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木石前盟”神话的渊源

来源:文化艺术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   2019年09月21日11:46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如从“梁祝化蝶”“牛郎织女”“白蛇传”等传说,到《孔雀东南飞》《长恨歌》等诗歌,再到戏曲中的《西厢记》《牡丹亭》等,都是歌颂爱情的杰作。

读者读《红楼梦》,更多的是看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而这个故事在小说开篇即被赋予了神话的先验。“木石前盟”神话的具体指向就是宝黛之间的爱情。

“木石前盟”神话,是曹雪芹根据神话思维进行的文学创作,他在小说中写道:

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密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衷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在这段文字中,曹雪芹构建了“木石前盟”神话,同时也为《红楼梦》中这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奠定了基调。

“木石前盟”神话的创作并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曹雪芹在继承的基础之上生发而出。这种继承,一是对神话中思凡与报恩母题的应用;二是对“三生石”意象的继承;三是对“木石”意象的继承。下文详析之。

曹雪芹对神话故事的了解与运用

“木石前盟”神话既然是曹雪芹的独立创作,自然离不开他对已有神话的了解,否则他也无法把握这种神话思维。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人的创作。《红楼梦》中也有着许多有关神话的典故,有助于我们去判断曹雪芹对于这些神话故事的了解程度。这些我们可以从《红楼梦》中所用的戏曲及诗词的典故中去加以判断。

在小说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元妃点了四出戏,其中第三出为《仙缘》。己卯本在此处有夹批:“《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在小说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中,芳官所唱的《赏花时》,也是出自《邯郸记》。二证可知,曹雪芹是知道《邯郸记》的。通过阅读《红楼梦》,我们知道曹雪芹善于运用谶语,也就是千里伏线之法,这种方法在对戏曲的运用中更是突出。那么这可说明,曹雪芹必然是了解《仙缘》这一出戏,或者是《邯郸记》这一部戏的内容的。否则曹雪芹也无法通过此种谶示,来对下文进行预示。

在诗歌的创作中,诗人们常用典来代替大篇幅的叙说,曹雪芹的诗歌创作也是如此。在《红楼梦》的诗歌中,也有着许多与神话有关的典故,如“紫府”“瑶池”“月宫”“杜宇”等,这些典故广泛存在于《红楼梦》之中,通过这些典故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意蕴,来丰富《红楼梦》的小说内容。可以说,正是这些典故的存在,才使得《红楼梦》具有了更加深邃的思想。而从这里,我们也可知道曹雪芹对于古代神话是比较熟悉的。

在小说中,曾有这样的表述:

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适趣闲文者特多。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涂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

这些表述,我们可以看出曹雪芹对前人小说的批判,但批判的基础,首先是熟悉。而正是这种熟悉与提炼,共同形成了曹雪芹创作“木石前盟”神话的基础。

“木石前盟”中的思凡与报恩

梅新林先生在《红楼梦的哲学精神》一书中,考辨了思凡模式的源流,得出如下结论:

1. 思凡的发生是因为感叹神界不如人间快乐,是出于红尘诱惑。

2. 思凡的具体内容是功名(济世)与性爱,也就是“富贵场”与“温柔乡”的双重变奏,最初是重在前者,然后逐步向后者倾斜,结果往往是以悲剧而告终。

3. 思凡总是须经历“出发—变形—回归”三个阶程,构成了一个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的循环。下凡总是暂时性行为,最终还是要回归本源。

4. 思凡须得某种神秘力量的帮助和导引,或受天帝、帝后之命,或得他们准允,或者通过其他中介,将神人沟通起来。

将梅新林先生的结论与《红楼梦》进行比对,我们就会发现其中有许多共同点。

神瑛侍者造历幻缘的原因是凡心偶炽,但小说并未说明这凡心的具体指向。前文中我们曾提到,神瑛侍者居处名为“赤瑕宫”,而“瑕”字,本指玉的斑点,既然居住在“赤瑕宫”,也就预示着神瑛侍者本身并不是一个完全清静无为的仙人,生出凡心自然不是什么很奇怪的事情。既然生出了凡心,那么就需要将此祛除,才能修为圆满,达到合于道的状态,从而继续居住于仙境之中。在这里,这个“瑕”字正是指向了凡心。作为与贾宝玉一体的通灵宝玉,在仙界之中本是补天遗石,也是因为听了一僧一道对于世俗的描述,生出了到繁花锦绣地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的凡心。神瑛侍者投胎成为贾宝玉,口中含着补天遗石幻化而成的通灵宝玉,二者共同来到了花繁锦簇的荣国府之中,从而开始了他们的历劫之旅。梅新林先生所总结的前两条,也正是神瑛侍者与补天遗石因思凡而下凡的原因与内容。

