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震宁:《鲁迅全集》修订始末
来源:文学好书榜(微信公众号) | 聂震宁 2019年09月06日07:44
《鲁迅全集》修订建议
我刚上任,就好几回接到社里老编辑关于修订《鲁迅全集》的建议,老编辑王仰晨、张小鼎等甚至分别给我写信,指出1981年版本存在的问题,激烈陈述修订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知道,修订《鲁迅全集》不能久拖不决。可是,1999年社里囊中羞涩,无钱投入,2000年出现转机,可大码洋的《鲁迅全集》销售还不敢停下来。
2001年,修订工作条件基本具备。首先是社里经济效益上了台阶,有资金投入这项工程,再就是终于有合适的人来负责这项工作。合适的人就是刘玉山。2000年8月刘玉山出任副总编辑,凑巧的是,他曾经参与过《鲁迅全集》1981年版的一些工作,对鲁迅的作品自然有相当的研究,而对鲁迅研究界人士也有一定的熟识,他是主抓《鲁迅全集》修订的合适人选。
《鲁迅全集》修订工作计划得到了中宣部出版局张小影和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吴尚之的支持,中宣部和总署很快就批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主持召开修订工作座谈会。
1981年版《鲁迅全集》出版以来,在20年的时间里,鲁迅研究和现代文学研究又有了许多新的发现、新的成果,与之同时,研究界有了一批新人,这些新人也是这次修订工作需要吸纳进来的新生力量。如此这般,就形成了修订工作座谈会与会人员的基本名单。
《鲁迅全集》修订工作座谈会
《鲁迅全集》修订工作座谈会在2001年6月12日召开,地点在北京香山八大处的中宣部干部培训中心。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出席开幕会并讲话。石署长出任修订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足以表示上级的重视。修订工作还成立了一个编辑工作委员会。
会议发言一直都很热烈,多有真知灼见,也有一些激烈言论,但也都无伤大雅。譬如,说到注释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有人举例说道:对邵洵美的注释,就明显不妥,注文就一句“邵洵美,唯美派诗人”,这就成了一个评价,不够客观,还不如注成“邵洵美,新月派诗人”,这样要客观些。有人立即插话,像这些已经为读者熟知的人物还有没有必要去注释,这都是可以讨论的。
会议开了三天,应当说是讨论得比较充分了,最后由我对各种意见做了一个原则性的回应,由刘玉山具体部署工作。有志于参与修订工作的各位专家做了分工,各自领了工作,高高兴兴,握别而去。
《鲁迅全集》修订工作正式启动
修订工作终于启动,我想自己现有的能力大概做到这里也就不错了,后续的事情应当由专门的人来做专门的事。刘玉山也就成了这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同时,我叮嘱他要注意发挥陈早春、李文兵以及张小鼎等真正的鲁迅研究专家的作用。
其实,对于鲁迅著作出版这件大事,你不让老专家们不发挥作用都不行。我跟刘玉山约定,除非有事关政治的大事,可以找我商量,该向有关上级请示的我可以出面,否则他全权负责处理。
《鲁迅全集》出版
前后忙碌四年,2005年版《鲁迅全集》终于以崭新的面貌与广大读者见面。这是出版界、文学界、学术界的一件大事。中国出版集团在改革开放成果汇报展上,把这套新版大书放在突出位置,引起了前来观展的中央领导刘云山同志的关注。我向他做了简短汇报,他很有兴致地在展台前驻足翻阅,表示赞许。
2005年版《鲁迅全集》主要在收文、校勘、注释三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全集新增佚文24篇,佚信18封,《两地书》原信68封,以及《答增田涉问信件集录》约10万字,共增加正文1卷和著译年表、索引1卷,由1981年版的16卷增加到18卷。尤其要提到的是,全集增加索引部分,这是中国学术出版与国际学术出版接轨之举。
中国学术出版缺少索引,已经被国际学术界诟病多年,据说至今还没有成为中国学术出版的行业标准,实为遗憾,而新版《鲁迅全集》早在十多年前就自觉做到了。
新版全集对旧版全集校订修改达1000处,特别是把旧版全集中一些“文革”痕迹做了处理,新增注释900余条。“我注六经,六经注我”。新版《鲁迅全集》的收文、校订和注释,最能体现20多年来鲁迅研究的新成果、新资料,因而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内容更加充实严谨,学术可靠性更强。单独看全集中某一处的修改,也许它很细微,甚至很琐碎,然而,倘若把若干细微处集合起来,就能看到修订工作呈现出来的是蔚为大观的气象,它体现了20多年改革开放对中国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变化。
人文社作为中央指定的鲁迅先生全集唯一出版机构,终于在新世纪之初,奉献出属于新世纪的《鲁迅全集》。我在这项工作中,只是做了一点开头启动工作,刘玉山则是这项工作的主将。他带领王海波和现代文学编辑室同事们,做了大量繁琐细致而高质量的工作。玉山居功至伟。现代文学编辑室居功至伟。我衷心感谢他们。然而,大书功成,主将病倒,玉山不幸罹患肺癌,2007年即不治身亡,许多同事痛哭失声……
本文选自聂震宁《在朝内166号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