞逃走,最终参加了人民解放军。他们在战斗中成长,曲木当了营长,钟皓成为参谋,并肩战斗在解放的战场上,曲木为救钟皓还失去了左臂,把热血融入民族团结颂歌的旋律中,感人肺腑。《比天空更远》讲了一个让孩子们感动的传奇故事,其中大故事中又穿插若干小故事,曲折起伏,悬念不断,迷雾重重,如夷山各个家支打冤家的故事,反动军队邓白嘴吃鹰肉的故事,吃猪拱菌中毒的故事、苏嘎头人妻子在解放军里受到教育后,下地干活、自己放羊的故事等等,或庄严、或幽默、或让人深思,或给人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想染力,无论小读者和大读者,读了都难放下。

被觉格称为“天宫”的岩洞,成为《比天空更远》的一个典型环境。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故事,真实而生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个性突出而鲜明。这个岩洞的故事,无不神奇,和岩洞生死相关的人物,无不牵动着读者的心。可以说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如爷爷倘惹,父亲曲木,母亲乌佳、保爷钟皓、管家沙尔、头人的女儿史薇,在这个岩洞里,都有他们的故事。觉格的成长更是和它息息相关。母亲对他如何做人的教育,从这里开始,钟皓回山寨侦察受伤在这里躲藏,教他识字写字,讲革命的道理,岩洞成了他人生的一个课堂,他的成长也在这里得到印证。他从国民党反动军队连长邓白嘴枪下救下的那只小鹰,疗伤、喂食、心灵的对话以及在钟皓帮助下,把鹰训练成朋友,帮助他们和邓白嘴斗争,关键时刻,送信给对岸的曲木,到最后放它回归大自然,人之情,鹰之性,人鹰情深,都和这个岩洞环境相关,把一个彝族少年的善良、勇敢与机智的性格特点,表现得非常典型生动。作品写到羊仁安、邓白嘴用苏嘎头人作人质,妄图联合各部落头人对抗解放军,把夷山作为他们垂死挣扎的桥头堡时,觉格和他母亲去报信,就像当年曲木和钟皓一样,也是从这个岩洞,走向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和父亲重逢,而且在那里走进学堂,上了人生的第一课:少年强则国家强,让他明白了人生的大道理。苦荞地寨子解放后,他扛起爷爷留下的枪,走在父亲和钟皓的队伍里,用他自己的双脚,去走比天空更远的路。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少年儿童典型人物,就这样从这个岩洞走出来了。觉格,彝语中不同寻常的鹰,真的是飞得比天空更加高远了。

如果说小说写的红军长征经过夷区,是最早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让他们知道“只有共产党、红军讲民族平等,把我们夷人当人看”,感受到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那么,作品在写钟晧不顾个人安危,耐心做苏嘠头人的工作,更是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的英明正确。特别是苏嘎头人看到他的妻子女儿渡过金沙江到成都去避难,途中遭到国民党军队掳掠,被解放军救出,学到了许多新思想,完全变成了一个新人,用事实粉碎了羊仁安之流的谎言,更是让他看到了共产党的英明伟大,心灵深处也开始变化,欢迎和配合解放军进夷山来消灭反动军队,懂得了“黄牛水牛都是牛,夷人汉人共一祖”的各民族一家亲的道理,枪口不能对准自己人,过去打冤家的恶俗,再也不能重演了,实现了从高高在上的头人向一个人人平等社会的转变,从而丰富了这部儿童长篇小说的思想内蕴。

这部ㄦ童长篇小说在艺术上,也很有特点,采取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营造了一个非常神奇的艺术境界。由于作家是从金沙江畔的彝族中走出的作家,对本民族生活的熟悉和对彝族人心灵的了解与契合,无论是回望历史、人物描写、环境烘托,还是细节表现、民族风情展示、讲述故事等,都真实生动,给人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现场感。而在人物性格的塑造、心理描写和作品境界的营造上,则充分发挥其彝族作家善于幻想及追求美好未来的乐观主义精神,使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小说的题目,就有一个让人向往,充满了的浪漫主义气息的艺术空间。觉格视觉中的彝山环境及其想象天地,既有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又有孩子心灵向往美好世界的浪漫气息。作品在细节描写上,也不仅是注重细节的真实,而是往往升华出浪漫的诗意美来。如戴上军帽的阿爹曲木,他头上的天菩萨还在吗?他揭下军帽露出的那个头顶上的发结,虽小,但却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不可丢失的文化传统。而他亲抚着军帽上的五角星军徽,这一举动也饱含深情。五角军徽不仅是军魂、民族魂的象征,也是指引着曲木前进的旗帜。一个细节,就这样把生活的真实与浪漫的诗意结合了起来。作品语言风格清新自然流畅,很适合小读者的阅读口味。同时不时插入彝族地区的口语、谚语、民歌民谣,来增强作品的生活气息与民族特色。如形容反动阶级的阴毒凶狠,作者用“河边洗手鱼会死,经过青山树会枯”的谚语来形容。表现奴隶娃子受不尽的苦难,一句“要知道娃子有多苦,去数数羊身上的羊毛”的口语,也很有特点,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这类似的特点语言还不少,从而增强了这部儿童长篇小说的阅读魅力。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伴随他们的成长,一定要多为他们创作充满正能量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从这个角度来看,儿童长篇小说《比天空更远》,就是一部及时的书,一部很有意义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