其中第三条,由于《红楼梦》的成书原因,我们现在却无法落到实处,书中只明确写到了补天遗石经过这番入世历劫,回到了青埂峰下,而神瑛侍者的归处却只能是通过探佚来推测了。关于神瑛侍者的最终归宿,学界有成佛说、回归神瑛侍者说、总花神说、成为补天遗石说等说法,细细想来,成佛说当与《情僧录》这一书名有关,又与贾宝玉数次在文中说到“当和尚”相符;回归神瑛侍者说,大多是学者们参考了历来思凡故事的总体构架进而得出的推论;总花神说,当与贾宝玉“绛洞花王”的号有关,与第七十八回中宝玉所说的“一样花有一位神之外还有总花神”也有关联,同时又和“怡红夜宴”中,诸人抽花签时各占一花的情节相合,也与戚序本中“警幻情榜”有关;而成为补天遗石一说,则是受了程本中将神瑛侍者与补天遗石混为一谈有关联,虽仍有学者坚持此说,但此说影响并不大。无论是何种回归的方式,神瑛侍者终归是脱离红尘了。

梅新林先生总结的第四条中,涉及“神”与“人”的沟通问题。而这个沟通,在《红楼梦》中主要体现在一僧一道与警幻仙子身上。以神瑛侍者与绛珠仙子为代表的一群风流孽鬼下凡以后,一僧一道就开始了他们的度脱之行。他们先后与香菱、黛玉、宝钗、宝玉等进行接触,对他们进行点化,而此种点化却又与其他神魔小说大有不同。警幻仙子也将宝玉生魂拉入警幻仙境中,对宝玉进行警醒,其目的也与其他神魔小说迥异。此点当在后文中进行详析。然而无论如何,《红楼梦》中总是设置了这种“引路人”的角色。

这种因为生起凡心而到凡间的整体神话构思,曹雪芹应该是借鉴了这些思凡母题下的故事。其中的四个要素,在“木石前盟”神话中均有体现。此当非是暗合,而应该是曹雪芹在阅读了大量的神魔小说之后,对此作出的刻意的构架。

报恩主题在传统的报恩故事中大略有两个要素:

1. 施恩者施恩,受恩者因施恩者而得到好处。

2. 受恩者报恩,因报恩行为,施恩者得以脱难或者景况有了好转。

以这两个要素来看“木石前盟”神话,第一个要素体现得更为直接。在仙界之中,施恩者是神瑛侍者,受恩者是绛珠仙草。绛珠仙草经过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得以久延岁月,修成女体。对于绛珠仙子来说,报恩的念头是时时难忘的,竟然郁结出缠绵不尽之意。在这一阶段,绛珠仙草因神瑛侍者而得以存活。施恩与受恩关系明确,并不存在让人疑惑的问题。而绛珠仙子报恩的过程,却是以泪水来还甘露之恩。此却是让人生疑,后文有解释。而还泪的过程,也正是《红楼梦》中最吸引人的宝黛之恋。

思凡与报恩共同组成了“木石前盟”神话。从先后来看,施恩早于思凡,报恩在思凡之后。施恩在仙界,而报恩是在凡间。如此设置,就将这个神话扩展到了俗世,从而打通了仙界与凡间的界限。

这个神话在小说中确立了几个先验式的架构:

1. 神瑛侍者是因思凡而下界,需要在凡间经历种种厄难,才能脱离红尘。

2. 绛珠仙子为报恩,将在凡间以眼泪的形式,来还神瑛侍者的甘露灌溉之恩。

可以说,“木石前盟”神话的构建确立了《红楼梦》中主人公的爱情基调,宝黛之间的爱恋,是基于前世的,也是不可摇撼的。

“三生石”意象的继承

在“木石前盟”神话中,不仅有神话的来源与继承,同时也有着意象的继承,而“三生石”的意象,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佛教有所谓“三生”之说,是为前世、今世与来世,又以因果及轮回等,将此三生串联在一起,打破了今生今世的限制。这种说法自入中国以来,很快被接受,而这个接受的过程,又很快就体现在文学的创作之中了。

“三生石”一典,最早出现在唐人袁郊的《甘泽谣·圆观》中的竹枝词。在吕丽的《三生石意象流变简论》中,曾将三生石的意象源流加以考辨,认为用“三生石”来表达男女之情的文学作品有刘埙的《谒金门·眉月小》自此词之后,多有以“三生石”来表达男女之情的作品,而这种意象的拓展,虽未必源于此词,或为其他作者的独立感触,但是当以此词为第一次。

“三生石”的意象,从佛教的“三生”起,转而指向于友情,又从友情转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同时又有着前世姻缘的意味。而这正与贾宝玉与林黛玉相契合。在仙界,他们分别是神瑛侍者与绛珠仙子,因灌溉之恩而相识,又因报恩而将此因缘转化成现世中的姻缘,从而又具有了夙世因缘的意味。这种夙世因缘,与报恩相结合,又有着命定的特殊含义。而绛珠仙子本体绛珠草所生长的环境——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灵河赋予绛珠仙子以灵气,“三生石”赋予绛珠仙子以痴情,这简短几句话,却将林黛玉由前世带来的特质表现了出来。曹雪芹在塑造“木石前盟”神话的过程中可谓用心良苦。

“木石”意象既具有自然的意趣,又有着坚定不移的内涵。与《红楼梦》中宝黛的感情来看,是极为贴合的。宝黛之间的感情属于旨趣相投,二人都执着于情,如曹雪芹对贾宝玉的定位为“情不情”,对林黛玉的定位为“情情”,两者虽有区别,却均是以情为第一要务。这也正是“木石”意象在《红楼梦》中最主要的反映。“木石前盟”中的木石二字,实已括定了二人之间的感情。

以上文字节选自《红楼梦中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