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呼伦贝尔城》:鄂温克电影叙事的新视角

来源:中国民族报 | 胡谱忠  2019年08月30日11:30

《呼伦贝尔城》剧照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使鹿鄂温克部落文化变迁的人类学纪录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孙曾田的纪录片《神鹿呀,我们的神鹿》(以下简称《神鹿》)开启了这一影像叙事的传统,其中女主人公柳芭的形象对后来的鄂温克影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前几年在人类学纪录片上多次获奖的顾桃作品《犴达罕》,又在这一传统上刻画了柳芭的弟弟维加的形象。从《神鹿》到《犴达罕》,塑造了当代鄂温克族社会的典型人物,客观记录了鄂温克族在当代社会的文化变迁。这一系列纪录影像的成功,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在普通观众中形成了关于鄂温克族文化的刻板印象。

由内蒙古著名演员涂们执导、近期上映的电影《呼伦贝尔城》突破了关于鄂温克的刻板印象,将视线转向了鄂温克族三大部落之一的索伦部,揭示了索伦鄂温克历史文化的另一面。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地域、环境的特殊性,鄂温克族的不同部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分布在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从事畜牧业生产的鄂温克人被称为索伦鄂温克人,他们的祖先在清代为骁勇善战的索伦部。索伦部堪称史上最早被称为战斗民族的群体,其将士几乎参与了清代历史上所有较大的抵御外部侵略的战争。

此前,涂们作为艺术总监参与了内蒙古歌舞剧《彩虹之路》的创作。该剧钩沉出在清代典籍所记载的索伦鄂温克历史,侧面表现了索伦鄂温克西迁戍边的峥嵘岁月,同时展示了这个民族的文化风俗。该剧于2014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戏剧类)优秀作品奖。此剧的成功也促使涂们决定,继续用影像挖掘保留下这一段民族历史。

《呼伦贝尔城》是涂们第一次以导演的身份创作的一部电影。对于涂们而言,这也是一次对本民族历史深入研究的机会。凭借本片,涂们获得了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受传媒关注新人导演”奖。

电影《呼伦贝尔城》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索伦鄂温克族男丁都被派往西北边疆戍边,呼伦贝尔城只留下老人、妇女和小孩。前方时有阵亡消息传来,留守的人们经受着生老病死的考验。战乱经年,族内人口急剧下降。在诰命夫人那丹的带领下,鄂温克女人们长途跋涉前往军营,为部落的繁衍生息而“取孩子”。影片避实就虚,正面描写了鄂温克妇女们为部落繁衍所作出的可歌可泣的奉献,侧面则传递出征战四方的索伦部族为奠定中国版图作出的巨大贡献,客观上也揭示出鄂温克族在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的贡献,体现了社会教育的功能。

这是一个复杂多义的题材,也是艺术表现的富矿。如何利用这一个题材的富矿,对主创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从这一题材中,既可以深入挖掘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家国观念的养成史,以及建立在其上的民族知识系统等,也可以挖掘出中华民族建设边疆、保卫边疆、民族团结的现实意义。当然,也可以充分利用影像来展现索伦鄂温克的各种传统文化事项,包括生育制度、婚俗、宗教信仰、服饰等。在当下中国文化界对文化自觉的吁求之上,这将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文化实践。

影片主创们显然也意识到这是一个富矿,在电影中也展示了这些丰富的文化元素。但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所能抵达的创意,该片“反战”主题的选择并没有充分挖掘这一历史题材在现实意义上的文化生产潜力。期待未来,创作者能够提炼出对中华民族而言更具现实针对性与建设性的主题。